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基础科学   14篇
  5篇
综合类   6篇
水产渔业   1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2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研究分析了丁坝和护坦在沿河林区公路路基防护中的作用、防护原理、设置方法、应用条件和有效性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综合分析钱塘江河口北岸水泥沙运动特性的基础上,提出在强潮河口排涝闸下游利用双丁坝进行防冲减瘀的方案,并利用水流数学模型模拟分析了水同布置方案工程前后水流特性、闸下游水流流态、丁坝间流速变化、排水出流与附近边滩水流相互作用情况,推断出丁坝附近的冲淤情况,从而为闸下游选择适合的河宽(丁坝间距)和丁坝长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透水丁坝相较于传统丁坝,具有更加卓越的稳定性,安全性,可靠性,因此在绿色航道推广中得到重视,研究的目的在于对比不同曲率河道内三维水流结构变化,进而为不同曲率河道治理提供依据。研究采用数值模拟与实测相结合的方式,对3种湍流模型进行比选和验证,Standard k-ε,RNG k-ε,Realizable k-ε三种湍流模型內岸模拟流速和实测流速相关性系数均低于外岸,RNG k-ε湍流模型实测流速和模拟流速相关性系数最高,最终采用RNG k-ε模型对90°和180°弯道模拟,并对三维流线,流速,床面剪切,水面线分析。结果显示丁坝下游回流区涡轴线受垂向和径向速度梯度影响出现不同程度倾斜,水流撞击2号丁坝丁坝之间产生两个相反方向的涡,这将对透水丁坝群结构稳定形成威胁但同时也会防止大量泥沙在透水丁坝之间淤积,保证透水丁坝在使用过程中不至于丧失透水性。河道曲率增大导致强剪切层向內岸迁移,180°弯道内出现两个强剪切层,这将导致河床向阶梯型演化,对于曲率大而且狭窄的山区河道在布置透水丁坝后要对內岸侵蚀效果评估,防止强剪切层迁移对內岸构成威胁。水面线呈现内低外高的现象,且在x/L=0.48~0.5的...  相似文献   
4.
桩式透水丁坝具有结构简单稳定,施工机械化程度高,运行安全可靠等优点,目前在国内外的实际工程中均有推广应用.针对桩式透水丁坝的透水率、挑角等设计参数进行动床模型试验,运用Surfer 8.0软件绘制了河床地形图,分析了丁坝附近河床形态与冲淤特性,结果表明:①Surfer 8.0软件可以再现河床冲淤地形面貌,清晰直观;②桩式透水丁坝坝基轴线上会出现横向冲槽,威胁丁坝安全,工程设计中应对基础进行加固;③透水率和挑角对河床冲淤特性影响较大,推荐透水率为20%~30%,推荐挑角为45°~90°.  相似文献   
5.
时令河护岸治理工程可利用河流的枯水季施工,但汛期施工则是有诸多干扰。若利用冬季冰凌强度进行施工,可事半功倍。护岸丁坝的设计,应依据规范要求确定治理河段所需过水断面,利用地形图求得沿岸概化方程及整治线方程。在同一坐标系内,两方程纵坐标之差,即为丁坝的原始长度。丁坝入水端基础应设沉排,增加河床糙率,促进坝体稳定。实例12月上旬,当冰结冻至3~5 cm时,在冰面定位、放线、施工。结果表明,当抛石30~40cm,冰排断裂,沉排平稳下水。施工干扰较少。工程已运行7 a,砌体完好如初,水流以NE10°挑离凹岸,坝间空地全部淤满泥沙,形成固定河岸线。  相似文献   
6.
玉龙喀什河流域由于河岸防护工程较少、抗冲能力差,河道防御标准低,洪水每年对河岸造成很大的损失,严重危害当地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为了有效治理河道,稳固当地群众积极发展农业,加快经济建设步伐,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当地水保部门利用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较少的投资,结合玉龙喀什河和田县段的实际情况,通过粉细沙筑丁坝,同时对丁坝坝头用沉桩进行有效保护,并且让沿线丁坝形成一定规模的治理对策,其护岸和淤沙的效果非常好,同时在淤沙处结合植物措施,对河道的整治也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非正交曲线坐标系平面二维丁坝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将非正交曲线坐标系下的平面二维河道水流数学模型应用于丁坝绕流计算,克服了正交网格在对不规则边界进行局部模拟时存在的一些缺陷。几种丁坝布置方案下计算所得流速分布、局部流场、水面线变化结果与水槽试验结果吻合良好,表明模型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较高的精度,能应用于丁坝绕流计算。  相似文献   
8.
根据RNG k-ε湍流模型及Reynods方程,利用VOF法追踪自由表面,有限体积法离散求解,建立了相应的概化模型,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不同角度下,丁坝对弯道水流特性的影响。重点分析了丁坝对弯道水流横向水面超高和流速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丁坝影响下,弯道水流横向水面横比降计算公式需要进行修正,应当考虑到丁坝对河道的束窄、丁坝尺寸和弯道角度等综合因素的影响。该研究为进一步深入探讨弯道水流特性奠定了基础,也为相关的工程实践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周阳  郭维东  梁岳  董延超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1):2217-2219
以水槽试验为基础,对非淹没丁坝附近的水流现象进行了定性描述。采用三维声学多普勒流速仪对丁坝附近的水流特性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分析了弯道水流的三维时均流速和水面形态等,进一步表明绕丁坝近场流动的强三维非恒定性。  相似文献   
10.
以水槽试验为基础,对非淹没丁坝附近的水流现象进行了定性描述。采用三维声学多普勒流速仪对丁坝附近的水流特性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较为全面的分析了弯道内丁坝附近水流的三维时均流速和水面形态等,进一步表明绕丁坝近场流动的强三维非恒定性,为相关的工程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