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11篇
  1篇
综合类   12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4 毫秒
1.
三个卷瓣组百合的根尖染色体C-带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染色体组型分析进行种和种质资源的识别是一种有效的手段.本文利用Gemisa C-分带方法对三个卷班组百合南川百合(L.rosthornii)、川百合(L.davidii)和金佛山百合(L.jinfushanense)根尖染色体进行了研究.南川百合的带型公式为:2n=24=10C 8CI 2I 2N 2,川百合的带型公式为:2n=24=4C 2CI 2I 6I 2I 2I T 2T 2CNT 2,金佛山百合的带型公式为:2n=24=4C 4CI 4CI 4L 2I 2I 2I T 2.通过GemisaC-分带方法不但可以很好的区分各种的各条染色体,而且可以很好的区分这三个卷瓣组野生百合.  相似文献   
2.
琴鱼的核型、C带和银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德华 《淡水渔业》2007,37(2):16-19
采用秋水仙素-低渗-空气干燥法和银染,以肾细胞为材料,对琴鱼(Ctenogobius giurinus)染色体的核型、C带和银染(Ag-NORs)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琴鱼2n=44,核型组成为2n=8m+12sm+24t,NF=64,没有异型性染色体分化;(2)所有染色体着丝粒为阳性C带,而且第1对染色体短臂也呈C带阳性,其着色强度与该对染色体上的着丝粒C带相同;(3)Ag-NORs数目在不同细胞中表现出多态性,数目为1~2个,出现1个Ag-NORs的频率最低(9.8%),出现2个Ag-NORs的频率最高(78%),Ag-NORs主要出现在m1对和sm3对同源染色体上。  相似文献   
3.
The Giemsa C-Banded Karyotype of Canada Wildrye (Elymus canadensis)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C. H. Park    N. S. Kim  P. D. Walton 《Plant Breeding》1990,104(3):248-251
Karyotype of Canada wildrye (Elymus canadenisis L.) was described using giemsa C-banding techniques. Most of the chromosomes showed dome banding pattern polymorphism. Small to large terminal and centormere bands were observed in most of the chromosomes. A faint satellite was observed in one chromosome. Tow chromosomes had a large interstitial band near the centromeres in the long arms. The Giemsa C-banding pattern of E. Canadensis is compared to that of Pseudoroegneria spicata and Critesion boddanii to illustrate species relationship.  相似文献   
4.
实验采用Giemsa与Wright' s两种染色方法对黑褐新糠虾血细胞进行染色,根据血细胞大小,所含颗粒与否,颗粒多少和核质比将其分型,并对各型血细胞所占比例进行统计.结果表明,通过比较Giemsa染色与Wright's染色两种方法的染色时间和效果,Wright's染色更加适合糠虾血细胞.通过染色,将黑褐新糠虾血细胞分为3种类型,它们分别为透明细胞、半颗粒细胞和颗粒细胞.它们的胞体大小依次增大,核质比依次降低.对此3种类型血细胞比例分别统计后发现,颗粒细胞所占比例最多约( 48.38%±0.05%),其次是半颗粒细胞约为(35.22%±0.04%),最少的为透明细胞约为(16.40%±0.01%).对不同浓度溶藻弧菌的感染试验发现,日本新糠虾在较短的时间内出现死亡,即48h,而黑褐新糠虾72 h出现死亡,各浓度组中日本新糠虾死亡率均高于黑褐新糠虾.黑褐新糠虾相对日本新糠虾来说,对溶藻弧菌具有较低的敏感性,可能与其血细胞中颗粒和半颗粒比例较高有关.  相似文献   
5.
猪巴氏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对猪场进行细菌学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做出了快速、准确的诊断,并给出了猪巴氏杆菌病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微型水仙染色体C—带带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月霞  王苏玲 《园艺学报》1996,23(3):274-276
用引自日本的微型水仙进行了CiemsaC_带带型分析,发现其42条染色体均显带,其中除1条长染色体只在长臂上显示端带外,其余41条染色体两臂均显端带;5条长染色体除具两个端带外,还在长臂上显出一个近端带,其中1条长染色体除显示上述带型外,还在长臂上多显示一个中间带;6条短染色体除两臂均显端带外,还显示有着丝粒带。从带型的多型性判断,该水仙可能是一个在进化过程中曾发生过染色体结构变异、基数为7的六倍体;根据中国水仙染色体显带者较少,且基数主要为10推断,它和微型水仙的亲缘关系较远;也表明,C—带分析技术在水仙染色体组型分析、分类及起源研究中可提供有用信息。  相似文献   
7.
大麦体细胞变异株易位杂合体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利用Giemsa—C带技术对植物染色体进行带型分析是研究植物染色体组进化和分类的有效手段之一。我们应用C带技术对大赖草组型进行了研究(大赖草2n=28,染色体组代号JJNN),并且同赖草属的羊草的Giemsa—C带组型进行了分析比较。研究结果为赖草属JN染色体组的特征带型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同时对赖草属JN染色体组的来源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9.
七份苎麻野生资源的核型及Giemsa C-带带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采用 F- BSG法制备染色体标本 ,对七份苎麻野生材料进行染色体核型及 Giemsa C-带带型研究。结果表明 :七份材料中 1 - 1、1 - 2的染色体数目众多 ,分别为 5 6和 42 ,其余 5份材料为 2 8,均为近端着丝点型 ,核型公式 1 - 1为 2 n=5 6 =5 6 st,1 - 2为 2 n=42 =42 st,其余 5份材料均为 2 n=2 8=2 8st。臂指数均大于 75 % ,N.F.值与染色体条数相等 ,1 - 1 ,1 - 2 ,1 - 3的染色体长度比大于 2 ,核型属 4B类型 ,2 -1 ,2 - 2 ,2 - 3,2 - 4的染色体长度比小于 2 ,核型属于 4A类型。 Giemsa C-带带型单一 ,长臂均为着丝点带 ,且染色区段较长 ,短臂均为全带。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 1 - 1、1- 2、1 - 3的分别为 2 n=5 6 =8L 1 6 M2 2 2 M1 1 0 S、2 n=42 =2 L 2 2 M2 1 4M1 4S、2 n=2 8=2 L 1 4M2 6 M1 6 S,其余 4份材料均为 2 n=2 8=2 L 1 2 M2 1 2 M1 2 S。本文还对苎麻染色体的基数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该文报道了三峡库区37个地方资源Giemsa C-带的多态性,在资源间与资源内部存在一定的多态性。C-带的分布与总数目各不相同。各地方资源Giemsa C-带总数在4 ̄13之间,但主要集中于9左右。不同材料有不同的变异系数,选育自交系应考虑其变异系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