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8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33篇
林业   26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354篇
  143篇
综合类   126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新型的小麦深施肥播种机的应用,实现了小麦深施肥播种,使种、肥分箱不同床,解决了过去化肥对种芽、幼苗的危害问题。达到了节本增效、增产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的排种自动控制系统是依据前轮转速控制排种,在排种量、粒距和前轮转速之间建立关系,并以单片机为核心,配以测速装置、驱动装置及处理电路,输出合理驱动脉冲驱动步进电机的转动,进而带动排种器轴转动达到均匀排种目的的一种电子驱动系统方案.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机械化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精量播种正逐步取代传统的粗放式播种,从而降低了种植成本,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利润。目前,我国玉米单产水平存在较大提升空间,提升玉米机械播种水平是提高玉米播种质量和增加产量的有效方式。本文对气力式玉米精量排种器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包括气吸式、气吹式和气压式3种类型,分别总结了其结构、工作原理和工作参数、性能、优势等,评述了试验效果;针对玉米精量排种器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为促进玉米机械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主要论述了保护性耕作关键装备—2BM-9型免耕播种机的技术参数与工作原理,论述了其性能试验、可靠性试验及应用效果。通过性能试验与生产考核表明:该机各项指标均达到了设计要求,使用可靠性大于98%,调整使用方便性大于97%。经测试与调查统计知:该机对作物留茬地提高土壤含水率6%~9%,减少农田风蚀50%~80%,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0.04%~0.08%,增加农民收入10%~15%。经过4年的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对促进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实施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6.
震动气吸针式精量播种机的性能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适应园艺农业的发展,在借鉴国外同类播种设备的基础上,开发出一种国产全智能精量播种机。本文介绍了该机的工作过程、主要性能指标及需改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田间育秧播种机的播种合格率和播种稳定均匀性,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南方水稻田间育秧的精密播种机。在深入分析螺旋勺轮式播种器的播种原理,以及播种器行走控制系统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螺旋勺轮的凹槽深度、螺旋升角、播种器行走速度对播种合格率和空穴率的影响规律,得出杂交稻播种合格率和空穴率影响因素的最佳参数组合:凹槽深度h为3 mm、螺旋升角α为81.73°、播种器行走速度v为0.35 m/s。试验表明,采用闭环控制系统后的播种机播种杂交稻2~6粒/格合格率由87.14%提升到93.21%,常规稻3~8粒/格的播种合格率为92.14%,播种性能满足常规稻和杂交稻精密播种育秧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8.
播种作业过程中,一旦出现播种异常现象应能及时报警,并检测出故障的性质和位置,以便机手排除故障,提高播种机的播种质量。要实现这一目的,就必须对播种性能施全程监控。为此,介绍了播种检测技术发展概况,指出了提高精密播种机田间播种质量的关键问题,分析了播种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探讨集中式排种器的排种机理及其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传统排种器多属于“一器单行”型式。机械式对种子尺寸要求严格、破碎率高;气力式能耗大、结构复杂、使用要求高。而集中式排种器(或系统)是对“一器单行”技术的突破,满足精密播种的要求。主要论述了国内外集中式排种器的工作原理、发展概况及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我国拖拉机挂车气制动系统执行机构主要采用膜片式制动气室,对其有效承压面积进行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后.得出膜片式制动气室有效承压面积不仅与几何尺寸和气压有关。还与工作行程有关,找到了膜片式制动气室有效承压面积的变化规律,指出了不同型式的膜片式制动气室推杆有效工作行程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