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7篇
林业   14篇
农学   66篇
基础科学   8篇
  28篇
综合类   138篇
农作物   60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黎榆A繁殖母本有效穗和结实率与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繁殖田母本有效穗和结实率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通过对10个不同父母本栽插行比的分析结果表明:黎榆A繁殖产量以父母本栽插行比为2:18最高,达292.09kg/667m^2。增加有效穗对于增产的效应要比增加结实率大;有效穗与产量,结实率与产量的偏相关系数均呈正相关,且有效穗与产量的相关达显著水平,多元回归方程为:y-155.6283 4.8660x 0.2342x2.  相似文献   
2.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was to assess the feasibility and significance of applying spatially variable irrigation under a central pivot system at the Federal Germ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Center, Braunschweig, Germany. The assessment was based on soil moisture holding capacity, soil depth variation and root development. Soil texture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by sampling on a 60 meter grid. The German Agro-Meteorological Model was applied to simulate the water balance in the crop-soil-atmosphere system for the growing season 2003/4. The research findings are presented in terms of six scenarios: 20, 30, 40 mm water application depths per irrigation under both variable rate application and uniform application. The comparison revealed that the loss of water was higher for the uniform application scenarios than that for the variable rate application (VRA) scenarios for the applications of 20 and 30 mm. The VRA scenario of 20 mm water application was found out to be the best option for water conservation.  相似文献   
3.
水稻骨干亲本育种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介绍粳稻丰锦、辽粳5号、盐粳32、盐粳68等来源及特点的基础上,以配合力为指标,分析了这4个品种的产量性状的遗传潜势,结合系谱分析,论证了骨干亲本的育种价值,并探讨了骨干亲本的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4.
魏忠芬  王军  李德文  张太平 《种子》2007,26(10):29-31,35
通过优质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系98-116 AB与父本ZW 99004单株成对杂交,并在F1代杂交组合进行配合力测定,获得高配合力的成对株系材料。根据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黔油17号母本98-116 AB及父本ZW 004的自身特点,分别在人工隔离和自然隔离条件下进行其原原种及原种的保优繁殖技术研究,保证亲本原始的优良种性,确保大面积生产中杂交种的质量以及品种的生产潜力。  相似文献   
5.
6.
为更加科学地开展小麦理论研究和提高育种成效,对‘鲁麦14’的构思设计与创制思路、突出特点和以‘鲁麦14’为亲本选育出的品种进行了系统分析。从2001年到2018年,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和山东、江苏、河北、安徽、河南、山西、陕西、新疆、贵州、天津9省1市的89家科研单位和育种企业,以‘鲁麦14’为亲本直接育成品种39个、间接育成品种92个,这些品种通过9省2市166次审(认)定和36次国家审定。‘鲁麦14’作为新一代骨干亲本,为全国的小麦生产和育种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A-3中抗条锈新基因YrTp1和YrTp2的分子标记定位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半个多世纪的中国小麦育种史基本是育种家与条锈病的赛跑史。因此,筛选、鉴定、储备和利用新抗源是我国育种和资源研究中的一个长远战略性课题。【方法】利用小麦条锈菌条中31、32号生理小种,对来自小麦与十倍体长穗偃麦草[Thinopyrum ponticum (Host) Liu & Wang]的杂交后代材料A-3进行抗性遗传分析。用荧光SSR分子标记技术,鉴定所携带抗条锈病基因是否为新基因,并对其进行染色体定位研究。【结果】遗传分析表明,A-3对条中31号和32号的抗性由一显一隐2对基因控制。经过对196对微卫星引物的筛选,发现2B染色体短臂上的WMC477-167bp与显性基因紧密连锁,遗传距离为0.4 cM,将该显性基因定位于2BS上;7B染色体短臂上的WMC364-208bp与隐性基因连锁,遗传距离为5.8 cM。图位比较、系谱分析和抗谱分析表明,A-3所含抗条锈基因不同于已知抗条锈基因,暂定名为YrTp1和YrTp2。【结论】可利用A-3中与条锈病抗性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YrTp1和YrTp2将抗性基因转移到主栽品种中,在小麦育种和生产上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种子贮藏蛋白多样性辅助筛选苜蓿育种亲本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田间表现较好的42份苜蓿种质材料(品种)进行了种子贮藏蛋白水平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并以此为辅助依据筛选到特异苜蓿育种材料2份,可在苜蓿综合品种培育研究中作为优选亲本利用,为我国苜蓿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亲缘关系分析以及苜蓿品种鉴定等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了培育新奇花色、抗黑斑病的新优品种,对抗逆性强的蔷薇属其他植物与观赏性状优良的月季品种进行了远缘杂交及月季品种间杂交,同时结合花粉生活力、母本自然授粉结实情况,探究蔷薇属其他种或品种与月季品种间的杂交亲和性,筛选合适的杂交亲本。结果表明:在以白玉堂、单瓣黄刺玫、报春刺玫、玫瑰为父本与9个现代月季品种为母本的20个远缘杂交组合中,杂交亲和性较高的组合有‘雪山娇霞’×报春刺玫、‘雪山娇霞’×单瓣黄刺玫、‘橘红潮’×玫瑰、‘花房’×白玉堂,结实率在10.91%~37.5%。结合远缘杂交、品种间杂交以及母本自然授粉结实情况的调查,筛选出适合做母本的月季品种有‘绯扇’、‘电子表’、‘曼哈姆’、‘花房’、‘红帽子’‘橘红潮’和‘雪山娇霞’;结合远缘杂交、品种间杂交以及花粉生活力测定的结果,筛选出适合做父本的月季品种有‘电子表’、‘红法兰西’和‘绯扇’。  相似文献   
10.
屠立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982-15984
利用对象建模技术,通过抽象与重组形成CAPP系统的一般对象模型,并把对象、关联及操作等映射成数据库表和程序实体,结合农机产品CAPP实例论述了工艺过程卡对象模型的实现流程,分析了选单等的设计重用方法。实践证明,CAPP系统开发过程中,只需开发一个编辑窗口,而非对应每一个数据表开发相应的编辑窗口。当数据表发生结构改变时可通过修改数据窗口来实现。采用这种方法,同一个选单就可以被不同的窗口所共用,使系统的开发效率大大提高,同时系统的结构也非常合理,根据作业机的主体结构相似性,可应用于各类农机制造的工艺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