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10篇
  免费   215篇
  国内免费   102篇
林业   878篇
农学   167篇
基础科学   118篇
  931篇
综合类   2380篇
农作物   52篇
水产渔业   15篇
畜牧兽医   88篇
园艺   63篇
植物保护   135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29篇
  2022年   145篇
  2021年   102篇
  2020年   93篇
  2019年   150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244篇
  2016年   299篇
  2015年   244篇
  2014年   332篇
  2013年   378篇
  2012年   432篇
  2011年   422篇
  2010年   364篇
  2009年   333篇
  2008年   297篇
  2007年   254篇
  2006年   151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赤峰市多年来对草地有偿承包责任制的探索,阐述了草地有偿承包责任制的意义和重要性,总结了实行草地有偿承包责任制的基本做法和体会,提出了今后的设想。  相似文献   
2.
从区域与城市两个尺度水平 ,对毛乌素沙漠南缘的榆林市城市景观进行研究认为 :在大尺度水平上 ,区域景观生态特征对城市景观特征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而城市景观强大的功能流对区域景观产生干扰作用。城市景观的空间扩展与演化 ,既受区域景观特征的影响 ,也是区域景观演化的一个有机构成部分 ;在小尺度空间上 ,景观功能区、景观斑块与廊道的格局与功能 ,对城市景观格局动态以及维持城市景观多样的生态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在不同的利益追求下形成的景观文化 ,将深刻地影响到区域与城市景观演化的方向与过程。  相似文献   
3.
科学认识乡村地域结构是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基础。本文以扶余市第二次土地调查调数据为基础,借助ArcGIS空间分析软件,运用规模分析、核密度估算、缓冲区分析,从用地规模、分布格局与土地利用条件方面探讨扶余市农村居民点地域分异特征。研究表明:扶余市以微、小型居民点居多,居民点数量随着规模的增大逐渐减少,居民点之间的距离差异较大,总体呈现大散居、小聚居,不均匀分散分布;农村居民点的平均核密度为0.4个/km2,空间布局呈东南部高密度集聚成片,向西逐渐密度降低,西部零散错落分布;居民点分布呈现较强的城镇指向性,交通用地对居民点有集聚的作用,河流对微型居民点和大型居民点有集聚吸引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影响我国大学城体育场地资源共享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与总结,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大学城高校体育场地资源共享的主要因素包括:场地客观因素、学校领导因素、学校教师因素、学生因素、地理位置因素、相关政策因素、课程安排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比赛安排因素。根据木桶效应,在构建大学体育场地资源共享模式的时候,需要对课程进行合理的安排,并做好场地对内和对外开放的时间以及方式合理安排,以提供我国高校体育场地资源的利用率,促进我国高等体育教育和社会体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濮阳市主要交通性道路绿地景观建设的调查与分析,分别从树种选择、生态效应、景观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总结了值得学习和借鉴的道路绿地景观设计特点,对道路绿地景观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郑州市城区道路行道树的生长及健康状况,以悬铃木为研究对象进行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郑州市城区悬铃木以中型植株为主,株高7.5~12.5 m的占比63.22%;胸径20.0~40.0 cm的占比57.46%;冠幅6.0~14.0 m的占比65.79%。郑州市内金水区大型悬铃木植株最多,生长状况最优,是道路林荫环境最好的区域。研究区内大部分植株处于“亚健康”和“生长维持”状态,Ⅰ级植株所占比例偏小,仅为7.33%,亚健康植株占比最大,近60%,频死植株占比10.86%。二七区、中原区、高新区3个城区的悬铃木健康状况优于其他城区,惠济区、金水区2个城区悬铃木的健康状况较差。在养护管理条件相似的情况下,立地条件较好的绿带植株整体健康水平优于树穴植株,大型悬铃木植株健康状况普遍优于中小型植株,乔、灌、草3层垂直结构的悬铃木的健康水平优于其它垂直结构,三板四带式道路结构类型的悬铃木植株健康水平最为优异。  相似文献   
7.
