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3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220篇
林业   124篇
农学   106篇
基础科学   710篇
  241篇
综合类   317篇
农作物   23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36篇
园艺   18篇
植物保护   3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95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介绍了不确定度理论及其评定方法,结合车辆碰撞事故的具体特点,给出了基于能量守恒的车速计算表达式.通过选择适当的输入参数作为不确定因子,分别计算各分量等效速度标准不确定度.考虑不确定度累积和传播,得到车速输出结果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展伸不确定度,以此检验事故再现结果的准确程度.通过具体事故案例的分析计算和计算机检验,验证该方法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采用常规和采用新材料、新工艺(土工格栅)两种方法对处理桥头跳车现象进行了论述。重点介绍了采用土工格栅处理桥头跳车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3.
运动磁场具有电场的特性——电磁关系之一(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经典电磁学中关于电与磁联系的基本实验定律及理论 ,经推导和分析得出电场与磁场的联系是 :运动磁场具有或表现出电场的特性 ,当一个具有磁感应强度为 B的场 ,以速度 V运动时 ,这个场的电场强度为 :E=B× VB。磁场的时变必然是由于磁场的运动所至 ,而运动的磁场具有电场的性质 ,因此所谓时变磁场产生电场只不过是运动磁场具有电场特性这一自然规律在特定条件下的一种表现。经典电磁学中把磁场分为静磁场和时变磁场是不合理的。因为与静止相应的是运动而不是时变。磁场的时变和磁场的电特性是伴生关系 ,而非因果关系 ,它们都是磁场运动的结果。所以时变磁场产生电场或者 Faraday- L enz定律不是一个普适的自然规律。但在有些条件下 ,运动磁场和其电场特性之间在数量上确实满足 Faraday- L enz定律 ,因此 ,作为一个从实验中总结出的规律 ,并有一定的理论根据 ,它可以在一些领域中作为数学工具用  相似文献   
4.
鲁艳玲  李云峰 《森林工程》2002,18(3):28-28,30
本文通过对木工跑车带锯机列摇尺制动和摇尺操纵的电器改造,实现了摇尺自控和跑车摇控。提高了木材出材率,改善了工人的劳动条件。  相似文献   
5.
AIM: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s of electric stimulation applied during the absolute refractory period (ARP) on the cardiac function of normal rabbits and rabbits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 (MI) and to observe the regional effects of this electric stimulation. METHODS: 64 rabbit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normal and MI groups and each group was then divided into the anterior and posterior groups. A thoracotomy was performed 4 weeks after MI in rabbits. One set of electrodes was inserted into the anterior and posterior wall of left ventricle of the anterior and posterior groups, respectively. Current pulses were delivered during the ARP (called CCM) during sinus rhythm in rabbits. The 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pressure (LVSP) and the 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pressure(LVEDP) as well as maximum positive and negative left ventricular pressure change (±dp/dtmax) were observed. RESULTS: In the normal and MI groups, LVSP, +dp/dtmax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nd LVEDP, -dp/dtmax were reduced during CCM stimulation compared with the baseline (P<0.05). In the normal rabbits, electric stimulation in the anterior group improved the cardiac function more significantly than that in the posterior group (P<0.05). In the MI rabbits,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between the anterior and the posterior groups (P>0.05). CONCLUSION: Electric stimulation delivered during the ARP significantly enhances the contractility and the relaxation of myocardium in normal rabbits and rabbits after MI, and the effects of CCM stimulation on heart are regional.  相似文献   
6.
依据场内巡视电动车的使用条件并按照法规对电动车的总体设计研究,完成悬架、驱动电机布置、转向系、制动系的选型和设计。  相似文献   
7.
根据整车侧碰模型建立了简化模型,通过B柱上、中、下部的变形速度和B柱的变形模式对比验证了简化模型的有效性。通过对简化模型的多因素正交优化设计,总结了侧面结构材料参数对侧碰性能的影响趋势,依次为:B柱材料、门槛件厚度、B柱加强件材料、门槛件材料、B柱加强件厚度,并将优组合方案应用于整车模型,仿真结果表明了材料优化方案的B柱变形速度趋势和原模型保持一致,假人胸部上肋骨峰值保持不变,中肋骨峰值得到了降低,下肋骨峰值有所升高,但在法规允许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8.
9.
本试验旨在研究改造运输车对缓解驴运输应激的效果。选取28头健康德州公驴,随机分为2组,从北京密云县运输至聊城市东阿县东阿黑毛驴研究所,路程约500 km,历时18 h。试验使用9.6 m长单层货车为运输车,对试验组(T)运输车进行改造,即加装顶层和双侧篷布、底部加装草帘和中部加装隔栏,对照组(C)不作处理。运输前后测定驴血液生化和激素指标,统计体重变化和发病驴数量。结果表明,与运输前相比,普通车组驴在落地当天检测到血清皮质醇(COR)、白蛋白(ALB)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总蛋白(TP)、谷草转氨酶(AST)、热休克蛋白-90(HSP90)和肌酸激酶(CK)指标极显著升高(P<0.01),钙(Ca)浓度显著降低(P<0.05)。改造车组驴血液指标TP、AST和CK的变化范围低于普通车组。两组驴落地后血糖(GLU)水平均比运输前升高,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与运输前相比,改造车组驴落地后的体重减少低于普通车组;改造车组驴在落地后第10天平均体重接近运输前,而普通车组驴的平均体重在落地后第20天才基本恢复至运输前水平,即使用改造运输车辆可以尽早恢复体重。普通车组驴发病率为21.4%,改造车组为7.1%;两组均无死亡。综合上述结果,改造运输车可有效降低驴的运输应激,有利于提高动物运输福利,减少经济损失;本试验结果可为动物运输应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并联混合动力飞机牵引车的动力系统结构及工作模式,对目前主要的两种并联混合动力控制策略进行了分析比较,详细阐述了控制系统硬件及软件系统的设计方法,该控制系统在模拟工况测试试验中达到了预期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