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7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39篇
林业   32篇
农学   123篇
基础科学   28篇
  274篇
综合类   946篇
农作物   110篇
水产渔业   18篇
畜牧兽医   116篇
园艺   103篇
植物保护   30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91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20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9篇
  1955年   1篇
  1952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春莲 《乡村科技》2020,(5):102-103
众所周知,植物的生长离不开土壤中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的供应。在农业生产中,水肥管理直接关系着农作物的最终产量,其中肥料对增产增收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在水稻种植过程中,提高施肥水平,可以显著提升水稻产量。本文主要就水稻产业提升行动中土肥技术进行分析,指出有机肥、绿肥施用以及增施微肥对提高水稻产量的关键性作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旱地绿肥品比及播量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旱地节水农业应用与研究”项目的实施要求,为了尽快培肥地力,增强土壤自身抗旱能力,结合遵义市旱地绿肥种植品种单一、播量不足等因素,充分利用现有绿肥资源,快速培肥地力,从不同绿肥品种比较和适宜播量进行研究,有利于大力推进全市绿肥种植,使现有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达到用养结合的目的。于2000-2001年进行了旱地绿肥播量试验。  相似文献   
3.
4.
杉木林地套种绿肥筛选初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收集了三十种绿肥,在杉木当年造林地上进行套种试验,根据其生长状况、生物量、覆盖度及对杉木生长的影响,把供试绿肥分成三类,初步筛选出羽扁豆、决明豆、日木草为适宜杉木林地种植的林用绿肥。同时对今后林用绿肥的选择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细满江红绿肥育秧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7.
南方水土流失区幼龄果园覆盖--秋大豆春种效益研究初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土流失区幼龄果园,园面套种秋人豆作绿肥压埋改土试验,幼龄果尉的地表覆盖率提高,十壤侵蚀减小,地表温度稳定,经三年的改造,土壤肥力增加,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8.
9.
<正>1 客土 具不良性状的土壤,不但土壤养分含量低、养分不平 衡,而且土壤水、气、热状况也不协调,土壤生物状况差。 要给果树特别是幼树提供一个良好的土壤条件,可选用轻 质、肥沃的耕层土壤,再掺入土重1/3-1/2的腐熟鸡粪、猪 粪或牛粪,充分混匀,配成营养土做回填土。为了使良好的 土壤空间尽可能大些,可增大树坑,以1-1.5米见方为宣。 对于盐渍土,客土还有隔盐和缓冲盐碱为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项研究明确了绿肥与化肥配合使用,对平衡树势、促进磷、钾元素吸收、增加产量和改善果实品质具有优势互补的良好效应。为制定果树优质高产的施肥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