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5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498篇
林业   52篇
农学   43篇
基础科学   42篇
  626篇
综合类   151篇
农作物   30篇
水产渔业   20篇
畜牧兽医   22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2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配料混合试验的设计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地介绍了配料混合试验的基本概念.指出了混合试验与常规因子试验的区别。提出配料混合试验的3种设计,即顶点和边界点设计、矩心设计和极顶设计。以2个实例演示了混合试验资料的统计方法,包括回归和方差分析.驻点分析和等值线分析。  相似文献   
2.
苜蓿品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新疆大叶苜蓿为对照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通过对苜蓿的出苗速度、生育期、产草量、抗寒性、抗病性及根茎直径与根茎入土深度等项指标调查研究结果表明,FunduleaⅠ苜蓿出苗速度高于对熙2.8%,第2,3年干草产量分别比对照增加16.4%与12.4%,成熟期比对照提前9~16d,且抗霜霉病。就抗寒性而言,FunduleaⅠ苜蓿第2年越冬率略低于对照新疆大叶苜蓿,第3年与对照品种相同,2种苜蓿干叶率相比,FunduleaⅠ苜蓿低干时熙品种新疆大叶苜蓿。  相似文献   
3.
碳酸氢根和铵态氮共同对菜豆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菜豆为材料进行水培试验, 探讨了高浓度NH4+-N与HCO3-共存介质对菜豆生长发育及其营养吸收的影响, 结果表明: ①以HCO3--N 为主要氮源时, 菜豆生长状况最好; 以NH4+-N为主要氮源且无HCO3-存在时, 培养前期菜豆根系就发生受害现象, 叶片出现萎蔫; 但加入HCO3-后, 随着营养液中HCO3- 浓度从0 升高到13. 0 mmol/L , 菜豆长势逐渐改善, 表明HCO3-与NH4+ 以较合适的比例共存于介质中可明显减轻二者非共存对菜豆生长的抑制作用。② 同一处理, 菜豆整株对主要营养元素吸收量的次序为: N > K> P > Ca >Mg > Fe >Mn , 以NH4+2N 为主要氮源时, 随HCO3-浓度升高, 菜豆对N、P、Ca、Mn 的吸收量逐渐增大。③以NO3--N 为主要氮源, P、Fe、Mn 元素在根部出现累积, 而以NH4+-N为主要氮源时, 随HCO3-浓度增加, N、P、Ca、Mn 在根部亦有累积现象。  相似文献   
4.
针对300mm行距插秧机在南方双季稻区栽插行距过大、穴数过少及不能充分发挥机插稻的增产潜力问题,在300mm行距插秧机结构的基础上,通过机械优化设计和田间农艺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其插植部箱体、苗箱、支架(包括左右支架和中间支架)和浮板4个关键部位技术参数改进设计,研制出了适合南方双季稻区作业的2ZS-488B型(264mm行距)插秧机,并于2012-2013年在江西省2个试验点进行不同早晚稻品种机插行距的大田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该插秧机作业性能稳定,漂秧率、伤秧率和漏插率分别为1.55%、2.68%和1.93%,相对均匀度合格率为89.54%。与300mm行距插秧机相比,其产量平均增产529.43kg/hm2,平均增产率达8.57%。该研究结果创新了南方双季稻区新的机械化栽插方式,有利于农机农艺的有效融合。  相似文献   
5.
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IPM) is facing both external and internal challenges. External challenges include increasing needs to manage pests (pathogens, animal pests and weeds) due to climate change, evolution of pesticide resistance as well as virulence matching host resistance. The complexity of designing effective pest management strategies, which rely less heavily on the use of conventional pesticides, is another external challenge. Internal challenges include organizational aspects such as decreasing trend in budget allocated to IPM research, increasing scarcity of human expertise, lack of knowledge transfer into practice and the communication gap both at country level and between countries, and lack of multi-, inter- and transdisciplinary IPM research. There is an increasing awareness that trans-national networking is one means to overcome such challenges and to address common priorities in agriculture. A large number of stakeholders (researchers, policy makers, growers and industries) are involved in the sector of crop protection, which needs to be coordinated through effective communications and dynamic collaboration to make any IPM strategy successful. Here we discuss a decade-long IPM networking experiences in Europe emphasizing how IPM research, implementation and adoption in Europe may benefit from a broader level networking.  相似文献   
6.
以嘉氏羊蹄甲(Bauhinia galpinii)种子为材料,开展了不同浸种催芽处理对比试验。结果表 明,相比不浸种处理,3 个浸种处理明显提高嘉氏羊蹄甲的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平均苗高也明显高于不 浸种组,其中,温水(60 ℃ ) 浸种6 h 组嘉氏羊蹄甲种子发芽率最高,达74.7%,苗高生长最快。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钢管结构法兰连接节点的抗弯承载性能.通过试验方法,采用螺栓应变测量装置,对含4种基本形式的法兰连接节点的试件进行四点弯加载试验,考察了在节点受弯过程中螺栓和法兰板的受力特性.试验得到了其屈服荷载与极限荷载,并且与相应的有限元分析结果吻合良好.试验结果表明,法兰连接节点的受拉区存在明显的撬力作用,刚性法兰连接节点的撬力作用小于柔性法兰连接节点.法兰连接节点的安全储备约为1.2.  相似文献   
8.
对发酵工程实验课进行改革,以提高学生在实验课中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凤城市郊区北五味子园杂草种群分布情况的调查和实施不同覆盖措施清除杂草试验,结果表明:凤城市郊区五味子园杂草具有鲜明的季节特性和杂草分布不均匀特性,杂草滋生数量较大,对五味子植株生产影响较大;杂草主要通过草籽和串根繁殖;不同覆盖措施间控制杂草的效果差异极显著,以覆双层黑地膜取得的效果最好,杂草比对照减少99.80%。采取双层黑地膜覆盖技术是有效控制五味子园杂草滋生蔓延的最佳措施,能够达到彻底控制杂草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开放实验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开放实验存在着定位模糊、技术难度大、管理困难等问题,从开放实验的定位问题入手,试从保证实验室的充分开放、开放实验项目的开发以及开放实验的管理等方面展开讨论,以构建一个完善的开放实验体系,加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