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5篇
林业   65篇
农学   5篇
  9篇
综合类   57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he root segments selected from dominant trees ofPopulus davidiana Dode were taken as reproductive material and were buried in different depths to carry out the reproduction of root turion sprout. The affecting factors of gemination rate, survival rate, and height growth for cutting wood of root sprout were comparatively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best suitable substrate for burying root is pearlite, with a germination rate of 15.16%. 3–4-cm root segments has the highest rate of germination (12.4%). The mixture of sand and soil (2∶1) is the best cutting substrate, with a survival rate of 81.3%, while as to height growth of cutting wood, the mixture of turfy and soil (1∶1) is the best. The cutting woods selected from different positions of stem show difference in height growth. The cutting wood from top stem is higher obviously than those from middle or low stem. Biography: XING Ya-juan (1969-), female, assistant researcher in Forest Research Institute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Harbin 150040, P. R. China. Responsible editor: Song Funan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大兴安岭地区的春榆在苗期进行了优良家系的初步选择。结果表明:家系平均遗传力为0.61;从50个供试群体中选择出5个优良家系,分别是21号、40号、2号、39号、16号家系,遗传增益为17%。  相似文献   
3.
三种抗旱植物叶片解剖结构的对比观察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通过制作石蜡切片对沙棘、文冠果、虎榛子叶片的解剖结构进行了观察 ,以角质层厚度 ,栅栏组织厚度/叶肉组织厚度 ,第一层栅栏组织细胞密集度 ,侧维管束密度 ,主脉厚度这几项旱性结构的主要指标进行检验比较 ,结果表明这三种植物都具备抗旱结构但又有各自的抗旱特点 ,综合各抗旱指标对三种植物的抗旱性排序 ,其抗旱能力为 :文冠果 >沙棘 >虎榛子  相似文献   
4.
冀北土石山区天然次生林山杨、白桦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冀北土石山区典型天然次生阔叶林中的山杨、白桦种群的径级结构、空间分布格局及种内/种间的空间关联。结果表明:山杨、白桦均以中径木为主,林下缺乏可供更新的幼苗、幼树,种群呈现衰退趋势;山杨、白桦的全部个体在本研究尺度上呈聚集分布,随尺度的增大其聚集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并趋于随机分布;山杨、白桦种群随龄级增大,聚集强度减小,以幼树的聚集强度最大;不同生长阶段同种个体间的关联性随尺度的变化,出现正关联、负关联和相互独立的空间关系,以负关联为主;不同生长阶段的山杨和白桦种群间未出现正关联,大多数种对在本研究尺度上为负关联或者在大部分尺度上为负关联;山杨、白桦的种内/种间竞争激烈,群落整体结构不稳定,处于演替初期向中期过渡阶段。  相似文献   
5.
山桃抗盐碱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山桃抗盐碱性,以一年生实生苗为试材,采用0.4% NaCl溶液、pH 9.5 KOH溶液灌根处理的方法评价其抗性.结果表明:盐溶液处理30 d后,实生苗存在极强、强、中等3种抗性类型,分别占群体总数的95.0%,4.0%,1.0%,群体抗性分离显著;碱溶液处理16d后,实生苗仅存在极强、极弱2种抗性类型,各占群体总数的99.0%、1.0%,群体抗性分离明显.山桃为极强抗盐碱型树种,其群体中绝大部分植株抗盐性和抗碱性极强,是优异的抗盐碱型桃树种质资源树种.  相似文献   
6.
林分密度对山桃树冠结构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树冠结构决定着林木外部形态和对光能的截获能力,并直接影响林木个体的初级生产力。对于风景林来说,树冠结构不仅影响着林木个体的姿态,而且严重地影响着林木的开花结实,进而显著地影响着林木的观赏性。以北京山区山桃风景林为例,从枝条长度、枝条基径、分枝角度及侧枝密度等变化的角度对林分密度与山桃树冠结构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山桃的树冠形状在一定程度上受林分密度的影响,高密度(3 500株/hm2)林分中山桃活枝下高相对较高,而冠幅、树冠率相对较小。②林分密度在一定程度上对一级侧枝的各种树冠形态参数产生影响,但不同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而对较高序级枝条的枝长度、基径、枝角和侧枝密度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各序级枝条的基径随密度提高而增大,且与枝角呈负相关,与枝长度呈显著正相关。③在低密度(2 500株/hm2)林分中,各树冠层次中的枝条结构均有利于光的吸收,长短枝比例相对比较合理。建议山桃风景林的经营密度应控制在2 500株/hm2以内。   相似文献   
7.
虎榛子几种菌根苗抗旱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选用6个外生菌根菌株为接种体,分别对2个月龄虎榛子实生苗进行接种,培养4个月菌根感染率均超过40.8%.测定各处理苗木生物量、膜透性、SOD活性、MDA含量、叶绿素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彩色豆马勃、土生空团菌是以提高植物组织水势、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减轻膜伤害程度、增加根冠比等机制来增强苗木的抗旱性,从而推迟苗木的萎蔫时间与延长干旱临界致死时间;厚环粘盖牛肝菌及点柄粘盖牛肝菌是通过提高苗木SOD活性和脯氨酸含量、降低MDA含量等机制来提高苗木的抗旱性;而卷边桩菇则是通过促进苗木的生长、增强苗木的生长势、降低苗木膜伤害程度、提高SOD活性和脯氨酸浓度、降低MDA含量等多种机制提高苗木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8.
对雾灵山自然保护区的山杨林进行了研究。详细论述了其分布、生境、种类组成、外貌特征 (生活型谱、叶级、叶形、叶缘 )、结构特征 (层次、层片、综合数量特征 ) ,并对其演替动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采用两种不同插穗进行山杨优树嫩枝扦插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取自根蘖条的幼化型插穗同自树冠的插穗相比,在相同条件下,生根率,新根最大长度,扦插苗成活率均有显著提高,进一步用木段促萌,生产幼化型插穗的方法也取得了成功,从而总结了出一套较为简便经济的山杨优树无性繁殖技术。  相似文献   
10.
秋水仙碱诱导山杨异源多倍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利用综合倍性育种和杂交优势的多倍体育种培育山杨优良新品种。[方法]以中国山杨及其杂交品种中关山杨为母本,山杨和新疆杨为父本,进行树上杂交与切枝水培杂交,对授粉后的雌花序施加秋水仙碱进行多倍体诱导,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植株倍性。[结果]切枝水培杂交,授粉48h后,以浓度0.3%秋水仙碱持续处理24h,诱导三倍体效果最佳;授粉96h后,以浓度0.3%秋水仙碱持续处理24h,诱导四倍体效果最佳。另外树上杂交,授粉96h后,以浓度0.1%秋水仙碱持续处理48h,诱导三倍体效果最佳;授粉120h后,以浓度0.1%秋水仙碱持续处理48h,诱导四倍体效果最佳。[结论]对山杨、中美山杨授粉后施加秋水仙碱处理,成功获得了三倍体与四倍体,结果表明利用秋水仙碱溶液诱导山杨多倍体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