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34篇
  免费   452篇
  国内免费   856篇
林业   974篇
农学   1226篇
基础科学   665篇
  1861篇
综合类   7286篇
农作物   1022篇
水产渔业   524篇
畜牧兽医   3167篇
园艺   1369篇
植物保护   248篇
  2024年   101篇
  2023年   352篇
  2022年   414篇
  2021年   414篇
  2020年   426篇
  2019年   473篇
  2018年   262篇
  2017年   418篇
  2016年   454篇
  2015年   556篇
  2014年   940篇
  2013年   829篇
  2012年   1138篇
  2011年   1069篇
  2010年   1061篇
  2009年   1071篇
  2008年   1251篇
  2007年   1082篇
  2006年   1057篇
  2005年   905篇
  2004年   489篇
  2003年   442篇
  2002年   365篇
  2001年   334篇
  2000年   276篇
  1999年   244篇
  1998年   254篇
  1997年   219篇
  1996年   227篇
  1995年   197篇
  1994年   209篇
  1993年   117篇
  1992年   136篇
  1991年   179篇
  1990年   133篇
  1989年   105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3篇
  1965年   7篇
  1963年   2篇
  1957年   11篇
  1956年   2篇
  195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研究腐殖酸和生物炭2种调理剂配合施用对土壤磷素吸收与转化的影响,设空白对照、生物炭、腐殖酸、腐殖酸+生物炭、腐殖酸+1/2生物炭、1/2腐殖酸+生物炭共6个处理。结果表明,在腐殖酸和生物炭配施不同处理中,腐殖酸+生物炭处理对于降低土壤总磷、有效磷、水溶性磷含量效果较好,可以减少土壤中磷素积累;腐殖酸+1/2生物炭处理既促进了作物对有效磷源Ca_2-P的吸收,提高了各磷组分之间的转化,也促进了土壤磷素向Fe-P、O-P转化,有利于降低土壤磷素负荷;1/2腐殖酸+生物炭处理可以促进土壤磷素向Ca_8-P、Fe-P转化。  相似文献   
2.
自根砧苹果苗木近年来由于易管理、丰产、经济效益高等优点成为建园者的首选,但是由于自根砧苗木根系为须根系,大的侧根少,苗木挖掘后保护措施不当极易失水,栽植后成活率低,导致建园失败。苗木长途运输、异地建园做到根系不失水最关键。2019年冬季,笔者从陕西扶风引进5万株3年生自根砧苹果大苗,在四川盐源县进行建园,从苗木的挖掘到栽植严格按照技术标准进行,目前,苗木保存良好,无1株失水干枯。  相似文献   
3.
冀西低山丘陵区属半干旱区,植被生长困难,水土流失严重。通过工程整地措施,营造以核桃、板栗和紫穗槐为主的水保经济林,生态、经济效益显著,是冀西低山丘陵区进行土地综合治理的一种切实可行的模式,也是农民创收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露地覆膜对华南地区冬季茄子营养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瓜菜》2019,(12):52-56
以华南区主栽茄子品种'长丰三号'为材料,研究冬季露地覆膜栽培对茄子植株干物质积累、各器官养分吸收和茄子产量的影响,旨在为华南地区冬季茄子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除苗期外,覆膜栽培茄子的干物质积累量均显著高于同一生育期无膜栽培的茄子,在盛果期,其根、茎、叶和果实的干质量分别比无膜栽培的高55.14%、30.23%、23.62%和22.34%。整个生育期,覆膜栽培茄子吸收的氮、磷和钾的总量均显著高于无膜栽培,分别高13.17%、17.12%和18.81%,但2种栽培模式下茄子对氮、磷和钾元素的吸收量均为:氮>钾>磷,且二者对氮磷钾的吸收比例基本一致。同时,覆膜栽培茄子的单株果数和单株产量也均显著高于无膜栽培的。因此,冬季茄子露地覆膜栽培可有效促进茄子对养分的积累并具有良好的增产效果,该栽培模式具备较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5.
《土壤通报》2020,(2):398-403
以红花株系‘2-3’为材料,通过检测红花幼苗期、花蕾期、成熟期不同器官N、P、K、Na、Ca、Fe、Mn、Cu、Zn、Pb、Cd等矿质元素含量,探计了红花生长过程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及吸收后矿质元素在不同器官中的分配特点。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时期红花对矿质元素吸收、器官分配差异明显;不同生育时期不同器官N、P、K含量不同,幼苗期叶中N含量最高,茎中P、K含量较高,从幼苗期到成熟期N、P、K向花和蕾转移,根、茎、叶N、P、K含量呈下降趋势,而花中K含量上升最快;N、P、K需求量高于Fe、Mn、Cu、Zn等元素,氮磷钾三元素比较,花蕾期累积能力为P> K> N,成熟期累积能力为P> N> K,Na在红花的根和茎中累积能力最强,Ca在叶中累积能力最强,Fe和Cu在幼苗期累积能力最强,Fe、Cu、Zn在花蕾期和成熟期均以花蕾和种子生长中心累积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6.
