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4篇
基础科学   48篇
  4篇
综合类   1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村机械化》2011,(10):33-33
新—代GS350那副颇具冲击力与震慑力的前脸似乎冲淡了它的豪华定位,最鲜明的就是全新的纺锤形前格栅了(戏称锅型前脸),锐利的镀铬材质都昭示着它的动感。这个近似出现在CT200h上的前脸造型,势必会成为雷克萨斯新的家族设计元素。动力依旧延续上一代的315LV6发动机与6挡自动变速器,平顺性依然很出色。  相似文献   
2.
孙鹏飞 《山东农机》2014,(1):11-14,18
为评价某观光车的平顺性,利用MATLAB的遗传算法优化工具箱,对后悬架的某两片式等截面钢板弹簧进行优化设计.以多体动力学理论作为基础,应用ADAMS/Car建立包括前悬架系统、后悬架系统、转向系统、轮胎系统和车身系统的整车动力学模型.对观光车整车模型进行脉冲路面的平顺性仿真,得到质心位置的垂直方向上的最大加速度曲线对比.通过分析仿真结果,装用优化后的变截面钢板弹簧的整车平顺性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3.
用谐波叠加法重构随机道路不平顺高程的时域模型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道路时域建模对道路车辆振动时程分析、车辆台架试验、路面损伤以及车路耦合动力学研究均具有重要意义。谐波迭加法是一种既简单直观而又具有严密数学基础的构造道路时域模型的方法。本文基于随机道路的统计量描述,再现了随机道路针对路面车辆的单点激励和单轮辙激励的时间历程样本,完善了所生成样本的标定方法。对双轮辙激励,采用空间相关的两随机过程模拟,将两过程用虚拟的线性系统联接,建立其符合道路相干函数的传递关系,最终得到道路车辆的双轮辙多点时空相关性激励模型。该模拟方法的数学理论正确,适用于任意指定谱特征的随机道路模拟,对  相似文献   
4.
在对多功能采伐机进行结构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简化,用拉格朗日方法建立了5自由度动力学振动方程,在考虑路面随机激励和脉冲激励的情况下,应用Matlab/Simulink软件完成整机振动模型的仿真计算,进行了行驶平顺性仿真分析。预测多功能采伐机具有良好的行驶平顺性,为多功能采伐机设计时减振系统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车辆道路模拟的计算机仿真系统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对道路随机激励下车辆的平顺性动力学进行研究首先必须建立道路高程的时间历程。为了对时域内道路的数学模型、算法设计和道路仿真实现的研究,分析了道路不平顺高程从频域向时域的转换方法并在建模数值道路过程中考虑了车轮之间以及两轮辙之间的相关性,设计了三种主要的道路模拟算法——谐波叠加法、白噪声过滤法和基于道路功率谱离散的逆Fourier变换法并将其于MATlab平台上集成为专用的道路仿真系统。为使仿真尽可能真实,包括时域中的双轮辙关系、道路仿真算法的改进以及多元算法的集成等方面也给予了重视。仿真算例研究表明了所用方法原理上的普适性、有效性,以及仿真结果与实际道路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6.
利用车辆模型进行脉冲振动仿真试验得到车辆振动情况,调节至较佳的悬架参数,从而使车辆获得较好的平顺性。根据GB/T5902-86《汽车平顺性脉冲行驶试验方法》,利用车辆模型,模拟脉冲输入,获得车辆振动加速度输出,根据加速度输出情况,调节悬架刚度、阻尼系数。结果表明,基于半车模型的车辆脉冲振动仿真试验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反映车辆振动情况和趋势,对悬架参数的设计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馈能型车辆主动悬架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车辆底盘悬架系统中,馈能型车辆主动悬架的发展已受到关注,其功能是在提高车辆行驶平顺性的同时尽可能地回收由不平路面激励引起的悬架系统振动能量,以减少主动悬架的能耗.本文首先对近年来馈能型车辆主动悬架的发展和研究进行了全面回顾,然后着重对电磁式馈能悬架进行了总结,最后对电磁式馈能悬架的核心问题进行了分析.随着电磁技术的日趋成熟,电磁式馈能悬架将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为了使车架与车身的振动迅速衰减,改善汽车行驶的平顺性和舒适性,汽车悬架系统上一般都装有减振器。目前汽车上广泛采用的是双向作用筒式减振器。减振器是汽车使用过程中的易损配件,减振器工作好坏,将直接影响汽车行驶的平稳性和其它机件的寿命。汽车上的减振器不需特殊维护,如损坏或失效,应更换总成或拆卸修理。  相似文献   
9.
针对车辆轮荷的显著差异会降低车辆的平顺性和驱动能力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油气耦连悬架系统.首先介绍了该系统的结构和原理,并在Matlab/Simulink下搭建了其动力学模型,最后将该模型与车辆动力学仿真软件Carsim进行联合仿真,在不平路面下对是否装有该耦连悬架系统车辆的侧倾角、不足转向度、发动机输出功率等指标进行仿真对比,研究该耦连悬架系统对车辆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油气耦连悬架系统可以增加车辆的通过性和驱动能力,提高车辆的平顺性.  相似文献   
10.
平顺性对于整车乘坐舒适性和行驶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是衡量现代汽车总体性能的一个重要的指标。而汽车平顺性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悬架结构参数的设计。基于机械系统动力学理论,建立了双轴汽车的1/2汽车四自由度振动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和频响函数分析方法,以车身质心加速度均方值和车身角加速度均方值的无量纲加权和为评价指标,建立了以悬架动挠度和轮胎动载荷为约束条件的悬架参数优化模型。在最后的案例分析中,采用遗传算法对本文模型进行求解,通过优化前后的对比分析验证了本文模型和分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