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科学   64篇
  3篇
综合类   1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广 《农村机械化》2011,(9):170-171
EcoBoost GTDi直喷涡轮增压发动机和PowerShift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强强联手,使蒙迪欧-致胜迎来了生命周期内最重要的一次改款——2011新福特蒙迪欧-致胜,这恐怕也是我们所能看到的最完美的“007坐驾”。  相似文献   
2.
车用汽油机缸内直喷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汽油机的混合气形成与调节、燃油喷射、燃烧系统3方面对车用汽油机缸内直接喷射技术的发展及新技术进行了概述。车用汽油机缸内直接喷射技术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将得到更大发展并取代目前的进气道直接喷射方式。通过对排放、积炭、催化器及燃油喷射系统等问题的分析和探讨,提出了缸内直接喷射式汽油机进一步发展的方向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外开式汽油喷油器喷雾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定容弹内,采用纹影和激光Mie散射技术研究了外开式压电晶体汽油喷油器使用汽油、正丁醇和乙醇时的喷雾特性。结果表明,外开式喷油器喷油形成的空心圆锥状喷雾结构由线状油束组成。喷油背压对喷雾的宏观形态影响较大。随着喷油背压的升高,喷雾中油线间隙减小并最终消失,同时喷雾贯穿度与面积均大幅减小,但喷雾锥角基本不随背压、燃料种类和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此外,随着背压的升高,喷雾横向贯穿度的减小程度大于轴向贯穿度,但是横向贯穿度始终大于轴向贯穿度。粘度较大的乙醇和正丁醇的轴向贯穿度大于汽油。横向贯穿度与喷油产生的涡流有关。涡流尺度越大,则横向贯穿度也越大。  相似文献   
4.
柳青  续彦芳 《河北农机》2014,(10):42-44
利用AVL-FIRE CFD软件,通过对某缸内直喷汽油机(GDI)的油气混合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了喷射角度对该GDI发动机混合气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发动机转速为4500r/min,喷射角度为30°和60°时,气缸内都有混合气过浓或过稀的情况;喷射角度为45°时,气缸内混合气比较均匀,符合均质混合气的要求,所以,喷射角度为45°是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小四轮发动机由涡流式改进为直喷式,不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经济效益也明显增加。但由于直喷式发动机自身结构特点,对防尘要求很严格,如不注意加强防尘,就会导致一些不该发生的故障,造成经济损失并延误农时。[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针对增压直喷柴油机,开展了应用废气再循环(EGR)技术降低氮氧化物(NOx)排放的研究。研究了 不同FGR率对发动机13工况下性能和排放的影响规律,并优选了发动机13工况下EGR率。利用设计的EGR 电控系统,实现了发动机13工况的EGR率的自动控制,并通过试验对EGR系统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7.
单缸风冷柴油机是一种使用普遍的小型农用动力,技术成熟,创新难度大.BH175F3型柴油机的开发以BH系列风冷柴油机技术和制造工艺继承性为设计基础,燃烧室型式采用直接喷射式燃烧室、润滑方式采用机油泵压力润滑和传统的飞溅润滑形式相结合的双保险结构,实现节能降耗、提高整机可靠性,主要性能指标达到或超过国家及行业新一代单缸机的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8.
LPG转子发动机缸内燃烧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转子发动机的计算模型,结合自编程序在CFD软件上对转子发动机的燃烧过程进行了二维动态数值模拟,并利用实验结果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计算得出缸内直喷LPG转子发动机燃烧演变过程,分析了喷嘴在3个不同位置时发动机的燃烧特性,由此确定了喷嘴安装的最佳位置,并进一步研究了该情况下喷油时刻和喷油持续期对转子发动机燃烧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转速一定,给定喷射方向、喷射持续期和喷雾锥角时,发动机存在一个最佳喷射提前角,能使燃烧室内混合气分布合理,气缸压力峰值高,最大放热率和最大压力升高率高,燃烧持续时间短,发动机热效率高。当喷嘴位于长轴顶点时,燃烧稳定性和持续性都比其他两个位置更好,最佳喷射提前角对应的燃烧压力峰值最高;若在此最佳喷射提前角下,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改变其喷射持续期,会使最高燃烧压力和最大放热率出现一定的降低,但影响不大,其燃烧特性仍然比较理想,气缸压力峰值能达到6 MPa以上。  相似文献   
9.
高压涡旋喷油器喷雾撞壁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直喷式汽油机高压涡旋喷油器喷雾撞壁机理,测量了撞壁喷雾的高度、喷雾半径及喷雾远端速度,分析了不同喷射压力、环境背压、喷嘴到壁面的距离、壁面倾角等因素对撞壁喷雾的影响.随着喷射压力、喷嘴到壁面的距离及壁面倾角的增加,喷雾的贯穿距离增大;环境背压的增大导致喷雾的贯穿距离减小.较高的喷射压力和较低的环境背压增大了撞壁燃油与壁面的接触面积,在壁面上形成的薄膜加速了燃油的蒸发.由经验公式计算得到的撞壁喷雾贯穿距离与试验测量值在一定范围内具有一致性,为燃烧室的设计、进气道形式的选取、喷油器和火花塞的布局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甲醇缸内直喷发动机均质燃烧特性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一台四缸柴油机改造的火花点火甲醇缸内直喷发动机上,高负荷时,在进气冲程将燃油喷入缸内,形成近化学计量比的混合气来实现均质燃烧.通过对典型工况的气缸压力的测量和分析,探讨了不同参数对甲醇发动机燃烧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甲醇缸内直喷发动机最大功率和最大扭矩比原机分别提高5.88%和20.90%,发动机最高热效率可达35.3%,远高于普通汽油机水平.甲醇缸内直喷发动机的滞燃期和急燃期随负荷的增加而变小.全负荷时,甲醇发动机的燃烧放热始点随转速的增大而推迟,滞燃期和急燃期随转速的增大而增加.发动机循环变动随工况的变化规律与滞燃期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