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1篇
农学   30篇
基础科学   10篇
  2篇
综合类   161篇
农作物   49篇
畜牧兽医   11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2000年棉花市场行情较好,棉农植棉积极性提高,预计今年我省棉花种植面积将呈扩大趋势。根据对近几年我国棉花产销形势的分析,总体上看棉花的产销是平衡的,棉价既没有继续上涨的空间,也不会有太大的跌幅。  相似文献   
2.
国农 《当代农业》2011,(22):18-18
进入10月下旬,价格持续走低。部分产区的籽棉收购价已普遍降至8元,公斤以下。价格的持续走低,让许多棉农的“失望”溢于言表。山东临清市金郝庄乡一棉农金明海表示,去年本来想多种些粮食,但棉价还不错,就多种了棉花,没想到今年又跌成这样,基本又白干了。  相似文献   
3.
为了加快棉花新品种宣传和推广,引导广大棉农购好种、植好棉。2008年德安县承担了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和江西省农业厅共同组织开展的国家棉花新品种展示项目。现将德安展区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农村经济与科技》2003,14(5):45-46
<正> 国家放开棉花市场后,全国的棉花生产一直极不稳定,出现了种植面积一年多一年少,棉花价格一年低一年高的情况。专家指出,棉花生产“周年波动”的现象不仅影响了棉农的收入,而且给纺织业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必须采取措施扭转棉花生产频繁波动的局面。 1998年年底,国务院作出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从1999年9月1日新的棉花年度起,棉花的  相似文献   
5.
新疆南疆棉农生产行为对土地退化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10年新疆南疆农户调查资料为基础,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南疆土地退化的棉农生产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棉农的文化程度、现有的棉花种植规模、作物种植模式、化肥的施用、地膜的残留、农业科技的培训与推广等因素对南疆棉田土地退化有显著影响.对此提出加大对棉农的教育与培训力度、优化棉花种植规模与模式、合理进行农资投入等措施以有效防治南疆土地退化.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尉犁县大力推广棉花高标准节水灌溉技术,解决了部分棉农的用水困难。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大多数基本农户和一些小户无法使用该项技术,在这种情况下,塔里木乡南海子村村民于2009年在自家园子地用压井做水源,潜水泵改装成简易滴灌设备进行灌溉,棉花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科学种养》2011,(6):60-61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农业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2011年度棉花临时收储预案,决定从2011年度开始实行棉花临时收储制度。临时收储制度的建立和预案的及时发布,将有利于保护棉农种棉积极性,稳定今年棉花生产。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棉花早衰在盐山县发生逐年加重,已成了让棉农非常头疼的问题。其症状主要表现在棉花结铃盛期过后,叶片脉间失绿黄化,黄化叶片从中下部开始发黄,逐渐干枯脱落。棉花早衰现象出现得越早,减产越重。轻则减产10%~20%,重则减产30%以上,同时严重影响棉花品质。  相似文献   
9.
今年9月9日,棉花临时收储工作启动后,国内的棉花价格一直处于小幅上涨态势。不过,看似向好的棉花市场也隐藏着问题———进入12月以来,国内棉花市场价格开始连续下滑,价格已跌破2万元/吨,相当于不到8元/公斤。每年从年底到第二年春节前后,都是棉农销售棉花的旺季,但面对政策与市场新变化,究竟如何卖个好棉价,来年种好棉呢?棉花质量降低农户卖棉不易数据显示:在12月份的第1周,国  相似文献   
10.
施中英 《种子世界》2014,(8):I0004-I0005
<正>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抗虫棉的国家。截至2012年,国产抗虫棉种植面积已占全国抗虫棉种植总面积的95%以上。20世纪90年代棉铃虫大暴发,导致整个国家出现"棉荒",纺织业几乎崩溃。国家的忧虑、棉农的渴望、国外种业的步步紧逼,激起了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郭三堆的民族感情——"中国的事情中国人自己解决",他一头扎进了抗虫棉研究。经过数个寒冬酷暑的探索,"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抗虫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