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1篇
综合类   4篇
畜牧兽医   5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积雪特性参数分析及雪深模型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2015~2016年冬季积雪观测试验,测量自然条件下雪深、雪层温度、雪层密度、雪层液态含水率等积雪特性参数,分析积雪特性参数影响因子和发育变化规律,构建径向基神经网络雪深模型。结果表明,空气、地表温度及水汽压是影响雪参数发育三大主要气象因子。在时长为124 d覆雪期中,雪深最大平均融雪速率达3.20 mm·d-1,出现在融雪后期。雪层密度随雪深增加波浪式上升,其中稳定期全层密度0.1~0.4 g·cm-3;雪层液态含水率0.5%~3.5%,分层液态含水率中层较大,积雪表层和底部波动较小;全层积雪孔隙率平均值为72.3%,积底层孔隙率廓线下降最快,极差最大。经两次优化后,雪深模型最大绝对误差为0.614 1 cm,最大相对误差为5.85%,模拟精度控制在6 mm以内。  相似文献   
2.
在总结、分析已有利用气象卫星资料遥感监测草地雪情研究所成果的基础上,放弃了以往一直试图建立了卫星资料与积雪深度直接关系的思路,从一个新的视角出发,提出了适于遥感监测草地黑白灾的白度、雪深指数的表达式,并在实际的雪情监测中进行了应用。  相似文献   
3.
为超声波雪深仪的应用及农业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利用2014年2月至2017年12月河北省廊坊市和张家口市6个气象站人工观测与超声波传感器测量的雪深数据,研究2种观测方式测得数据的变化趋势、差异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人工观测和超声波传感器测量的雪深变化趋势呈较好的一致性,相关系数为0.801,相关性极显著;人工观测雪深的平均值大于超声波传感器测量的平均值,其中差值绝对值平均为1.2cm;差值绝对值与气温和大风的相关性均不显著,与地温呈极显著正相关;地面温度是2种观测方式差值绝对值的间接影响因素,测雪板则是其直接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积雪监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NOAA卫星数据和地面雪深观测资料,利用遥感与地理信息技术,针对气象台站稀少,分布不均匀的内蒙古地区制作雪盖图和雪深等值面图,不但可以从水平方向上确定积雪的覆盖范围,还可以从垂直方向上确定积雪深度的空间变化.监测结果对雪情的综合评价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为牧区雪灾的动态监测与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根据ECMWF再分析资料,探讨了1986—2021内蒙古高原雪层厚度的时间、空间和地貌因素的关系。研究发现,内蒙古地区1986—2021年间的降雪速度呈0.31 mm/年的递增趋势,尤其是2000年后增长速度较快,但没有显著的差异。在月尺度上,冬季降雪深度从10月起逐渐增大,翌年1—2月为最大。从空间上看,内蒙古高原北部、西北部和东北部积雪雪深较深,而西南部则是积雪深度偏轻的区域。积雪深度的变化规律与地形的关系密切。从整体上看,积雪深度与海拔高度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其相关系数为0.75,随坡向、坡度、曲度的不同而不同。东南坡度、坡度为5°~10°和高低不平的地区对积雪的影响较大,从而为我国的草原防雪灾和预测草地的回春时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利用西天山阿热都拜小流域积雪、融雪和气象观测场2017-2018年每30 min的同步降雪、融雪和气温观测数据,对全年积雪期较短时间尺度上的融雪动态过程及其与气温的关系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山区降雪表现为"先升后降"的总体特征。稳定积雪期集中在2017年12月27日至2018年3月8日,最大降雪速率高达9. 6mm·h^-1(雪水当量值,转化成新鲜雪深值为96. 5 mm·h^-1)。山区融雪过程的变化规律与降雪变化正好相反,呈现出"先降后升"的变化特征。