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7篇
农学   3篇
  17篇
综合类   13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共轭聚合物中进行电运输及电致发光器件-聚合物发光二极管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基于光谱技术的水稻叶片氮素测定仪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开发了一套基于光谱技术的水稻叶片SPAD值和氮素测定仪。该测定仪主要包括光路部分、调理电路和控制与数据采集器等。光路部分包括光源、检测点以及光电传感器等元器件,主要作用是:控制光源的亮灭、收集透过叶片光线、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调理电路主要将所得微弱电信号进行电流电压转换以及放大到合适的幅度;控制与数据采集器包括AD转换电路,液晶显示电路和SD卡存储电路。对该测定仪的性能进行了测试,试验分为两步:先建立AD采样电压信号与SPAD值之间的模型,然后建立SPAD值与氮素之间的模型。经过大量的试验测得:传感器转换的电压信号与SPAD值之间存在很高的相关性(R2 =0.956),SPAD值与氮含量建立的模型的决定系数为R2 =0.802,结合以上两种模型得到该仪器的氮素模型的决定系数为R2 =0.766。该仪器适合用于田间水稻叶片氮素含量的快速测量。  相似文献   
3.
设计了一款在0~100℃和反向电压VR为0~1 000 V条件下,能够测试二极管反向漏电流特性的测试仪.它采用桥式输入I、CL7650组成的高精度放大电路、ADC0804和AT89S51完成了高压到低压的转换、信号的放大、采样、量化及显示,通过编程软件对测试结果进行修正,提高系统的测量精确度.对二极管IN4007的测试结果表明:所得反向漏电流分辨率达0.1 nA,准确度达1.79%.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该文研究新型光源LED辐射的不同光质对菊花组培苗生长的影响,以期为植物组培专用LED光源的研发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方法】以菊花组培苗为试材,采用LEDs光源发射的单色光谱红光[(625±20)nm]、蓝光[(460±20)nm]、远红光[(730±20)nm]和绿光[(530±20)nm],进行不同光质配比组合,荧光灯作为对照,对组培苗形态、生根,色素含量,碳氮代谢及抗氧化酶系活性进行差异比较。【结果】菊花组培苗在红光下徒长,能效最大。蓝光下矮壮,根系活力最大,复合LEDs光质下,组培苗形态正常。RBG处理的菊花组培苗叶片色素含量最高。红光有利于叶绿素b的合成,蓝光有利于叶绿素a的合成。单频红光处理的菊花叶片淀粉含量最高,RBG处理的叶片可溶性糖、碳水化合物蔗糖、游离氨基酸含量最高。蓝光有利于蛋白质的合成,LEDs光质处理的叶片C/N比高于荧光灯。【结论】LEDs光源系统将成为植物组织培养的理想光源。  相似文献   
5.
Summary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L. cv. Norin 61) plants were grown under five different photon flux densities obtained by modulating the number of green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s) under white fluorescent lamps. The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under continuous irradiation at a constant temperature of 20°C to clarify the developmental responses of wheat to the fluence rate of green light. The higher the photon flux density of green light, the shorter the number of days from emergence to heading. The earliest heading was observed in the plants grown under 496 green LEDs, 32.0 days after emergence. A significant logarithmic function could fi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luence rate of green light and developmental rate. In this report,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was adopted to analyze the confounding of green light versus photosynthetic photon flux density (PPFD) with 17 developmental and morphological traits. The eigenvalues explained were 5.64, 3.20, and 2.61, respectively, for the first, second and third principal components (PCs). The first PC was assumed as the factor related to the isometric growth, and the third PC was assumed as the factor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al rate and culm elongation. Therefore, it was supposed that the first and third PCs were affected by the PPFD and the photon flux density of green light,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e fluence rate of green light affects the development of wheat as a signal source. Furthermore, the development of wheat was promoted by the green light independent of PPFD.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不同红蓝光质比LED对红叶石楠试管苗生长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为高品质红叶石楠试管苗的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红叶石楠试管苗为材料,采用LED光源的红光R(主波长640nm)和蓝光B(主波长464nm)设计5种不同光质配比(100%R、80%R+20%B、70%R+30%B、60%R+40%B、100%B),以普通荧光灯为对照(CK),探究不同光质比对红叶石楠试管苗形态指标、叶绿素、类胡萝卜素、根系活力、可溶性总糖、蔗糖、可溶性蛋白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1)红叶石楠试管苗株高、地下部鲜质量和干质量、总鲜质量在100%R处理下达到最大值;叶数、叶长、叶幅、地上部干物率、总干物率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在100%B处理下达到最大值;而根数、地上部鲜质量、地上部干质量和总干质量、地下部干物率、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含量及根系活力在70%R+30%B处理下达到最大值。(2)各处理试管苗的可溶性糖、蔗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以70%R+30%B处理最高。(3)叶片POD和SOD活性以70%R+30%B处理最高,CAT活性以100%R处理最高,MDA含量以80%R+20%B处理最高。【结论】红蓝光比为7∶3时有利于提高红叶石楠试管苗叶绿素、可溶性总糖、蔗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根系活力及抗氧化酶活性,进而有效促进红叶石楠试管苗的生长,可以作为红叶石楠植物离体培养的最佳光质比。  相似文献   
7.
