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国禽业导刊》2005,22(23):i0001-i0001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这一观念早已深入人心。然而,近些年来,一系列动物与人能够交叉传染的流行疾病却在不断拉大我们与“朋友”之间的距离:疯牛病向五大洲的蔓延,成千上万头牛被宰杀;  相似文献   
2.
恐怖主义历来是警卫工作的主要威胁,历史上有许多政要都是遭到恐怖袭击遇害,有的导致政权更替,有的甚至引起战争。因此警卫反恐成为警卫工作的重要内容,很多警卫措施也是为了应对恐怖袭击。本文主要就我国警卫工作中反恐怖的策略问题研究。  相似文献   
3.
蒋辉 《饲料广角》2002,(6):44-47
2001年9月11日恐怖主义者袭击美国的事件发生之后,使美国受到极大的震动,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涉及世界的政治和经济,动物保健业亦未能例外。笔者根据所看到的有关资料,试图以美国的情况为主,从以下10个方面浅议恐怖主义造成的长期影响下动物保健业面对的不确定因素。 2001年9月11日袭击美国的恐怖事件发生之前,美国和世界的动物保健业并非处在兴旺时期,而只能说是基本上保持着平缓增长的态势。然而,许多动物保健供应公司的三季度状况却是  相似文献   
4.
美国联邦国土安全部拨款150万美元给美国国家乳品工业局、肯塔基大学、路易斯维尔大学和肯塔基西部大学,共同开发一个旨在保证奶的安全的监控系统,重点放在奶从奶牛场到乳品加工厂的运输过程,因为这被认为是国际恐怖主义袭击最有可能发生的阶段。该项目的目标是为肯塔基乳品工业创建一个标准模型,进而供全国使用。  相似文献   
5.
冷峰 《湖南农机》2004,(3):20-21
严冬说,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台独”恐怖主义也正是“台独”政治的一种特殊手段。因为两岸经济和军事力量对比越来越不利于“台独”。“台独”势力没有信心摆出“堂堂之阵”与大陆作正面军事底抗。所以他们寄托部分希望于恐怖袭击。台湾军方在“以武拒统”的总目标下提出“先制、反制”的策略其中有些作战计划是针对大陆沿海的机场、港口、陆军等军用目标的.但也有针对国家领导人、新闻机构、核电站、水利工程等目标的恐怖袭击计划。  相似文献   
6.
20 0 1年纽约世贸大厦发生了震惊世界的 9·1 1事件 ,系恐怖主义分子所为。而在这年的 9·1 1之后 ,美国又发生了炭疽邮件多起。从 9月 2 2日到 1 1月 1 3日 ,恐怖分子将含有炭疽芽胞白色粉末状物置于信内寄出 ,收信人有参议员、杂志编辑、电视台、广播电台等工作人员。在邮件分送、开启过程中 ,有关场所的空气及环境也受到炭疽芽胞的污染 ,从而引发恐怖主义分子散播的炭疽病。根据科学证实的材料 ,发病最少2 2人 ,其中吸入性炭疽及皮肤炭疽各 1 1人 ,患者除一老 (94岁在家老人 )一少 (7个月大婴儿 )外 ,均为 2 3~ 61岁的工作人员。受害者…  相似文献   
7.
国际恐怖主义犯罪在国际法学领域至今没有形成一个为世界各国所公认的定义。本文从研究该定义出发 ,在区分跨国犯罪和国际犯罪的基础上 ,对国际恐怖主义犯罪的主体 ,犯罪构成 ,及其在各种情形下所应承担的国际刑事责任或者国家责任进行了分析探讨。同时指出联合国及其安理会在加强国际合作 ,打击国际恐怖主义犯罪活动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1月8日,英国传染病学专家杰里米·法拉教授接受英国广播公司电台访问,预言抗生素的黄金时代即将终结。英国首席医疗官萨莉·戴维斯教授也曾警告说,轻易使用抗生素造成的细菌耐药将会成为仅次于恐怖主义的"定时炸弹"。据称,部分农场在动物食物和饮水中添加抗生素,以提高饲养效率和产量。然而,2013年12月,美国食品和药品管  相似文献   
9.
根据美国<2002年公共卫生健康安全及生物恐怖主义准备及应对法>(Public Health Security and Bioterrori sm Preparedness and Response Act of 2002)所赋予的权力,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宣布几项新的管理草案,要求出口海产品至美国的个人和公司都要严格执行.  相似文献   
10.
人们总是习惯于对前景赋予美好的憧憬。但2006年新年即将来临的时候。大家似乎也已经意识到.在这美好的愿望背后,还同时真切地存在着一个满是风险的未来,或者说。我们很可能会进入一个危机四伏的风险世界。在经历了“911”恐怖主义袭击、“非典”、印度洋海啸、全球的禽流感等一系列突发事件之后,世界上大多数人都对什么是现实的风险世界有了自己真切的体会。就在2006年新年前不久,中国东北的松花江污染和哈尔滨市停水事件发生了,这又给我们上了生动、及时地关于突发环境风险的一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