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5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地黄枯萎病拮抗菌的生防机制进行初步研究。[方法]对9株生防菌株的竞争作用、重寄生作用、抗生作用和对地黄土壤和根际微生物数量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木霉T4、T3的生防机制较为复杂,具有拮抗作用和对营养和空间的竞争作用;放线菌S72、S15、S52和细菌B21、B6主要是对枯萎病病菌有拮抗作用;不同生防菌处理均对地黄土壤和根际微生物的数量有一定的影响。[结论]该试验为地黄枯萎病防治机理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地黄真空红外辐射干燥模型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利用设计的真空红外辐射干燥箱,对中药材地黄进行了真空红外干燥研究.通过对试验值进行求对数并线性回归,确定了地黄的薄层真空红外干燥模型的形式为Modified Page方程,该模型与辐射板温度和干燥室压力有关,并得到了各参数的表达式和数值.试验值和模型预测值比较说明,该模型能很好地描述和预测地黄真空红外干燥的水分比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方法 76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24 h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数、血肌酐、血尿素氮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2.1%,明显高于对照组65.8%(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及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24 h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数有明显降低(P<0.01);肌酐有明显降低(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阿维菌素对地黄跳甲的田间防治效果和对天敌的影响,以及在地黄中的残留动态。结果表明,1.8%阿维菌素乳油5 000倍液药后10 d对地黄跳甲防效好,与对照药剂40%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和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5 000倍液的防效相当,而且对天敌影响小。药后15 d在地黄叶片和根茎中的残留量分别为0.013 4 mg/kg和0.016 4 mg/kg,降解率分别为95.69%和92.42%,满足在食品中最高残留限量国家标准的要求。可作为控制地黄跳甲危害的有效药剂,建议与辛硫磷混配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六味地黄汤及三个“一补一泻”药对对肾阴虚模型小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功能及肾上腺形态的影响。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给药组(六味地黄汤组、山茱萸-牡丹皮组、熟地黄-泽泻组、山药-茯苓组)共6个试验组;连续9 d分别灌胃给予以上对应药物;第5~9天,除空白组灌胃蒸馏水外,其他各组按50 mg/kg体质量每天灌胃氢化可的松注射液,称体质量,测定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含量,观察肾上腺病理切片。结果 肾阴虚模型小鼠体质量、血浆cGMP含量降低,血浆cAMP、血清ACTH、Cor.含量升高,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肾上腺组织受损;与模型组比较,六味地黄汤能上调模型小鼠体质量、血浆cGMP含量,下调血浆cAMP含量、血清ACTH、Cor.含量(P < 0.05,P < 0.01),修复受损肾上腺组织;山茱萸-牡丹皮药对能下调模型小鼠血浆cAMP、血清ACTH含量(P<0.01),修复受损肾上腺组织。结论 六味地黄汤能改善肾阴虚证,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降低垂体分泌的ACTH含量、下调肾上腺分泌的Cor.含量,改善HPA轴的功能及肾上腺形态有关。其中山茱萸-牡丹皮药对是该方改善肾阴虚证的主要药效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静宁颗粒经验方治疗小儿多动症气阴两虚证患儿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采用中医、西医相应诊断标准纳入于2013年9月到2015年10月期间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儿科门诊、北京市和平里医院儿科门诊的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患儿60例,服用静宁颗粒12周,采用前后自身对照,观察有效率、中医证候评分、多动指数、划销试验、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量表(SNAP-IV)以及相关安全指标和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60例患儿中,脱落4例,总共完成56例临床观察。痊愈2例,显效12例,有效3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5.71%。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总积分、中医主要证候总积分、划销测验中计分、漏划数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多动指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量表积分改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划销测验中错划数不具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静宁颗粒治疗小儿多动症气阴两虚型具有较好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熟地黄多糖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熟地黄中多糖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利用苯酚硫酸法、蒽酮硫酸法、3,5-二硝基水杨酸法(DNS法)分别测定熟地黄中的多糖含量,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苯酚硫酸法、蒽酮硫酸法、DNS法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5%、99.8%、100.6%,RSD分别为1.6%、1.6%、1.5%,测得的多糖质量分数分别为14.80、14.66、17.46 mg/g。[结论]苯酚硫酸法的结果更可靠,且操作相对简单易行,可考虑作为熟地黄多糖含量测定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补肾健骨汤对股骨颈骨小梁微血管及骨密度影响。方法 采用切除大鼠卵巢方法建立骨质疏松症模型,建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去势模型组、雷洛昔芬组、补肾健骨汤组,电镜观察股骨颈骨小梁微血管变化以及骨密度检测股骨颈骨密度。结果(1)正常组微血管规则、连续,骨小梁连续且致密,厚度均匀;去势模型组微血管变形变窄,断裂,骨小梁稀疏、萎缩,连续中断;补肾健骨汤、雷洛昔芬组骨小梁微血管粗细较均匀,骨小梁出现部分断裂、排列欠规则。(2)假手术组与正常组骨密度无差异(P>0.05);去势模型组骨密度下降明显,但低于补肾健骨汤组及雷洛昔芬组(P<0.05)。结论 补肾健骨汤可有效改善股骨颈骨小梁微结构并提高骨密度,说明其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及降低骨折发生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护卵汤对GnRHa超排卵大鼠卵巢形态的影响,为护卵汤辅治ART提供相关理论依据。方法模仿人类辅助生殖中的长周期,对大鼠进行GnRHa垂体降调节后再用HMG等药物超排卵(模型组),同时随机给予不同剂量的护卵汤辅助治疗(分别为护卵汤低、中、高剂量组),以自然周期未使用任何药物的大鼠为正常对照(正常组)。在HCG日称体质量并计算各大鼠卵巢指数,光镜观察排卵前卵泡并计算优质卵泡率,电镜观察卵母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护卵汤中剂量组的卵巢指数明显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和护卵汤各剂量组的卵巢指数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模型组的优质卵泡率明显低于正常组和护卵汤中、高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模型组较正常组卵母细胞凋亡及胞浆水肿明显,而护卵汤中剂量组较模型组卵母细胞超微结构改善,胞内脂滴明显增多,细胞凋亡减少。结论 1、GnRHa超排卵对大鼠的卵泡发育及卵子质量可能有不利影响;2、护卵汤能改善GnRHa超排卵大鼠的卵泡发育及卵子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熟地黄多糖对环磷酰胺诱导的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为熟地黄多糖用于临床治疗免疫低下疾病或开发相关保健食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用36只昆明系小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免疫抑制模型组、黄芪多糖组及熟地黄多糖低、中、高(分别灌胃熟地黄多糖50、100、200 mg/kg)剂量组(PRRPL、PRRPM、PRRPH),每组6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腹腔注射80 mg/kg环磷酰胺,建立免疫抑制模型。造模后各组小鼠分别灌胃相应药物,1次/d,连续15 d,测定小鼠体重、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免疫器官系数、脾淋巴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血清细胞因子含量,观察脾脏和胸腺组织形态学、肠道派氏节数目等免疫指标。【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脾脏指数极显著升高(P<0.01),脾脏红髓、白髓界限不清,脾淋巴细胞数量减少;胸腺指数降低,皮质、髓质不清,结构破坏;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γ-干扰素(INF-γ)水平均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P<0.01);脾淋巴细胞滞留在G0/G1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