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11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0 毫秒
1.
四苯硼钠测定土壤速效钾比浊条件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3.
土壤养分有效性测定及其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提出土壤养分有效性测定概念的基础上 ,本文对各种土壤养分有效性的测定方法进行了总结 ,讨论了这些方法的测定机理、测定效果及近几年的进展。这些方法包括用于磷钾等元素测定的树脂法、用于氮测定的生物培养法和化学提取法、磷测定的氧化铁试纸法和氢氧化铁透析管法和钾的四苯硼钠法  相似文献   
4.
不同有效钾提取方法的原理与效率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6种典型含钾矿物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盐溶液提取法、阳离子交换树脂法及四苯硼钠法等不同有效钾提取方法的原理、效率及影响因素的影响效应和机制。结果表明:盐溶液提取法对含钾矿物中钾的提取能力受离子种类、浓度及pH的影响,不同种类盐提取剂对矿物中钾释放的促进作用也因含钾矿物类型而异。NH4+ 使矿物层间塌陷,显著抑制各种矿物中非交换态钾的释放。阳离子交换树脂法对溶液中钾的提取能力与饱和离子种类及振荡强度有关。H+、Na+ 饱和树脂吸附溶液钾的能力大于Ca2+ 饱和树脂。振荡强度选为120 r/min可消除树脂法提取钾素时液膜扩散阻力的干扰。四苯硼钾的溶度积常数Ksp为2.40 × 10-8(25℃)。不加NaCl条件下,四苯硼钠浓度是影响四苯硼钠法对含钾矿物中钾的提取能力的主要因素。由不同方法的提取原理可以看出,铵盐类提取剂适用于速效钾为当季作物主要钾源(速效钾含量较高)的土壤钾素有效性的评价。而其他盐提取剂通过延长提取时间,可提取部分非交换态钾,可能较醋酸铵法更适合于提取非交换态钾为当季作物主要钾源的土壤有效钾。阳离子交换树脂法也可提取土壤非交换态钾,但操作较为繁琐,该方法更适用于原位研究土壤钾素的迁移、扩散等特性。四苯硼钠法提取效率较高,通过调节其提取力,可提取不同程度的非交换态钾,是具有较好应用前景的适于各类土壤和作物的土壤有效钾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5.
季铵盐类消毒剂的质量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季铵盐类消毒剂进行定性定量检测以获取其质量信息。定性检测采取紫外分光光度法,定量检测采取两相滴定法。结果表明:除原料外的其他六种产品,中五种季铵盐含量达标。可见市场上流通的季铵盐类消毒剂存在不合格产品。  相似文献   
6.
采用四苯硼钠为滴定剂,双电解池正反馈示波计时电位法确定终点测定土壤中钾含量,滴定在pH大于7的NaOH-NaAc碱性底液中进行,将溶液加热煮沸后,铵离子没有干扰.本方法测定的回收率在99.5%~100.5%,准确度与火焰光度法接近,装置简单,操作简便,测量条件易于控制,适用土壤中全钾和有效钾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火焰光度计法与四苯硼钠比浊法测K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比分析,得出火焰光度计法测K比四苯胡钠法测K精确度高、速度快、费用少。在注意好安全的前提下,火焰光度计测K是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8.
四苯硼钠溶液中含钾矿物非交换态钾的释放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含钾矿物的全钾含量、非交换态钾总量以及非交换态钾的释放速率因矿物种类而异,且3种参数之间没有必然的相关性。供试5种含钾矿物非交换态钾总量由高到低的顺序是:金云母 5.19% 黑云母3.08% 蛭石2.01% 白云母1.18% 钾长石0.24%,占各矿物全钾的比例分别为:58.4% 、99.7% 、62.5% 、14.2% 和4.98% ,平均达48%。选择较弱提取力的四苯硼钠溶液进行非交换态钾的释放特性研究,5种矿物非交换态钾3d释放累积量顺序为:黑云母 蛭石 金云母 白云母 钾长石;非交换态钾平均释放速率也表现为同样的顺序。上述5种矿物在弱提取力的四苯硼钠溶液中释放3 d,非交换态钾的平均释放速率分别为5.99、2.34、0.52、0.22和0.17 mg/(kgmin),差异明显。如何根据非交换态钾的释放量和释放速率来综合评价矿物钾的生物有效性是未来研究中需要明确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建立了采用电导率差值方法检测烟叶钾含量的一种方法。利用溶液中钾离子与四苯硼钠反应后形成四苯硼钾沉淀,沉淀量与电导率变化有正相关,通过检测待测溶液反应前后溶液的电导率变化,计算出待测溶液中的钾离子含量。结果表明,利用KCl与四苯硼钠反应后,溶液中的电导率变化与钾含量呈正相关关系。在25℃条件下,钾含量标准曲线的为y=1.1813 x,[0, 596.0] mg/L。通过检测添加一定质量的钾,计算钾含量的回收率在98.66%-101.01%之间,表明该方法有较高的准确度。该方法结果与传统沉淀法检测结果基本一致,该方法检测值比火焰光度法检测的结果偏高,但重复性较好。因此,本研究方法采用的仪器设备相对简单,所需试剂耗材较少,操作比较便捷,为烟叶中钾含量的检测提供了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土壤钾素形态转化在土壤钾肥力提升与评价、钾肥高效施用技术和植物钾素营养调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些年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钾素研究团队在土壤不同钾素形态的区分方法及其含量范围、植物高效利用土壤钾的机制、土壤非交换态钾的释放机制及其影响因素,尤其是土壤非交换态钾的生物有效性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基于强的四苯硼钠法,土壤非交换态钾含量在不同种类的土壤中存在最大值,通过交换和扩散提取的土壤非交换态钾可占土壤全钾的20%~60%。矿物非交换态钾释放主要取决于其他离子含量和环境钾浓度,植物高效吸收非交换态钾也主要取决于根系吸收低浓度钾的能力。证实土壤非交换态钾的形成和释放对土壤保钾能力及土壤钾的生物有效性起重要作用,建立了土壤非交换态钾总量的测定方法、土壤钾素变化测定方法以及土壤有效钾分级测定的方法体系。这些研究结果可为土壤钾素肥力的准确评价、预测和土壤钾素相关研究提供有力的方法手段,并将推动土壤钾素研究由定性、半定量向定量研究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