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590篇
  免费   1123篇
  国内免费   1932篇
林业   3127篇
农学   1533篇
基础科学   2150篇
  4365篇
综合类   21394篇
农作物   950篇
水产渔业   605篇
畜牧兽医   3063篇
园艺   1294篇
植物保护   1164篇
  2024年   272篇
  2023年   855篇
  2022年   1115篇
  2021年   1196篇
  2020年   1132篇
  2019年   1348篇
  2018年   774篇
  2017年   1234篇
  2016年   1441篇
  2015年   1820篇
  2014年   2600篇
  2013年   2474篇
  2012年   2765篇
  2011年   2691篇
  2010年   2462篇
  2009年   2399篇
  2008年   2346篇
  2007年   1818篇
  2006年   1517篇
  2005年   1388篇
  2004年   1031篇
  2003年   891篇
  2002年   587篇
  2001年   645篇
  2000年   407篇
  1999年   342篇
  1998年   317篇
  1997年   282篇
  1996年   230篇
  1995年   221篇
  1994年   191篇
  1993年   199篇
  1992年   128篇
  1991年   118篇
  1990年   117篇
  1989年   124篇
  1988年   44篇
  1987年   41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6篇
  1977年   3篇
  1965年   3篇
  1957年   8篇
  1953年   4篇
  195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不同阶段猪用颗粒饲料物理性能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某饲料厂不同阶段猪用4种颗粒饲料的物理性能包括直径、长度、硬度、容重、含粉率和耐久性指数(Pellet Durability Index, PDI)等进行测定,对结果进行归类总结并采用统计学的方法参照有关标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种颗粒饲料直径在2.87~3.94 mm之间,母猪料直径最大,小猪料最小,两两之间差异显著(P<0.05),而且随着猪只年龄的增加,颗粒饲料的直径呈递增趋势。颗粒长度在8.62~11.94 mm之间,以大猪料最长,小猪料最短,长径比偏高。颗粒硬度在3.86~6.47 kg之间,以大猪料最大,小猪料最小,中小猪料显著低于大猪料和母猪料(P<0.05),只有小猪料符合有关要求。颗粒容重在576.7~614.6 g/L之间,母猪料最大,小猪料最小,两两之间差异显著(P<0.05),与直径呈相同的增减趋势。含粉率以小猪料最大,且只有小猪料与大猪料之间差异显著(P<0.05)。颗粒PDI以大猪料最大,小猪料最小,各阶段猪料的含粉率和PDI均符合有关要求。建议饲料厂家注重颗粒饲料物理性能指标的控制,调整饲料配方和工艺参数,不断改进颗粒饲料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姜雨萌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21):160-162
利用长岛近30年气候资料,采用风效指数和综合舒适度指数对比分析评价长岛旅游气候舒适度,结果表明:(1)从风效指数来看,在年际变化中,长岛整体气候舒适度属于舒适等级;在月际变化中,4月、5月和10月人体感觉舒适,是最适合旅游的月份.(2)从综合舒适度指数来看,在年际变化中,长岛整体气候舒适度属于不舒适等级,但逐渐趋于舒适;在月际变化中,6—9月份为最舒适的月份,最适合旅游.不同指数对长岛的旅游气候舒适度评价不同,因此建立适合本地的气候舒适度模型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3.
2018年,新野县开展“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促进化肥减量增效”工作,采集分析重金属土样8个,分析项目包括铬、镉、铅、砷、汞。采用单项污染指数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分析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结果表明,铬、镉、铅、砷、汞的单项污染指数分别为0.404-0.580、0.313-0.567、0.216-0.414、0.134-0.230、0.022-0.138。内梅罗污染指数在0.33-0.47之间,污染等级均为Ⅰ级,全部为清洁(安全)。  相似文献   
4.
5.
