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49篇
  免费   227篇
  国内免费   363篇
林业   996篇
农学   465篇
基础科学   13451篇
  321篇
综合类   5118篇
农作物   220篇
水产渔业   449篇
畜牧兽医   1183篇
园艺   586篇
植物保护   150篇
  2024年   73篇
  2023年   242篇
  2022年   237篇
  2021年   286篇
  2020年   394篇
  2019年   400篇
  2018年   123篇
  2017年   344篇
  2016年   420篇
  2015年   445篇
  2014年   1024篇
  2013年   1090篇
  2012年   1735篇
  2011年   1640篇
  2010年   1444篇
  2009年   1225篇
  2008年   1252篇
  2007年   1076篇
  2006年   1122篇
  2005年   1127篇
  2004年   855篇
  2003年   751篇
  2002年   717篇
  2001年   743篇
  2000年   484篇
  1999年   333篇
  1998年   334篇
  1997年   357篇
  1996年   292篇
  1995年   354篇
  1994年   356篇
  1993年   363篇
  1992年   317篇
  1991年   295篇
  1990年   241篇
  1989年   263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79年   5篇
  1977年   6篇
  1976年   4篇
  1974年   4篇
  1973年   5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3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优化灌溉系统中分水口轮灌分组的灌溉制度,在满足流量要求的条件下节约电能。【方法】提出了在考虑水头损失时不同分水口状态与管道进口压力的关系模型,该模型利用分水口开关0,1状态作为自变量,从管道末端起利用推导的递推公式求出管道进水口的等效水头损失系数。依据该模型,在定流量分组轮灌优化中得到为使分组轮灌功率最小的目标函数。利用遗传算法对上述问题进行了优化求解,并给出了编码方案。【结果】在分水口等间隔布置时,轮灌分组按轮灌分组数等间隔安排所需功率最小,优化后的水头损失系数可以减小到没有优化前的0.772倍。【结论】本研究模型不仅适用于恒定流量的组合优化,也可应用于不同分水口的所需水量不同的随机灌溉以及恒压供水的优化中。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一款适应于设施农业、丘陵山区农田耕作的电动拖拉机的总体设计和整机结构设计以及关键技术、部件的研究。通过电动机代替传统的燃油发动机,车架的优化设计可实现节能环保、排放绿色、作业综合效益提高等优点,是下一代农业动力机械的发展方向与趋势。  相似文献   
3.
4.
以狐尾藻(Myriophyllum verticillatum)为试验材料,采用液体培养法,研究了不同浓度Pb尾矿液单一胁迫下对其幼苗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以期为今后在探讨狐尾藻对Pb耐性机理方面提供参考依据和实践指导。结果表明:随着Pb尾矿渗出液单位浓度的升高,狐尾藻幼苗的株高和根长以及干质量整体呈不断下降趋势,其中,在100%Pb尾矿液处理下地下部的干质量较对照下降显著(P0.05)。此时,地上部干质量较对照也呈下降趋势,但整体幅度不大,说明狐尾藻幼苗的生长整体受到明显抑制;随着Pb尾矿渗出液单位浓度的升高,幼苗中光合色素含量逐渐下降且整体均低于对照。在纯Pb尾矿液处理条件下,Chla、Chlb和Car的含量比对照下降了14.6%、29.6%和23.2%;所有处理中幼苗地下及地上部相对电导率与Pb尾矿液浓度成正比且均高于对照。各个处理的地上及地下部Pro含量随着Pb尾矿液浓度增高整体呈上升趋势。其地上和地下部的AsA含量和GSH含量变化呈低浓度上升,高浓度下降的趋势。在25%Pb胁迫处理下,幼苗中AsA含量在地上和地下部均达到最高,与对照相比差异明显(P0.05),较对照增加了93.5%和89.8%。而地上和地下部GSH含量较对照增加了35.7%、4.36%。数据表明,狐尾藻对Pb胁迫下的环境有一定的抗性,可被用于Pb污染环境的生态修复。  相似文献   
5.
6.
拖拉机是农业生产使用最多、最频繁的机械设备之一。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传统的拖拉机设备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需要,只有推动技术创新,赋予拖拉机更多的科技含量,才能提升拖拉机性能和农业生产效率,进而提升拖拉机使用效益。文章介绍了拖拉机使用技术要领,分析拖拉机关键技术发展现状,并就拖拉机未来发展趋势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7.
对拖拉机所用的某大功率高性能高速柴油机(以下简称"NY128柴油机")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出现的主轴瓦拉瓦故障进行了细致的技术分析,进而提出了解决该柴油机拉瓦严重故障的途径。通过提高柴油机关键零部件清洁度,优化部件及整机装配工艺,调整完善柴油机出厂试验等方面的优化处理,从而从根本上解决拖拉机用柴油机主轴承轴瓦拉瓦的严重问题。  相似文献   
8.
作为拖拉机研发的重要验证手段,拖拉机室内台架试验可方便高效地为拖拉机模拟各种工况下的性能表现。首先探究动力总成控制技术、负载模拟技术、试验数据处理技术和试验结果评价技术4种拖拉机室内台架试验关键技术,结合试验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对4种技术进行详细的阐述和分析。接着从动力总成控制算法、负载模拟算法、试验数据处理方法、试验结果评价指标体系4个方面对拖拉机室内台架试验技术进行讨论与展望。最后得出对动力总成算法进行优化、提高动态负载模拟精度、保持试验数据处理方法的前沿性、对试验结果综合客观评价是拖拉机室内台架试验技术的发展趋势,以期为我国拖拉机室内台架试验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农机工况识别在细化农机作业状态和帮助掌握区域污染物排放趋势方面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基于拖拉机不同运行状态下的行驶速度、发动机转速以及实时油耗等时间序列,首次提出将图像识别方法引入到拖拉机工况识别中的思路,并分别应用参数优化的支持向量机与卷积神经网络对实际作业拖拉机工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参数优化的支持向量机可以较好地实现样本点的工况识别且识别准确度达到99.851 9%,但无法实现农机工况的连续性识别,同时无法对农机工况转换阶段进行有效识别。(2)以拖拉机运行速度与发动机转速等信息构建样本图像来描述农机工况变化的数据表达,并在此基础上应用卷积神经网络可以有效实现农机工况的连续性识别,且识别准确率可以达到93.3%。本研究在农机工况识别方面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并为后续农机不同工况下区域污染物排放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对传统拖拉机起动电路的改进,使拖拉机停车即全车停电,防止因短路引起电路烧毁或者小电流放电使电瓶电“跑光”,造成发动机启动困难或其他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