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42篇
  免费   272篇
  国内免费   434篇
林业   605篇
农学   189篇
基础科学   1694篇
  847篇
综合类   3180篇
农作物   133篇
水产渔业   169篇
畜牧兽医   1218篇
园艺   135篇
植物保护   178篇
  2024年   115篇
  2023年   300篇
  2022年   328篇
  2021年   325篇
  2020年   326篇
  2019年   326篇
  2018年   166篇
  2017年   269篇
  2016年   387篇
  2015年   326篇
  2014年   466篇
  2013年   546篇
  2012年   470篇
  2011年   507篇
  2010年   443篇
  2009年   434篇
  2008年   473篇
  2007年   410篇
  2006年   297篇
  2005年   275篇
  2004年   222篇
  2003年   178篇
  2002年   119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5年   13篇
  1974年   10篇
  1965年   14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针对水气两相瞬变现象,充分考虑了水体弹性、气体可压缩性、水-气交界面的动态运动以及多段气团间相互作用,采用三维CFD方法对起伏管道内含多段滞留气团的水气两相作用进行建模和模拟,选择Standard k-ε湍流模型进行模拟研究,将三维计算结果、现有一维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通过水气两相分布图展现动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与一维模型相比,三维CFD模型能够更为准确地模拟起伏管道内瞬变压力波动,并且能够清楚描述水气掺混、耦合的动态变化.水流冲击初始两段滞留气团压力波动曲线显示,多气团间的瞬变压力并非同步变化,可能呈现多气团峰值压力交替出现的情况,这与初始气团长度密切相关.水气交界面自由变化,阻断水体长度时刻发生变化,当水体运动到管道弯曲处时会产生新的阻断水体,将气团分成若干部分.  相似文献   
2.
齐斌文 《绿色科技》2021,(6):202-204,218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食用菌多糖抗运动疲劳的研究进展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食用菌多糖提取方法不同而食用菌多糖的提取率也不相同,超声波法+复合酶法及微波法提取食用菌多糖提取率较高,2种方法科学合理的结合提取食用菌多糖以及不同产地、品种和不同部位提取率是未来学者们需要研究的领域;目前,只是对极少部分食用菌多糖抗运动疲劳进行了研究,研究对象(动物)、模型、指标、评价单一而没有确定最佳剂量的时间而没确定的量。为此,提出了未来应加强和重视食用菌多糖抗疲劳运动多食用菌、多对象(尤其是人)、多模型、多指标、多评价、最佳剂量的研究以及量-效、构-效关系的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不同水钾耦合处理对科尔沁沙地生境下种植苜蓿(Medicago sativa)抗寒生理特性的影响,以‘骑士T’和‘公农1号’苜蓿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两因素裂区随机区组设计,水分处理为主区:灌水时间间隔分别为4 d,8 d和12 d(用W1,W2,W3表示);钾肥施用量水平为副区,具体施用量分别为50 kg·hm-2 K2O,100 kg·hm-2 K2O和150 kg·hm-2K2O(用K1,K2,K3表示),并设置不施钾肥为对照(CK),于越冬前期挖取苜蓿根颈材料测定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翌年测定越冬率。结果表明:在W3灌水时间间隔处理下,‘骑士T’和‘公农1号’品种苜蓿根颈的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越冬率以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明显高于W1和W2处理,其中以K2施用量处理下的数值与CK差异最显著(P<0.05),且此施肥量下的MDA含量也显著低于CK(P<0.05)。因此在科尔沁沙地生境下生产苜蓿,灌水时间间隔为12 d、钾肥施用量在100 kg·hm-2K2O有利于提高苜蓿抗寒性。  相似文献   
4.
