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3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5篇
林业   63篇
农学   44篇
基础科学   50篇
  54篇
综合类   535篇
农作物   31篇
水产渔业   79篇
畜牧兽医   56篇
园艺   65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苏中沿海地区越冬大棚青椒种植面积大,经济效益较好。近几年冬春季大风大雪、低温寒潮和连阴雨等灾害天气时有发生,给大棚青椒生产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常造成大棚青椒的减产减收,甚至绝收。及时采取应对预防措施是促进大棚青椒增产增效的有力保障。本文根据生产实践总结了应对不同灾害天气采取的防灾措施。  相似文献   
2.
<正>2009夏季达沃斯论坛9月10日在中国东北沿海城市大连开幕。中国总理温家宝在开幕式上致辞时表示,由于当前国内经济企稳回升的态势还不稳定、不平衡,因此中国不会在不适当的条件下改变宏观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3.
水稻白叶枯病重在早防早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江苏省植保站信息,今年淮北和沿淮地区易感白叶枯病等细菌性病害的水稻品种如徐稻3号、徐稻4号、盐稻8号以及一些杂交籼稻品种种植面积大,受前期涝灾影响,7月上旬不少地区均查见白叶枯病发病中心。白叶枯病在沿海、沿淮及淮北局部地区将中等至偏重流行,8月上中旬进入流行盛期。另据气象部门预测,8月份江准地区降雨正常偏多,热带风暴和台风个数较常年略多,气候条件有利于水稻白叶枯病发生。  相似文献   
4.
沿淮地区小麦优化栽培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小麦产量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传统的田间栽培试验耗资大、周期长,且很难摸清各栽培因子间的综合交互关系,重演性较低。为此,我们引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采用二次回归旋转设计,研究了播期、密度、氮肥几个主要栽培因子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综合效应,筛选出高产、优质最佳农艺组合方案,为沿淮地区小麦规范化栽培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6.
沿淮行蓄洪区地处暖温带南缘,是淮北平原降水量最多和热量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也是淮北平原冬季最暖的地区。但该区洪涝灾害频繁,加之地势条件影响,农业生态环境复杂。深刻认识该区农业气候资源特征,从如何适应气候资源特征的角度,制定农业决策和改进栽培技术,是趋利避害和发展农业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8.
我市对虾养殖始于80年代中期,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重视下,沿海渔(农)民群众积极开发沿海滩涂,建造养虾池塘,发展对虾养殖。十多年来,对虾养殖几起几落,终于走上了稳定发展的新时期。目前,养殖对虾已成为群众参与热情最高、劲头最足、投入最多、效益最好及风险最大的海水养殖业,是沿海“强镇村、富百姓的重要途径之一,对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生态农业的普及发展,广西北部湾沿海地区充分利用当地冬季温、光、水资源优势,应用“猪-沼-菜-稻-稻”模式,大面积发展冬种大肉包心芥菜。通过规范化的栽培管理,一般每667m2大肉包心芥菜产量2500-3500kg,经腌制加工成酸菜后,畅销广东、海南、福建等地,产值3000-4200  相似文献   
10.
简述我国食用菌产品质量和食用安全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食用菌农产品生产和消费现状 通过我国食用菌科技人员多年来的努力和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我国食用菌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在种植业中仅次于粮、棉、油、果、菜,位列第六,总产值达400多亿元。食用菌生产迅速增长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生产大国,香菇、草菇、平菇、银耳、木耳、猴头茵、茯苓、灵芝等产量均占居首位。我国虽是食用菌生产大国,但目前我国年人均消费量与世界一些国家的差距较大。据刘守纲介绍我国年人均消费不足0.5kg,沿海地区可达1.0k以上,香港地区年均最高达4.8k,而美国年人均为1.5kg,日本年人均为3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