以郑州市沿黄河南岸6个区(县)1997、2009、2019年3期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借助ENVI、Frag-stats和ArcGIS软件,运用景观单一动态度、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景观格局指数等方法,对研究区景观格局变化特征及对生态空间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分析了黄河南岸郑州段景观格局演变特征,揭示了郑州市沿黄河6个区(县)景观格局变化对黄河生态空间的影响.结果表明:(1)1997~2019年郑州市的快速发展使沿黄河大面积区域从郊区变为城镇,耕地面积占比由49.2%下降至21.4%,建设用地占比由5.36%上升至28.52%,土地利用变化整体处于不平衡状态,相互之间转换频繁;(2)1997~2009年,研究区处于无序蔓延的城市扩张状态,2009~2019年研究区内城市快速扩张的同时,开始注重区域内生态环境的建设;(3)研究区总体上景观格局呈现破碎化趋势,斑块形状趋于规则,景观空间分布不集中,连通性较差;(4)黄河南岸大堤外5000 m范围内生态空间被不断侵占,生境质量和连通性差.受人类活动不断增强的影响,近22年黄河南岸郑州段景观格局变化显著,生态空间不断被城市发展用地挤占,必将削弱黄河生态屏障功能,威胁区域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新疆机采棉加工工艺在清理杂质的同时对棉花品质的影响,围绕典型的新疆机采棉加工工艺,从4道籽棉清理前后、轧花前后、3道皮棉清理前后等环节取样、测试,探讨棉花品质指标(含杂率、上半部平均长度、长度整齐度指数、断裂比强度)在新疆机采棉加工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分析含杂率与棉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长度整齐度指数、断裂比强度之间变化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新疆机采棉加工工艺在清理杂质的同时,降低了棉纤维的上半部平均长度、长度整齐度指数、断裂比强度,其中含杂率与棉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长度整齐度指数相关极显著。认为:以此定量分析为参考依据,结合各地机采棉品质特征调整新疆机采棉加工工艺,增加籽棉清理道次,适当减少皮棉清理道次,可在保证杂质清理效果的同时,提高棉花品质。  相似文献   
7.
针对传统土地整治项目施工监管、后期监测效率不高的问题,本文通过低空无人机航摄和PhotoScan软件后期处理,对比生成的正射影像图和Google earth卫星图的分辨率和位置,发现该影像图能精准、高效的表征项目区影像数据变化,从而得到一种可用于土地整治项目各阶段动态观测的简单、快捷方法。  相似文献   
8.
年年岁岁备春耕,今朝春耕景不同。眼下,春耕生产陆续展开,在山东省莱州市农村的田间地头,物联网实时监控管理智慧大棚,“空中课堂”解决春耕难题,“黑科技”让农民当起了“甩手掌柜”……一样的春耕,不同的景象,智慧农机和科技春耕构成了乡村一道靓丽的新景观。农户当起了“甩手掌柜”“真的没想到,以前村民们的拓荒地,现在却成了村里的‘致富田’,这都是土地托管的功劳”!疫情过后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忙碌的农户,在莱州市城港路街道朱家村,村支书李伟强望着村里千亩麦田,百亩金银花,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相似文献   
9.
1961—2018年黑龙江省干湿气候的时空格局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作为中国粮仓和东北亚生态屏障,旱涝对该区域农业生产及生态安全具有重要影响。为明确区域气候干湿状况的时空格局特征,根据黑龙江省62个气象站点1961—2018年逐日降水量资料,采用标准化降水指数(I_(SP)),利用气候趋势、Mexican Hat小波分析、经验正交函数(EOF)等方法,分析了黑龙江省近60年的气候干湿时空格局特征。结果表明:1961—2018年,黑龙江省年尺度标准化降水指数(I_(SP12))值在波动中呈微弱的增加态势,气候状况总体表现为湿润化趋势;季节尺度上,春季、秋季、冬季的气候均呈湿润化趋势,其中春季和冬季湿润化趋势较明显,均通过了0.01水平显著性检验,夏季总体呈不显著的干旱化趋势。年尺度I_(SP12)存在7 a主周期、28 a次周期,春季I_(SP3)(3个月尺度的I_(SP)值)存在24 a主周期,夏季I_(SP3)存在7 a主周期,秋季I_(SP3)存在7 a主周期、3 a次周期,冬季I_(SP3)存在28 a主周期、2 a次周期。且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黑龙江省年和季节气候在其主周期内均将处于湿润期。年气候干湿状况的空间变化具有3种典型模态,4个季节则均具备2种典型模态,年和四季的第一典型模态对应的典型场分布均为正值,具有全局一致型的空间变化特征,年季节尺度的气候整体干湿变化基本同步。松嫩和三江两大平原区是区域气候干湿变化的敏感区域。  相似文献   
10.
李琳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12):79-80
一年生野生大豆存在硬实现象,必须经过适当处理破除硬实从而正常萌发.该研究采用浓硫酸酸蚀处理,对野生大豆种子进行了破除硬实试验.结果表明,浓硫酸酸蚀有明显的效果,可利用其进行大量种子的处理,但同时对大豆种子根的伤害率也随着酸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出现无主根芽、根部粗大等畸形根,应加以注意.综合来看,酸蚀55min是破除野生大豆种子硬实的最佳处理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