茶多酚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抗疲劳功能。本文通过对茶多酚的来源及其化学成分、生活活性的分析,并结合相关研究者的研究结果,证明茶多酚在多方面可提升运动训练能力,具有较高的应用开发价值及广阔的市场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修剪机修剪形状单一,适应性差,修剪机械通用性能低的问题,通过理论分析、三维模型设计、性能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设计针对新型果园的宽幅联合仿形修剪机。主要对该整机的机架结构、切割装置、传动系统、液压系统进行了设计,并分别对机架结构和切割装置的机构进行运动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该修剪机切割高度范围为500~4 000 mm,向左最大移动幅度为1 530 mm,向右最大移动幅度为740 mm,左右最大摆角幅度为±25°,最大切割直径为60 mm,修剪漏割率为7.3%,修剪合格率为90.9%,切割断面质量和修剪形状符合农艺学的要求。该机适应性强,通用性能高,能满足多种修剪树形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土壤通报》2017,(5):1087-1092
比较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ICP-M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optical emission spectrometry,ICP-OES)两种方法的检测限、精密度和准确度,并对绿叶蔬菜(芹菜)中Cr、Cu、Zn、Cd和Pb的含量分别进行了测定。主要结果如下:1)ICP-MS具有更高的灵敏度,测定的5种元素的检测限在0~0.29μg kg-1;ICP-OES测定的检测限在0~0.059 mg kg-1。两种方法的精密度均较高,ICP-MS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在1.98%~4.87%、ICP-OES的RSD(%)在2.19%~4.79%。两种方法测定标准土壤的回收率在75%以上、测定芹菜Cr、Cu、Zn和Cd的加标回收率都在90%以上。然而,ICP-MS未检测出Pb,ICP-OES测定Pb的加标回收率为60%~80%。2)T检验分析的结果表明,ICP-MS测定芹菜Cr、Cu和Zn的值显著高于ICP-OES(P<0.05),但是Cd的值显著低于ICP-OES(P<0.05)。3)ICP-MS、ICP-OES都是以等离子体为发射源的光谱分析技术,但是由于两者在工作原理、测定条件等方面不尽相同而给测定结果带来偏差。研究可以为两种方法测定绿叶蔬菜的重金属提供一定技术指导、为食品安全的监督和管理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主干形核桃高产优质栽培的理论基础,选择8年生主干形新温185核桃为试材,设置不同梯度氮肥与甲哌■耦合模式,研究其对核桃品质和土壤氮素利用的影响。整个生育期内核桃结果枝节间增长长度在同等氮肥条件下呈"下降—上升"的变化趋势,在成熟期A2B3处理下核桃节间增长长度出现最低,为0.43 cm。在核桃的4个生育期内均出现随土层的深度增加而土壤含氮量降低的变化趋势,在油脂转化期20~40 cm土层土壤含氮量均低于同期对照,在16.31~34.03 mg/kg范围内变化。A2B3耦合处理下核桃果实三径、单果质量、总糖含量、蛋白质含量、总酚含量均高于对照,而单宁含量却最低,为1.19%。甲哌■的喷施浓度为800 mg/L、氮肥施入水平为3 271.73 kg/hm~2时,可显著提高核桃对土壤氮素的吸收和利用以及核桃产量。  相似文献   
8.
随着科学理论水平不断成熟,当前我们在进行茶叶功效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在茶叶中存在一种物质——茶多酚。有效利用这一物质,能够为有效对抗疲劳产生重要帮助。健身操运动是一种融入了体育、文化、艺术等多项内容的运动,合理开展健身操运动,能够起到减肥、健康体质的重要作用。而健身操运动属于中等运动强度的体育运动项目,因此我们在开展健身操运动时,必须注重对其相关因素及内涵进行有效认知。本文拟从健身操运动开展的背景及意义分析入手,结合茶多酚的具体功效和影响,从而分析茶多酚在健身操运动中生物学效应。  相似文献   
9.
10.
毛艳 《南方农业学报》2020,51(3):712-721
[目的]对西部地区现代农业与旅游业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进行测度,明晰各省份的耦合协调类型,为实现西部地区现代农业与旅游业的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2012—2016年西部地区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等1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现代农业与旅游业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变异系数法、线性加权法、耦合度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及统计分析方法,考察西部地区现代农业与旅游业的耦合协调关系.[结果]考察期内西部地区现代农业综合指数介于0.1421~0.3832,旅游业综合指数介于0.0036~0.3398,均表现为波动变化态势,二者间的相关系数为0.522,表明西部地区现代农业与旅游业间存在较强的关联性,但考察期内的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和旅游业发展水平均不高.四川和云南属于现代农业滞后型,内蒙古、广西、重庆、贵州、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等9个省份均为旅游业滞后型.西部地区所有省份的现代农业与旅游业综合协调指数均小于0.3500,现代农业与旅游业的耦合协调度明显低于二者的耦合度,整体上呈现波动式上升趋势.从现代农业与旅游业的耦合阶段来看,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和新疆等9个省份均属于颉颃耦合阶段;宁夏位于低水平耦合阶段;青海在2013和2015年属于低水平耦合阶段,其余年份均为颉颃耦合阶段.西部地区现代农业与旅游业的耦合协调度均值介于0.1193~0.3882,包含轻度失调、中度失调和严重失调3个等级.其中,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云南和陕西等6个省份均属于轻度失调,贵州、甘肃和新疆均属于中度失调,青海和宁夏均为严重失调.[建议]西部地区应充分发挥旅游业引领带动作用,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不断强化政策保障体系建设,以此促进现代农业与旅游业耦合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