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83篇
  免费   114篇
  国内免费   182篇
林业   410篇
农学   93篇
基础科学   771篇
  174篇
综合类   1167篇
农作物   58篇
水产渔业   342篇
畜牧兽医   370篇
园艺   158篇
植物保护   36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93篇
  2019年   114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127篇
  2015年   131篇
  2014年   211篇
  2013年   189篇
  2012年   228篇
  2011年   229篇
  2010年   249篇
  2009年   188篇
  2008年   220篇
  2007年   203篇
  2006年   159篇
  2005年   119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5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是世界上第二大的天然纺织纤维来源和重要的食用油来源。棉花对生物和非生物胁迫高度敏感,尤其是高温胁迫极易影响花粉的活力和花药的开裂。为了解析棉花在高温胁迫下基因转录水平的相应变化机制,开展了热敏和耐热2个棉花品种的全长转录组响应高温胁迫处理变化的研究。通过转录本的可变剪切分析发现,2个棉花品种在高温胁迫下可变剪切的总数显著增加。热敏品种Che61-72中发现了2 900个差异表达基因,并且差异基因在加热前样本(R0)和加热12 h后的样本(R12)中分别识别到了13 251个和25 296个可变剪切事件,其中内含子保留事件增加得最多,有3 837个。耐热品种新陆早36号中发现了2 437个差异表达基因,在加热前样本(T0)和加热12 h后的样本(T12)中鉴定到了11 248个和13 769个可变剪切事件,外显子跳跃事件变化得最大,增加了4 144个。富集分析发现,2个品种的差异基因都显著富集到了光系统Ⅰ的光捕获、叶绿体类囊体膜和光合作用-天线蛋白通路中,并筛选出5个关键基因(CPB3、A0A1U8IZF2、A0A1...  相似文献   
3.
宁夏原州区生态移民村生境景观连接度变化及其驱动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生态移民土地利用过程中生境景观连接度变化及其驱动因素,为生态移民的生态风险管理及移民可持续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宁夏原州区"十二五"时期4个生态移民村(丰泽、金轮、和润及泉港)为例,基于2016年高分影像数据,同时参考移民前谷歌地球2010年数据和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2010年),经野外GPS校验,通过计算障碍影响指数和生境景观连接度指数,分析生态移民村土地利用生境景观分异。[结果]丰泽村和金轮村的生境景观连接度呈下降态势,和润村和泉港村呈上升态势。4个生态移民村的变化趋势明显,但极高连接度和高连接度比例很小。生态移民村生境景观变化驱动力主要为人为因素,建设用地占用耕地、园地普遍,其中泉港村与和润村建设用地面积年均增长率分别高达27.49%和21.28%,同时金轮村、和润村、泉港村无后备土地资源,生态压力突出。[结论] 4个生态移民村人口密度增大导致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明显,生态用地被分割,移民的非农活动比重大造成耕地撂荒,景观破碎化和孤岛化现象明显,生境景观呈现出不稳定状态,生态压力增加。  相似文献   
4.
虫孔注药法防治红脂大小蠹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红脂大小蠹主要在距地面50cm以下的主干上侵入的特点,采用20%高渗甲胺磷乳油、40%氧化乐果乳油、80%敌敌畏乳油5倍稀释液在主干上用注射器进行虫孔注药(每孔注药5ml),成虫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初孵幼虫防治效果可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5.
线粒体与细胞凋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浦雪艳  高洪  段纲 《猪业科学》2003,20(8):37-39
细胞凋亡是一种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杀性死亡过程,是机体维持自身稳定的一种基本生理机制。机体通过细胞凋亡清除损伤、衰老与突变的细胞,维持生理平衡。通过对细胞凋亡的研究发现,线粒体在调节细胞凋亡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尤其是被称为细胞凋亡主开关的线粒体通透性改变孔(MitochondrionPermeabilitytransitionPore,MPTP),它是细胞色素C、Smac、AIF等凋亡诱导因子的主要来源。本文以MPTP的开放、细胞色素C、AIF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以及Bcl-2家族对细胞凋亡的调控做一综述,以便广大读者能系统地了解线粒体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土壤学进展》1994,22(4):52-54
水稻根系死亡后所形成的“根孔构造”能为水稻生育创造一个适宜的土壤环境,根孔构造虽然和团粒完全不同,却具有相同的性能,反复地进行翻耙或深耕,则会彻底破坏这种构造,因而提出了水稻不耕翻栽培法。  相似文献   
7.
8.
提出了一种将功能概念与结构方案集成的图论方法。在设计对象的能量流有向图、邻接矩阵的基础上,通过矩阵变换导出结构设计十分重要的强连接零件集合以及集合的先后顺序,根据通过制定的规则完成结构方案设计,最后进行了实例验证。  相似文献   
9.
1992年11月,兽医系禽病专业91班学生教学实习中,剖检购自呼兰县农村15只本地种家鸡时,在其中一只鸡的盲肠内检获小形吸虫7条。作者对虫体用明矾卡红染色制作整体装片标本后,在镜下做详细地观察和测量,对形态学构造用显微投影摄像描绘制图,与有关学者的材料比较,鉴定为细背孔吸虫(Rudolphi,1809)。此虫主要寄生于水禽的盲肠和直肠,在家鸭、家鹅、野生水鸭和天鹅等体内常见寄生,但在鸡体较少见,尤其在我国北方地区家鸡体内少有寄生,这次在地处祖国东北的黑龙江省鸡体内检得,尚属首次发现。 1 形态描述虫体为长椭圆形,背腹扁平,前后两端均呈钝圆形,从整体上看虫体后部宽圆,向前稍微变窄,呈现后部较前部稍宽大的外观。新鲜时虫体呈暗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