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3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74篇
林业   35篇
农学   23篇
基础科学   144篇
  343篇
综合类   182篇
农作物   9篇
畜牧兽医   64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8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大型称重式蒸散仪监测资料通过分析研究得出充分供水条件下冬小麦全生育期最大耗水量665mm;采用动力场订正模型,对气象站观测到的降水资料进行了订正,实际降雨量较观测值提高18%;根据FAO P-M公式计算冬小麦不同生育期(播种~分蘖、分蘖~越冬、越冬~返青、返青~拔节、拔节~抽穗、抽穗~乳熟、乳熟~收获、全生育期)平均作物系数KC分别为1.20,1.25,1.34,0.69,1.07,1.60,1.65,1.14。  相似文献   
2.
3.
用Micro-Lysimeters 和大型蒸渗仪测定夏玉米蒸散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利用大型称重式蒸渗仪和自制的Micro-Lysimeters对夏玉米生育期的蒸散量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夏玉米整个生育期的棵间蒸发占总蒸散量的36.01%,其中大部分集中在生育前期;不同深度层次的土壤水分和棵间蒸发与蒸散量的比例(E/ETwt)随着深度的增加相关性越来越弱,10cm土壤含水量与E/ETwt的相关系数R^2=81.23%,30cm土壤含水量与E/ETwt的相关系数R^2=46.47%,50cm土壤含水量与E/ETwt的相关系数R^2=34.09%;叶面积指数与E/ETwt也有密切的关系,相关系数R^2=87.47%。  相似文献   
4.
新疆冬小麦农田蒸散估算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田间试验资料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了影响冬小麦农田蒸散的气象、生物学特性和土壤水分等因素,选用蒸发力、冬小麦的叶面积指数和相对有效土壤湿度建立了新疆冬小麦农田蒸散估算模型,并且检验了该模型的计算效果。  相似文献   
5.
以菜心为试材,利用称重式蒸渗仪,以直径20cm的蒸发皿水面蒸发量(Ep)为基础标准,研究了在不同灌溉处理条件下(0.6E_p、0.7E_p、0.8E_p、0.9E_p)温室菜心生育期的蒸散量、蒸散速率、产量、生物量及水分利用效率,以探明温室菜心的耗水规律,明确温室菜心合理的灌溉量。结果表明:温室菜心生育期内蒸散量波动范围为0.73~3.52mm·d-1,前期及中后期的平均蒸散速率分别为1.43mm·d~(-1)和2.04mm·d~(-1),呈前期变化平稳,中后期变化剧烈的趋势;随着灌溉量的增加,菜心的蒸散量随之增加,温室菜心全生育期蒸散量为65.98~78.92mm。其中0.7E_p处理下温室菜心产量、生物量、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生物量水分利用效率均为最高。与0.6E_p、0.E_p处理和0.9E_p处理相比,0.7Ep处理的产量分别提高了25.16%(P0.05)、5.63%和13.76%(P0.05),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了17.42%(P0.05)、8.48%和27.66%(P0.05),生物量分别提高了21.96%(P0.05)、7.41%和17.68%(P0.05),生物量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了11.21%、10.32%和32.10%(P0.05),0.7E_p灌溉量为供试条件下温室菜心的最优灌溉量。  相似文献   
6.
梁琪 《福建林业科技》2017,44(3):106-111
以G1京哈高速京秦段k250+800-k259中北戴河互通区和路侧边坡的油松、红叶李、高杆金叶榆、连翘、迎春5种植物为研究对象,利用当地气象数据,运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参照作物蒸散量;分别测定土壤剖面含水量、田间持水量和径流量,运用公式计算植物系数,探讨植物的需水量。结果表明:(1)整个生长期,参照作物蒸散量由低到高,再到低,呈单峰型变化,6月达到峰值,为187.9 mm,而10月达到最低值,仅为55.6 mm。(2)5种植物平均植物系数大小排序为红叶李>连翘>高杆金叶榆>迎春>油松,植物需水能力反之。红叶李、连翘、迎春和油松在路侧边坡的植物系数均低于互通区,说明这4种植物对外界土壤含水量有较高的敏感度;高杆金叶榆在2个区域的植物系数无差别,说明敏感度低,对外界土壤含水量的变化适应能力也更强。  相似文献   
7.
以5种混播草坪为试材,通过水量平衡法研究了5种混播草坪的蒸散量,比较了蒸腾耗水规律及节水潜力,并计算了5种混播草坪的坪草系数。结果表明:充分灌水条件下的蒸散量为混播Ⅴ(456.20mm)混播Ⅲ(412.04mm)混播Ⅰ(397.38mm)混播Ⅱ(378.95mm)混播Ⅳ(363.17mm),限制灌水时的蒸散量为混播Ⅳ(347.87mm)混播Ⅴ(329.99mm)混播Ⅱ(316.23mm)混播Ⅰ(310.97mm)混播Ⅲ(279.26mm);5种混播草坪节水潜力从大到小依次为混播III(132.78mm)混播V(126.21mm)混播I(86.41mm)混播II(62.72mm)混播IV(15.30mm);5种混播草坪的坪草系数介于0.93~1.52之间。  相似文献   
8.
2004—2005年在长沙(28°13′N)采用低肥(N 135kg/hm2、P 29.7kg/hm2、K 112.1kg/hm2)、中肥(N 180kg/hm2、P 39.6kg/hm2、K 149.4kg/hm2)、高肥(N 225kg/hm2、P 49.5kg/hm2、K 186.8kg/hm2)3种施肥水平,对超级杂交稻两优293和准两优527的产量及生长生理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不同施肥量处理间超级稻产量及有效穗、每穗粒数、结实率等产量构成差异不显著,2年平均产量以中肥处理最高,其中准两优527为9.03t/hm2,两优293为7.28t/hm2;不同年际间超级稻产量及有效穗、每穗粒数、结实率等产量构成差异显著;超级杂交稻准两优527和两优293的适宜氮肥用量为150~180kg/hm2。与准两优527比较,两优293茎秆粗壮,根系发达、根系活力强、分蘖力强、但分蘖成穗率不高,而准两优527前中期生长平稳,分蘖成穗率高,抽穗后光合产物积累多和运转率高,有利于高产形成,但不抗倒伏,生产上应适量减少氮肥施用量。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γ透射法应用于大型高精度称重式土壤蒸渗仪上的研究情况,并说明了如何利用计算机对其土壤剖面上30个测点的数据采集系统实行自动实时测定处理及控制。它为田间蒸散和降水入渗试验研究提供了一种先进的测量方法和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0.
日光温室晚春茬生菜渗灌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书函  许翠平等 《灌溉排水》2002,21(4):28-31,34
采用埋深10cm的微孔渗灌管对日光温室晚春茬生菜进行了渗灌试验,并与沟灌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晚春茬生菜采用渗灌有明显的节水增产效果,与沟灌相比可节水19.0%、增产15.4%。通过与栽培措施相结合采用渗灌成功地进行了生菜的定植。渗灌管浅埋灌水可以使表层土壤较快地湿润,并达到蔬菜生长所要求的水分,同时显著减少灌溉水的深层渗漏,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温室生菜的田间蒸散量与温室内的蒸发力有直接关系,生育期内的日平均田间蒸散量为2.08mm/d,比沟灌温室内的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