融雪变化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随着气温的下降,融雪速率下降,融雪速率由3. 24 mm·h^-1逐渐下降至0 mm·h^-1;第二阶段:当气温低于融雪的临界温度(-13. 5-12. 0℃)时,不产生融雪;第三阶段:随着气温的回升,融雪速率从0 mm·h^-1逐渐上升至3. 87 mm·h^-1。在全年融雪与气温的大数据关系中,融雪量与气温的相关性系数不是很显著,其相关性系数为0. 708;在无降水干扰下,7 d平均同步融雪量与气温的相关性系数处于显著水平,Pearson相关性系数为0. 907,R^2=0. 823;当进一步考虑滞后效应后,融雪量与气温的相关性系数提升至极显著的线性关系,相关性系数高达0. 943,R^2=0. 889,均通过了0. 01显著性水平的双尾检验。在西天山阿热都拜小流域融雪量的变化过程与气温的变化过程有着密切的相关性。这种融雪量对气温变化的响应关系及其分析方法,对于提高应对未来气候变化的能力和预防洪灾及水资源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中国西部积雪微波遥感监测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曹梅盛  李培基 《山地研究》1994,12(4):230-234
用1978-1987年多通道微波扫描辐射计所获取的地表微波亮温及亮温-雪深区域订正反演算式,计算了100°E以西中国境内年与和的平均雪量和雪盖率,以及的年际变化,阐明了积雪时空的变化,所取得的高原及高山低山积雪监测结果,为当地积雪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新疆北部为研究区,利用AMSR2雪深标准产品及MODIS逐日积雪面积比例产品,对10 km空间分辨率AMSR2雪深标准产品进行降尺度运算,获得了北疆地区降尺度后的500 m空间分辨率SNDsp雪深产品。利用21个气象台站实测雪深数据对升轨和降轨2个时间的AMSR2雪深标准产品及SNDsp产品进行了精度评价及精度分析。结果表明:降尺度后的SNDsp升轨产品均方根误差较AMSR2雪深标准升轨产品降低了1.78 cm,降轨产品的均方根误差较AMSR2雪深标准产品降低了2.68 cm,且降尺度SNDsp产品与地面台站实测雪深的相关性较AMSR2雪深标准产品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AMSR2雪深标准产品在雪深为7~9 cm时误差最小,SNDsp产品在雪深为16~18 cm时精度最高。雪深大于12 cm时,AMSR2雪深标准产品精度较低,而SNDsp产品在此基础上精度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甜菜SSR扩增产物不同检测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16对甜菜SSR引物对12个不同的甜菜品种进行扩增,分别采用8%的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3%的Metaphor琼脂糖电泳以及3%的普通琼脂糖电泳对SSR扩增产物进行检测,比较不同检测结果的差异性。结果表明,8%的非变性聚丙烯凝胶分辨细小条带的差异远高于3%的Metaphor琼脂糖和普通琼脂糖,而Metaphor琼脂糖的的分辨率高于普通琼脂糖,但对于条带较少的引物,三种凝胶未显现出差异;对于条带数较多的引物,如果条带比较集中,三种检测方法差异显著,如果条带比较分散,三种凝胶之间的差异较小。由于Metaphor琼脂糖价格偏高、胶软不易操作且分辨率低于聚丙烯酰胺凝胶,因此不建议使用。而8%的聚丙烯酰胺凝胶则适合于指纹图谱的构建以及遗传多样性分析等等,普通琼脂糖可以应用在品种纯度的鉴定。  相似文献   
10.
基于大气探测资料和雪灾评估报告,分析2008年雪情分布状况,得出安徽雪深为全国最大的事实,并从天气学、数值模式模拟方面探讨安徽雪深之最的原因。结果表明:①2008年安徽雪深较大的区域集中在大别山和江淮之间,该区域为全国积雪深度之最。②西南暖湿气流北上,北方阻塞系统稳定存在,冷暖空气在长江中下游不断交汇,水汽凝结易形成雨雪天气。水汽输送和相对湿度很大,非常有利于在安徽形成较大降雪天气。③雪、冻雨的天气学分析说明,长江以北地区易形成降雪,江南地区则易形成冻雨。④短波槽长期稳定维持在安徽附近地区,成为安徽省积雪深度最大的理由之一。⑤MM5模式模拟结果验证淮河以南地区降水较大,江南地区的降水表现为冻雨,江北地区则表现为降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