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科学   1篇
  7篇
综合类   6篇
园艺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吉林省不同区域黑土供钾能力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取吉林省4个不同区域的黑土,设置施钾肥和不施钾肥2种处理,通过连续种植黑麦草(耗竭试验)来观察黑土的供钾能力.结果表明:供试土壤中速效钾的动态变化特征各异,其"最低值"的大小和出现的茬数也不相同.速效钾最低值的变幅为33~40mg/kg,4号土壤速效钾含量降低的幅度最大,种植到第4茬时已经降低到原含量的8.96%,出现的茬数也较早.土壤中缓效钾下降幅度低于速效钾,"最低值"的变幅为527.87~824.28mg/kg,出现的茬数最早在第4茬,最晚在第7茬.从植物的吸钾动态特征来看,速效钾对首茬植物的总吸钾量贡献最大,其次是缓效钾,但随着种植茬数的增加,缓效钾和矿物钾的贡献率逐渐升高.试验中在计算黑麦草的吸钾量时,将缓效钾和矿物钾区分开,并分析了速效性钾、缓效钾及矿物钾对植物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吉林省中部黑土中微量元素分异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吉林省中部地区选取了不同地理位置上4种代表性的黑土剖面,采集了分层样品17个,进行了微量元素的全量及有效态的分析。结果显示,微量元素有不同程度的迁移,从剖面分布看,在淀积层中有明显增加的趋势。说明了不同条件对不同元素迁移作用的影响及黑土形成过程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为保护黑土资源并使其可持续利用,基于ASTER数据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估算了黑土有机质含量,利用决策二叉树方法和DEM数据等提取了黑土信息。结果表明:基于ASTER数据可快速有效地提取黑土信息;当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低于2%时,估算有机质的模型精度受到土壤反射特性的制约而误差较大;在GIS支持下充分利用辅助信息可提高黑土的提取精度,使提取的黑土信息更准确可靠;根据研究得到松辽平原黑土带北起黑河市,南至昌图县,现有黑土总面积51 360.15 km2,其中黑龙江、吉林、辽宁省的黑土面积依次递减,分别是35 3  相似文献   
4.
郝会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2):11948-11950
就黑土退化现状、有机无机复合体的研究现状、有机无机复合体与土壤退化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合评述,指出有机无机复合体是土壤改良剂、营养源和重金属或有机有毒污染物过滤器,在土壤退化防治研究中,应加强土壤有机无机复合体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关于世界黑土分布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黑土和黑钙土是两类不同的土壤,仅就黑土而言世界有三大片,它们是北美洲、阿根廷和乌拉圭的潘巴斯大草原以及中国的东北;按广义的黑土,包括黑土和黑钙土,应当是四大片,除上述三大片之外,另有乌克兰和俄罗斯。  相似文献   
6.
温度和土壤类型对氮素矿化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采用短期(15 d)室内好气培养方法,研究我因东部三类主要旱地土壤(黑土、潮土和红壤)有机氮矿化对温度(15~30°C)的响应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土壤累积净矿化氮量的顺序为黑土>潮土>红壤,其中高有机质土壤大于低有机质土壤.黑土累积净矿化氮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加,但潮土和红壤在25℃以上表现出持平和下降趋势.土壤矿质氮...  相似文献   
7.
土壤有机碳为土壤肥力的核心指标之一,精确、及时、低耗的土壤有机碳空间格局估测对促进精准农业的发展和科学施肥具有重要意义,分别利用地统计方法和遥感技术测定法分析了海伦市表层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分布格局,发现: 1)表层土壤有机碳与遥感影像的TM1波段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相关性(p<0.01),而与TM2、TM3和NDSVI显著相关(p<0.05); 2)通过对两种方法所得结果比较得出在精度基本一致的前提下,遥感技术测定法所需样本量低于地统计法所需样本量,且前者所得结果与当地实际情况更为相符,是一种潜在、高效的表层土壤有机碳空间格局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8.
中国东北黑土区土壤侵蚀环境   总被引:68,自引:12,他引:68  
分析了黑土腐殖质、黑土母质、黑土区气候、地貌、植被及人类开垦等活动与黑土侵蚀之间的关系,指出了黑土区农业开垦与耕作是导致黑土流失的主要原因,同时,在人类干预条件下,某些自然因素对黑土加速侵蚀的影响就会明显地凸现出来。实际上,黑土区独特的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方式已经使其成为目前中国土壤侵蚀潜在危险性最大的地区之一。目前,黑土流失速度相当快.不少地区已经出现了成土母质露于地表的现象,土壤侵蚀严重。如果我们现在还不能正确认识黑土地治理的紧迫性,黑土区很快就将变为名副其实的“不毛之地”了。  相似文献   
9.
基于RS和GIS的松辽平原黑土信息提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保护黑土资源并使其可持续利用,基于ASTER数据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估算了黑土有机质含量,利用决策二叉树方法和DEM数据等提取了黑土信息。结果表明:基于ASTER数据可快速有效地提取黑土信息;当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低于2%时,估算有机质的模型精度受到土壤反射特性的制约而误差较大;在GIS支持下充分利用辅助信息可提高黑土的提取精度,使提取的黑土信息更准确可靠;根据研究得到松辽平原黑土带北起黑河市,南至昌图县,现有黑土总面积51 360.15 km2,其中黑龙江、吉林、辽宁省的黑土面积依次递减,分别是35 3  相似文献   
10.
运用土壤颗粒表面分形维数计算方法,研究了吉林玉米带耕层黑土颗粒表面的分形维数特点。结果表明:耕层黑土表面的分形维数为2.794~2.938,并且有从北向南增加的趋势。土壤颗粒表面分形维数与容重、有机质含量的复相关系数达显著水平,且与有机质含量、土壤孔隙度具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