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2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78篇
林业   29篇
农学   26篇
基础科学   319篇
  84篇
综合类   161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25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串番茄生长特性和采摘要求,设计了一种适应于采摘成串番茄的末端执行器。基于螺旋理论,建立了夹持接触力学模型,分析了夹持的力封闭性;同时,建立了稳定夹持模型,对夹指的可靠夹持力进行了分析,得出夹持力F≥8.24N。制作了物理样机,并对直径为3~8mm的串番茄母枝进行了负重干扰性能的夹持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夹指所能承受的动态负重随母枝直径的增大而增大,最小动态负重为1.015kg,完全满足采摘串番茄时的夹持能力需求。  相似文献   
2.
汽轮机润滑油系统油管道焊接是汽轮机专业焊接的一个重点.为了保证汽轮杌润滑油管道系统的清洁度及汽轮机主机润滑系统、调节保安系统安全可靠地工作,其材质全部由不锈钢组成,所以油管道安装的内在质量格外重要.总结出一套焊接组装工艺措施,提高了生产效能,满足了汽轮机油管的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3.
为了弄清成熟蓝果忍冬结合力的特性和变化规律、给机械化收获提供技术依据,在蓝果忍冬成熟期间对4个常见品种果实结合力进行了为期16天的跟踪测试。通过分析研究得出:所测试的4个蓝果忍冬品种的结合力分布在0.1~1.7 N之间(P0.05),各品种结合力分布区间略有不同,所测试的野生阿尔泰忍冬、蓓蕾的结合力高于蓝鸟和长白山野生蓝靛果忍冬;各品种结合力随时间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同一天内下午的结合力显著大于上午的结合力(P0.05);晴天与阴雨天的结合力无显著性差异。通过因子分析,可将影响结合力的因素测试时间、上下午、相对湿度、温度及天气状况转换成环境因子和时间因子。  相似文献   
4.
浙江乌牛早春茶始摘期及霜冻风险区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浙江省乌牛早春茶初始采摘期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减少遭受春季霜冻的风险,应用1971—2014年浙江省71个常规站日资料和2005—2014年共2094个气象自动区域站小时观测资料,以乌牛早春茶发育热量为始摘期区划指标和乌牛早春茶各级冻害总灾损率为霜冻害区划指标,应用GIS技术,采用距离权重反比法(IDW,Inverse Distance Weighted),得到浙江省乌牛早春茶始摘期区划图和乌牛早春季霜冻风险区划分布图。结果表明:浙江全省乌牛早春茶始摘期在2月上旬—3月上旬,从南到北时间递增,温州沿海地区最早,29°N以南为2月中旬,30°N以北地区最晚。浙江沿海、盆地、低丘陵地区适宜种植乌牛早茶,海拔高的地区遭受春季霜冻风险大,不适宜种植乌牛早茶,区划结果将为茶叶主管部门和农技推广部门指导乌牛早种植的布局调整提供重要参考价值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水平摘锭式采棉机采摘头传动系统优化与试验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了提高水平摘锭式采棉机的作业效率,针对国产采棉机在高速作业过程中存在采摘速比系数匹配不当、采摘头传动系统不合理的问题,该研究根据水平摘锭式采棉机采摘头结构与工作原理,对采摘头传动系统、采棉机采摘机理进行分析,根据传动系统传动要求和采棉机采摘条件,建立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运用遗传算法和1stOpt软件对采摘头传动系统进行优化分析。优化结果为:滚筒动力齿轮齿数为72,离合器上齿轮变位系数为-0.14,滚筒动力齿轮变位系数为1.208,齿轮顶隙系数为1.25。结合采棉机作业要求搭建棉花采摘性能试验台,选取采摘滚筒转速113~143 r/min、作业速度5.93~7.20km/h,对优化前后采摘头的作业性能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采摘头作业速度由6.4km/h提升至7.2 km/h,工作效率由4.86 hm~2/h提升至5.47 hm~2/h,提高了12.5%;优化后的采摘头在7.2 km/h的作业速度下,采净率由90.4%提升至93.7%,采净率提高了3.6%,含杂率由10.28%降至9.72%,含杂率降低了5.4%,验证了传动系统优化结果的合理性。该研究可为国产采棉机采摘头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夹茎式番茄钵苗取苗机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避免取苗机构在夹取钵苗过程中对钵体与根系造成损伤,该研究针对夹茎取苗方式,提出一种基于二阶椭圆齿轮行星轮系以及凸轮摆杆机构的夹茎式番茄钵苗取苗机构。依据二阶椭圆齿轮传动特性与机构工作原理,建立机构运动学理论模型,并对凸轮轮廓曲线进行设计,结合番茄钵苗取苗作业要求及机构特点,基于MATLAB软件开发机构分析软件对机构参数进行优化,并进一步分析优化后取苗轨迹与凸轮各工作段的对应位置关系,建立了夹茎式取苗机构虚拟样机模型,利用ADAMS软件对取苗机构运动过程进行仿真分析,验证机构参数优化结果及零部件结构设计的准确性与合理性。试制取苗机构物理样机开展高速摄影试验,通过对比分析实际工作轨迹与理论分析及仿真轨迹的一致性,验证了取苗机构设计的正确性。搭建自动取苗试验台进行取苗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取苗机构工作性能可靠、稳定,取苗频率为80株/min时,取苗成功率为92%,投苗成功率为94.2%,伤苗率为2.9%。研究结果可为番茄钵苗全自动移栽机自动取苗机构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8.
猕猴桃采摘机器人末端执行器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进行了棚架式栽培模式自然生长条件下簇生猕猴桃无损采摘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的研究。基于果实与果柄的分离特性,提出面向机器人的果实采摘方法和简化几何模型,进行了果实与果柄分离试验的可行性验证;基于果实采摘方法设计了从底部接近、旋转包络分离毗邻果实并抓取、向上运动分离果实的末端执行器,并试制样机,进行了现场评价试验。结果表明,采摘模型能够实现果实与果柄的分离,末端执行器解决了毗邻果实分离问题,能够实现单个果实稳定抓取、无损采摘和采后抓持,成功率达到96.0%,平均单果耗时22 s。  相似文献   
9.
EQ6110客车电动AMT换挡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客车换挡特点和原型车及C220发动机的特性,基于AVL Cruise软件建立了客车仿真模型,提出了适合于该客车电动式机械自动变速器换挡策略。仿真结果表明,在不降低原车动力性的条件下,设计的双参数换挡策略与单参数换挡相比可降低油耗2.4L/(100km),节油率达6.7%。单参数速度换挡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证明换挡策略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直驱式AMT换挡品质的稳定性,针对2自由度电磁执行器的特性引入逆系统控制方法。阐述了执行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通过建模分析了执行器参数耦合现象,执行器静态特性测试表明其输出特性具有非线性的特点。引入逆系统方法并分析系统的可逆性,建立执行器的伪线性系统并根据线性系统理论设计状态反馈控制器。扩张状态观测器的引入提高了系统在摩擦阻力时变条件下的输出特性稳定性。仿真与试验结果表明,基于逆系统方法的换挡控制受参数变化影响小,位移控制精度较高,执行器输出特性较为稳定,基于逆系统方法的直驱式AMT换挡性能较为突出,有利于提升AMT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