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20篇
  1篇
综合类   24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林联兴 《花木盆景》2005,(12):18-19
榕树为桑科榕属大乔木,是福建省省树,也是海峡两岸盆景大家庭中最受欢迎的树种之一。千姿百态、缩龙成寸的榕树盆景,不但走进海峡两岸寻常百姓家,而且走向东南亚各国,成批量远销世界各地,受到各地朋友的“喜养乐赏999前景十分广阔。然而,盆景作为艺术品的独特属性,与其走向市场实行产业化生产要求每每会发生冲突和矛盾,有人担心,产业化生产带来的规格化要求,使产品千人一面,最后会磨灭了盆景艺术本身的天性,因而持着观望怀疑的态度。这种观念,制约了盆景产业化生产的发展,导致了不少误区存在。本试以福建地区的榕树盆景生产、制作、销售实践,提出关于榕树盆景产业化生产可行性的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2.
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中主要是育秧技术,能否育出符合机械栽插的规格化、标准化秧苗是关键。对于中籼杂交稻机插秧,秧苗素质的提高,能有效地降  相似文献   
3.
一、规格化育秧技术规格化育秧是机械化插秧的关键,常用的方式有双膜育秧、软(硬)盘育秧两种。规格化育秧的显著特点是播种均匀,密度高,培育的状秧苗成毯状,节省秧田,秧龄短。以下主要介绍手工播种方式的软(硬)盘育秧技术。  相似文献   
4.
水稻插秧要求质量高、时间紧、劳动强度大,用机械插秧可解决上述问题。水稻插秧有机动、手动插秧机和人工插秧3种方式。随着农民种植水稻积极性的高涨、农机具补贴政策的实施以及农民对农机化认识的提高,推动了水稻全程机械化的发展,繁重的手工插秧逐步被机械插秧所取代。  相似文献   
5.
一、规格化育秧技术 规格化育秧是机械化插秧的关键,常用的方式有双膜育秧、软(硬)盘育秧两种。规格化育秧的显著特点是播种均匀,密度高,培育的状秧苗成毯状,节省秧田,秧龄短。以下主要介绍手工播种方式的软(硬)盘育秧技术。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世界猪遗传改良速度十分迅速,养猪业发达国家集约化、工厂化养殖程度较高,生产程序化、流水作业化、产品规格化;猪饲料、环境标准化;设备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所以生产水平高,劳动生产率高.  相似文献   
7.
<正>机插水稻育秧是机插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体系中的关键环节,与方式相比机插水稻育秧的特点是播种密度大,标准化要求高。生产中常用的机插育秧方式有钙塑软盘育秧,硬盘育秧,规格化塑料软盘育秧和工厂化育秧技术。而规格化塑料硬盘(秧盘内口径长580mm,宽280mm,高30mm)和塑料软盘(秧盘长580mm,宽280mm,高30mm)育秧技术,可为机插秧提供规格化、标准化的秧苗,而且操作简单,管理  相似文献   
8.
介绍水稻规格化软盘育苗技术的优越性,并结合辽中地区的实际情况,总结出水稻规格化软盘育苗的关键技术及各工序的操作要点,为水稻机育机插秧的推广和应用提供技术支持,促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日本的蔬菜水果流通及其赢利率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产品与工业产品相比,一个较大的特征是,对农产品较为难以进行规格化。因此需要为农产品的买方与卖方提供一个场所以便于根据产品的实际大小、质量进行定价和交易。基于这一基本特点.日本农产品批发市场建立和发展起来。到目前为止,日本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完备性得到全世界的公认。但是,近年来,随着国际和日本国内环境的变化.日本农产品流通系统所存在的问题也日益显现出来。日本蔬菜和水果的80%左右是通过批发市场进入流通领域的。  相似文献   
10.
广东农业产业化的几个科技问题探讨   总被引:6,自引:7,他引:6  
就广东农业产业化经营中有可能被忽视的几个重要科技问题,如农业结构调整中的关键科技问题、农产品规格化标准化技术体系建立问题、农业产业化经营配套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问题等作深入的探讨。明确提出种植结构调整要充分发挥广东有利的气候资源优势,用现代的食品概念取代传统的粮食概念,打破传统种植制度和种植方式的格局,将高效作物优先安排在高效生产时段种植;认为农业结构调整要以商品性生产和提高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重点配套农产品商品性生产技术,提出一个改革水稻种植制度的农作物优质高效优化种植制度"123种植模式";提出把稻田种植结构调整与冬春高效作物开发种植作为突破口,真正凸显广东自然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同时提出要加速研究建立广东大宗特色农产品规格化和标准化技术体系。指出农业产业化是以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作为支撑,一定要按照国际化和商品化要求,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主要目的,不断引进吸收和综合组装配套形成一系列有利于农产品规格化标准化生产的农艺技术体系和农业生产机械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