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林业   35篇
基础科学   10篇
综合类   7篇
畜牧兽医   4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2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磴口县境内有乌兰布和沙漠面积400多万亩。解放前,这里“沙害”横行,人民群众流离失所;新中国成立后,磴口县几代人坚持不懈治“沙害”,使乌兰布和60多万亩荒漠披上绿装,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林业》1999,(10):29-29
磴口县位于巴彦淖尔盟西南部,地处乌兰布和沙漠与河套平原的结合部,属黄河中上游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和“三北”防护林建设的重要地段。去年我县被列为全国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县之一。在具体做法上,我们主要抓了组织、项目责任、施工、财务四个方面的管理工作。1.组织管理。在县委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组建了磴口县生态环境建设领导小组,下设生态办公室,抽调8名人员专抓工程的协调组织、施工设计、技术指导和工程监理工作,并建章立制,制定了《领导小组职责》、《办公室人员工作职责》等,计委和农林牧水各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  相似文献   
3.
在总结50年治沙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磴口县县委、政府“换一种思维看沙漠”,认为沙漠不仅不是害,更是资源、资本,是磴口未来发展的希望所在,“沙漠资源观”的确立,让磴口实现了变害为宝,在沙漠里找到了财富。  相似文献   
4.
2008年1月6日下午1点30分,磴口县林业局局长、森林公安分局政委孟彪带领副政委马学献、干警孟宁等一行五人,从乌拉特前旗大余太镇返回途中,发现一辆大翻斗车正被烈火包围着。火情就是命令,大家立即停车,投入到扑火救车战斗中。经20多分钟的全力扑救,火势控制住,车主的损失降到了最低。  相似文献   
5.
磴口县东临黄河,三面被砂漠包围,直接受砂漠气候的影响,气候变化异常,每年风期达7个月之久,风力常达6至7级,有时也达8级.年雨量  相似文献   
6.
正内蒙古最大的无公害现代化养猪场在磴口县乌兰布和沙漠建成。该猪场设计年出栏无公害商品猪20万头,总投资2.4亿元,占地面积4000亩,其中,猪场建筑面积300亩,无公害饲料种植面积3700亩。猪场采用现代化技术管理,利用互联网设备,饲养人员坐在视频监控器前,就可以观察到每头猪的生长情况。该猪场由巴彦淖尔市荣威种猪养殖公司投资建设,聘请北京专家学者为猪场选址。专家学者认为,乌兰  相似文献   
7.
磴口县东依黄河,北靠阴山,西邻乌兰布和沙漠,总土地面积625万亩,下辖3镇、1苏木、1办事处,生态区位十分重要,黄河过境52公里,著名的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就坐落在磴口县。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林业》2014,(4):47-47
2014年,内蒙古磴口县将围绕“五线十点”开展造林绿化工作,依托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坚持城乡统筹,整体推进,土攻重点区域绿化,重推绿色通道建设,大力发展以肉从蓉和葡萄为主的沙产业,形成“村庄景观化、城镇园林化、  相似文献   
9.
磴口县生态网络多情景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杂生态网络是近年来区域生态环境可持续研究的热点。以2016年磴口县的遥感影像数据、DEM数据等为研究素材,提出生态库伦力的概念并基于力导向算法构建生态网络多情景模拟模型,结合最小累积阻力面模型设置多个情景模式对磴口县现状生态网络的演化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1.0,0)模式到(0,1.0)模式的转换,生态源地斑块栅格逐渐消失,骨架廊道逐渐出现断裂;在(0,1.0)模式下生态网络遭到极大破坏,现状条件下若进行大规模土地经济开发会对生态网络造成极大的破坏;但在(0.9,0.1)模式下,虽沙漠边缘处出现破坏,但是在样圆内部生态网络却出现扩张,在现有自然资源的约束下,磴口县仍有发展经济的空间,但空间不大。本研究所提出的多情景模拟模型适用于生态网络的演化分析。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磴口县10种园林绿化树种滞尘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对大气中的粉尘有滞留、吸附和过滤作用,因此,滞尘能力被看作是园林绿化树种选择的一个重要指标。采用水洗过滤法对磴口县10种绿化树种的单位叶面积滞尘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树种的单位叶面积滞尘量存在显著差异,这主要是与植物叶片特性、树冠结构、枝叶密度、叶面倾角等差异有关。灌木树种单位叶面积滞尘量从大到小为玫瑰(2.7470±0.2033g/m2)>榆叶梅(2.2817±0.0387g/m2)>黄刺玫(1.5975±0.1144g/m2)>华北珍珠梅(1.2269±0.0262g/m2)>桃叶卫矛(1.0965±0.2103g/m2);乔木树种单位叶面积滞尘量从大到小为洋白蜡(1.4977±0.1780g/m2)>胡杨(0.8622±0.2216g/m2)>国槐(0.5207±0.0928g/m2)>香花槐(0.3775±0.0780g/m2)>垂柳(0.1330±0.1360g/m2)。灌木树种的单位叶面积滞尘量整体上大于乔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