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18篇
农学   332篇
基础科学   3篇
  27篇
综合类   732篇
农作物   395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2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115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小麦T型恢复系R16的选育及其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不同恢复源的T型复系原选124、普里美比、斯卑尔脱小麦等的复合杂交,育成了恢复力高达96.7%的恢复系76107。在此基础上,再与小麦品系983/高加索杂交,对其农艺性进行改造,育成了R16。经1988-1993年年在不同不育系背景下鉴定,R16的力都在93%以上。由R16配制的杂种小麦已开始用于生产示范。  相似文献   
2.
籼型杂交水稻恢复系的选育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把水稻要种优势应用于生产的国家,杂交水稻已为我国粮食生产作出了巨大贡献。杂交稻的发展主要靠两个方面:一是靠新不育系;二是靠新恢复系。作者根据亲身实践,综述新恢复系选育的途径,方法及成功经验,并提出今后的设想。  相似文献   
3.
“申优四号”是上海市农科院作物所以不育系“申4A”和恢复系“湘晴4144”配组育成的杂交粳稻新组合,2004年4月通过上海市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列为上海市重点推广的优质杂交粳稻,该组合具有熟期早、产量高、品质优、综合性状好的特点。我们于2001年开始摸索和研究该组合的制种技术,连续几年制种亩产都在150kg以上,现对几年来该组合的高产制种技术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福建稻麦科技》2006,24(2):F0003-F0003
特优航1号是福建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龙特甫A与恢复系航1号配组而成的三系中晚籼杂交水稻新组合。2003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2004年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2005年通过国家审定。其恢复系航1号是1996年用明恢86干种子通过卫星搭载后,经福州,三亚、上杭、南靖等不同生态地点的种植,穿梭选择,定向培育,选育而成的恢复系。  相似文献   
5.
品牌快讯     
《农家顾问》2006,(12):25-26
1、鄂粳朵3号是用粳型光敏核不育系N5088S与粳型恢复系闵恢128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晚粳新组合.具有高产稳产、稻米品质较优且口感较好等特点。2004年通过湖北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6.
桂168及其系列组合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168是从桂98辐射变异中选育而成的恢复系,生育期较短,恢复力强,配合力高,可恢复性广,较耐寒,花粉量大,制种产量高。它既能配制感光型组合,又能配制感温型组合;既能配制三系系列组合,又能配制两系杂交稻组合。与优质不育系配制的组合,适应性广,较耐寒,米质优,主要指标达部颁优质米一级。  相似文献   
7.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6,28(5):650-650
1.由农学院贺浩华教授等选育的水稻恢复系R120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品种权号CNA20030435.6。2.由工学院马文烈副教授等申请的“竹纤维加工工艺”2006年7月获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0410060809.X。  相似文献   
8.
9.
T 型杂种小麦的研究在经历了近30年的研究历程之后,取得了重大进展,所谓杂种恢复度与恢复系恢复力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国内外均有 T 型杂种小麦进入较大面积的生产。选配强优势组合以及探讨强优势组合选配规律则成为目前 T 型杂种小麦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