杨运经  刘锴  习岗  高宇 《农业工程学报》2014,30(16):166-172
针对目前生物延迟发光检测系统利用外置激发光源存在的延迟误差和自然光叠加干扰导致的测量结果重复性不好和可靠性差的问题,设计了一种生物延迟发光辐照光源系统。该光源系统主要由恒温辐照室、三基色RGB-LED(light-emitting diode)矩阵辐照光源、电子快门隔离器及控制电路组成,并与BPCL系列微弱发光测量仪组装在一起使用。在51系列单片机的控制下,该辐照光源系统实现了光源频率和光强的多重选择以及辐照时间的程序化操作,实现了光照与检测之间在同一个暗室通道中通过电子快门的迅速切换,极大的降低了自然光的叠加干扰与延迟误差。背景噪声和稳定性试验测试结果表明,应用该系统使平均光子计数的噪声偏差不超过4.5 cps,5次重复测试的相对误差为0.7%,重复测试的延迟发光曲线具有良好的重合度。对萌发玉米延迟发光的测试结果表明,延迟发光曲线的拟合优度R2在0.99以上,应用该系统可以得到较为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采用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精确调制光谱能量,研究不同光质对水稻秧苗素质(株高、根长和鲜干重)和生理特征(内源激素、抗氧化酶、可溶性蛋白和丙二醛)的影响,探讨生理特征与秧苗素质和补光移栽后产量的耦合关系.水稻秧苗分别在5种光质下进行补光照射:R(100%红光),B(100%蓝光),...  相似文献   
9.
红蓝LED光照强度对茶树生长及生物化学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黔湄601’一年生茶树苗为试材,光量比为1∶3的LED红蓝光作为光源,探讨不同光照强度对茶树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光合色素及生物化学成分的变化趋势,探索茶树苗生长发育对光强的响应机制。采用LED精准调节光质和光强,设置50μmol·m-2·s-1、100μmol·m-2·s-1、150μmol·m-2·s-1、200μmol·m-2·s-14个处理。结果表明,不同光强处理15 d后,50μmol·m-2·s-1光照强度有利于茶树叶色素含量的增加及Ca/Cb值的降低;100μmol·m-2·s-1光照强度有利于茶树叶茶多酚含量的降低及氨基酸含量的增加,酚氨比值最低;150μmol·m-2·s-1光照强度对茶树叶重增加有促进作用;200μmol·m-2·s-1光照强度有利于茶树叶茶多酚含量的增加和氨基酸、光合色素含量的减少;酚氨比值最高,光合色素含量最低。红蓝LED光照强度过低、过高都不利于茶叶品质形成,综合考虑,100μmol·m-2·s-1光照强度最有利于茶叶功能成分的积累,是茶叶LED光源设施栽培的理想光照强度。本研究结果对于设施茶树种植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LED多光谱交替发光太阳能杀虫灯对稻田害虫诱杀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方水稻种植期间害虫轮流发生,以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三化螟的危害性最大,为了降低水稻害虫的发生率,防止农药的滥用,最好是采用物理防治。试验根据害虫的趋光性的波段范围以及夜晚活动旺盛时间(扑灯节律)的差异,研制了一种 LED(light emitting diodes)多光谱循环式太阳能杀虫灯,实现诱捕害虫的最大化。试验结果发现该灯对水稻害虫有较大的诱杀力,期间诱杀稻纵卷叶螟32.5%、二化螟25.6%、三化螟25.15%,各类稻飞虱占9.35%,其它害虫类别6.90%,灯区较对照区减少药剂防治2次;该灯对益虫的影响较小,诱捕的益害比为0.0089∶1,有利于保护生态平衡。该灯能有效地杀灭水稻害虫,减少水稻种植过程中农药使用量并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