氮磷肥减施对露地蔬菜农田氮磷淋溶及蔬菜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通报》2020,(2):436-441
过量氮磷肥施用导致菜田氮磷淋溶严重,对水环境及人体健康产生较大威胁。本研究在河南蔬菜种植区选取典型露地菜田,采用田间渗漏池法,研究洋葱、甘蓝菜田氮磷肥减施后氮磷淋溶及蔬菜产量变化。试验设置常规施肥(NP),常规氮磷肥减量20%(JNP1),常规氮磷肥减量40%(JNP2)。结果表明:通过氮磷肥减施,JNP1和JNP2处理淋溶液总氮、可溶性总氮、硝态氮浓度比常规平均降低12.9%、18.2%和20.5%。JNP1处理总氮、可溶性总氮和硝态氮淋溶量分别比常规处理降低5.3%、11.9%和10.3%。JNP2处理总氮、可溶性总氮和硝态氮淋溶量比常规处理分别显著降低33.6%、36.2%和32.6%(P <0.05)。所有处理硝态氮平均淋溶量占总氮淋溶量60.1%,占可溶性总氮淋溶量的79.0%。两个蔬菜季氮积累量236.0~256.1 kg hm-2,磷积累量25.3~29.9 kg hm-2。氮磷肥减施后,蔬菜的产量略有降低,不同处理差异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热风干燥过程中山药水分状态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山药的水分赋存状态的变化,以襄阳道地山药为材料,分别在60、70、80、90、100 ℃条件下进行热风干燥,采用低场核磁共振(LF-NMR)和差式量热扫描(DSC)技术,每隔15 min测定山药在热风干燥过程中的水分状态及迁移规律。结果表明,在60~90 ℃条件下,温度越高,干基含水率的降速越快。山药的T2弛豫图谱有3个较为明显的吸收峰,随干燥进程的延续,各峰面积均明显减少,其中自由水所在峰的面积降幅最大,表明干燥过程中自由水散失最多,而且自由水逐渐向半结合水和结合水迁移,冷冻峰和解冻峰也随之变小。但在100 ℃下干燥时,样品可能因表面板结导致干基含水率、低场核磁吸收峰升高,冷冻和解冻峰面积增加。因此,在实际干燥过程中,山药的热风干燥温度不宜高至100 ℃。  相似文献   
8.
通过测定不同代谢抑制剂和细胞色素P450s抑制剂对上海青吸收噻虫嗪的影响,探讨噻虫嗪的吸收及代谢机制,为农药施用及提高药效提供理论依据。在10 mg/L噻虫嗪水溶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不同种类代谢抑制剂和P450s抑制剂,水培上海青1 d后测定植株体内噻虫嗪含量。10、50μmol/L碳酰氰间氯苯腙和2,4-二硝基苯酚均能极显著降低上海青体内噻虫嗪含量,推测上海青吸收噻虫嗪过程中存在须要消耗能量的主动吸收。而含有10 mg/L胡椒基丁醚、1-氨基苯并三唑和马拉硫磷的处理组中噻虫嗪含量极显著升高,推测上海青体内含有能代谢噻虫嗪的P450多功能氧化酶。上海青吸收噻虫嗪过程需要能量的供应,进入体内的噻虫嗪会被细胞色素P450代谢。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低分子有机酸对龙葵吸收镉(Cd)的影响,以期为提高贵州地区黄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效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种植龙葵,待龙葵生长60 d后,将不同浓度的低分子有机酸(柠檬酸、苹果酸和酒石酸)及其复合处理(柠檬酸+苹果酸、柠檬酸+酒石酸)以溶液形式加入土壤,以添加500 mL去离子水为对照(CK),1个月后收获植株样品并采集土壤样品,分析不同处理对龙葵生长及吸收转运重金属Cd的影响.[结果]柠檬酸添加量为2.5 mmol/kg时龙葵单株生物量最高,较CK显著增加6.75%(P<0.05,下同),其他处理的生物量均低于CK.3种有机酸均能强化龙葵根、茎、叶和果实对Cd的吸收,表现为苹果酸>酒石酸>柠檬酸,各部位的Cd含量表现为叶>茎>根>果实,且均在苹果酸添加量为5.0 mmol/kg时达最大值,分别为CK的1.68、1.53、1.21和1.32倍.添加2.5 mmol/kg酒石酸和5.0 mmol/kg苹果酸时龙葵对Cd的累积量较高,二者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添加柠檬酸、苹果酸和酒石酸均能提高龙葵对Cd的转移和富集能力,作用表现为苹果酸>酒石酸>柠檬酸,其中,添加5.0 mmol/kg苹果酸时龙葵对Cd的富集系数最大,为12.81.相对于单一有机酸处理,复合有机酸处理对龙葵富集Cd的能力无明显优势.[结论]添加适当浓度的柠檬酸、苹果酸和酒石酸均能提高龙葵各部位对Cd的吸收及土壤Cd从地下向地上部转移的能力,促进龙葵对Cd的转移和富集;其中苹果酸添加量为5.0 mmol/kg时,龙葵对Cd的累积量相对较高且富集系数最大,对土壤中Cd的植物修复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苏棉158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水平、纤维品质和抗病性、抗虫性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