刘涛  侯兰功 《水土保持通报》2020,40(4):75-82,90
[目的]基于地形特征分析不同用地类型时空分布变化,不仅能解释土地利用时空变化规律,并能更进一步为优化土地利用结果,生态环境保护奠定基础。[方法]基于四川省北部江油市2003,2010,2018年3期遥感影像,运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法,分析不同用地类型之间的转化情况;接着利用地形位指数法、分布指数法,分析地形因子影响下不同用地类型分布指数变化特征;之后利用移动窗口法,探究景观格局中斑块密度与Shannon多样性指数时空变化规律;最后结合双变量空间相关性分析,分析地形因子与景观指数间的空间相关性特征。[结果](1)在2003—2010年期间,水田面积减少最多(减少面积2 238.98 hm~2),建设用地面积增加最多(面积增加3 360.36 hm~2);在2010—2018年期间,水田面积减少1 175.84 hm~2,建设用地面积增加1 614.78 hm~2;2003—2010年期间江油市土地利用的变化量整体高于2010—2018年。(2)北部山区主要由旱地转移为林草地,南部平原地区主要为水田转移为建设用地,中部丘陵区域旱地和水田相互转化强烈。(3)随时间变化,旱地和未利用地优势等级向中地形位等级靠拢;低地形位等级上建设用地、水田和水域优势度逐渐降低,并具有优势等级向较高地形位等级扩展趋势。(4)山区河流沿岸以及山地平原交汇处斑块密度与Shannon多样性指数较高,且呈线性分布;随时间变化,丘陵区域斑块密度增加,主城区附近Shannon多样性指数呈下降趋势。(5)高—高聚集区主要表现为向山地丘陵交汇处聚集;城区附近景观指数因受其他因素影响较多,导致该区域景观指数与地形位指数呈现出不显著相关性。[结论]在地形过渡带区域,不同地貌对于各类用地变化的影响在时空上存在差异性,其地形因子与景观指数的空间相关性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8.
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是当前多个学科领域的学者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欲实现农业文化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结合产业、地域环境等因素协调其所在地的经济收入是重要环节之一。本文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为例,基于空间分析方法——地理探测器,结合产业发展、资源配置和地形特征等可能产生人均纯收入差异的空间因子,对我国农业文化遗产地人均纯收入差异驱动力进行分析和阐释,旨在为农业文化遗产地资源调控及经济建设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第一产业类型和二三产业发展程度是造成当地人均纯收入差异的关键驱动力;交通便利程度、水资源供给能力、高程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设立也在一定程度上拉开了当地人均纯收入差距;并且这4个因子与前2个产业因子对人均纯收入空间分布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进而得出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方式(q=0.30)以及二三产业从业人数比例较小(q=0.37)是限制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所在地巴彦温都尔苏木收入水平的主要因素,交通不便(q=0.11)及海拔较高(q=0.15)等地域环境特征也在一定程度上拉开了巴彦温都尔苏木与周边区域的人均纯收入差距。基于此,本研究认为当地的下一步发展应重视以下3个方面:1)在保护农业文化遗产的同时适当发展传统畜牧业转型;2)将农业文化遗产打造为特色品牌进而推动特色农产品和特色旅游的发展;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产业发展做足准备。  相似文献   
9.
广元市昭化区马尾松林下种植茯苓经济效益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介绍了广元市昭化区利用异常死亡的马尾松树林下种植茯苓的技术,对其种植成本和收益情况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死亡的马尾松林下种植茯苓,段木种植其平均产量可达48.82 kg,树蔸种植其平均产量可达10.02 kg,效益显著。同时可减少处置异常死亡树木的成本,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0.
何建良 《林业调查规划》2020,45(2):164-166,171
分析沾益区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过程中的思路与举措,认为动员全民参与是“创森”工作的坚强后盾;确保工作经费,多方筹措资金是“创森”工作的动力来源;突出建设重点,完成创建指标实现是“创森”工作的最终目的;抓好森林资源保护,巩固工作成效是“创森”工作的安全保障;建好档案台账,完善痕迹管理使“创森”工作有据可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