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32篇
  免费   370篇
  国内免费   587篇
林业   367篇
农学   329篇
基础科学   403篇
  1711篇
综合类   3175篇
农作物   209篇
水产渔业   263篇
畜牧兽医   346篇
园艺   111篇
植物保护   775篇
  2024年   188篇
  2023年   518篇
  2022年   525篇
  2021年   442篇
  2020年   399篇
  2019年   420篇
  2018年   277篇
  2017年   384篇
  2016年   429篇
  2015年   352篇
  2014年   362篇
  2013年   379篇
  2012年   393篇
  2011年   367篇
  2010年   305篇
  2009年   278篇
  2008年   299篇
  2007年   230篇
  2006年   196篇
  2005年   173篇
  2004年   113篇
  2003年   98篇
  2002年   107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1971~2010年邯郸地区16个气象台站的日最高气温、14:00时空气相对湿度和14:00时风速的观测资料,研究了邯郸市干热风发生日数和干热风天气过程发生次数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并利用Morlet小波分析方法探讨了邯郸干热风发生日数的周期性。结果表明:邯郸市轻度、重度干热风的年平均发生日数分别为2.6 d和1.4 d,在空间分布上自西北到东南逐渐减少;轻度、重度干热风天气过程的年平均发生次数分别为0.9次和0.5次;从1971年至2010年,轻度和重度干热风发生日数的年际变化很明显,均呈先减少后增多的变化趋势;轻度干热风年平均发生日数的变化存在3.5年和2.0年的周期,重度干热风年平均发生日数的变化存在3.0年和2.0年的周期。  相似文献   
2.
1961—2018年黑龙江省干湿气候的时空格局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作为中国粮仓和东北亚生态屏障,旱涝对该区域农业生产及生态安全具有重要影响。为明确区域气候干湿状况的时空格局特征,根据黑龙江省62个气象站点1961—2018年逐日降水量资料,采用标准化降水指数(I_(SP)),利用气候趋势、Mexican Hat小波分析、经验正交函数(EOF)等方法,分析了黑龙江省近60年的气候干湿时空格局特征。结果表明:1961—2018年,黑龙江省年尺度标准化降水指数(I_(SP12))值在波动中呈微弱的增加态势,气候状况总体表现为湿润化趋势;季节尺度上,春季、秋季、冬季的气候均呈湿润化趋势,其中春季和冬季湿润化趋势较明显,均通过了0.01水平显著性检验,夏季总体呈不显著的干旱化趋势。年尺度I_(SP12)存在7 a主周期、28 a次周期,春季I_(SP3)(3个月尺度的I_(SP)值)存在24 a主周期,夏季I_(SP3)存在7 a主周期,秋季I_(SP3)存在7 a主周期、3 a次周期,冬季I_(SP3)存在28 a主周期、2 a次周期。且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黑龙江省年和季节气候在其主周期内均将处于湿润期。年气候干湿状况的空间变化具有3种典型模态,4个季节则均具备2种典型模态,年和四季的第一典型模态对应的典型场分布均为正值,具有全局一致型的空间变化特征,年季节尺度的气候整体干湿变化基本同步。松嫩和三江两大平原区是区域气候干湿变化的敏感区域。  相似文献   
3.
4.
以湘西州2000年和2015年两个年份采集的土壤样品有效铜数据为研究对象,其中2000年土壤样品为446个,2015年为1 242个,采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的方法分析了湘西州烟区土壤有效铜的描述性统计特征、时空变异格局。结果表明,从基本统计特征和分布频率来看,15年间湘西州植烟土壤有效铜含量均值由1.05 mg/kg上升到1.89 mg/kg,上升幅度达80%,不同等级的土壤样品有效铜分布频率变化较大,与2000年相比,2015年土壤有效铜适宜等级的样品比例减少了32.35个百分点。同时,极低、低、高和极高等级的样品比例分别增加了1.93、1.49、12.00和16.93个百分点,表明烟区土壤有效铜含量增加的同时,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特点。从时空变异来看,15年间,土壤有效铜块金效应增大,随机性因素对土壤有效铜空间变异影响增强,土壤有效铜分形维数减小,表明有效铜呈现出更多较大尺度上的变异特点。从时空分布的变化来看,2015年土壤有效铜含量高和极高等级的面积增加明显,分别增加了33.94%和10.94%;而适宜等级则大幅下降,比2000年下降了45.01%。  相似文献   
5.
6.
试论一战后美国个人主义的历史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兰楠 《甘肃农业》2006,(9):149-150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传统的个人主义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并对当时美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文中把一战后美国个人主义的演变划分为六大阶段,即:20年代的个人主义(挑衅性的个人主义)、30、40年代的个人主义(经济危机时的个人主义)、50年代的个人主义(“顺从”下的享乐的个人主义)、60年代的个人主义(反叛的、自由的个人主义)、70、80年代的个人主义(保守时代的个人主义)、90年代的个人主义(理性的个人主义),并分别论述了这些不同阶段的个人主义与当时美国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关系。我们应该辨证地认识美国的个人主义价值观。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祥地。在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茶文化在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中呈现出不同形态。它自殷周、唐、宋一直至今,长盛不衰,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结晶,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联姻,是文学艺术与社会风尚的融汇。经过几千年的积淀,中国茶文化已升华为中华民族的一个文化品质,对中国人的人性、思想、感情和行为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影响,并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8.
9.
10.
张忠根 《世界农业》2001,(12):14-17
韩国自20世纪60年代初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以来,经济快速发展,在不长的时间内实现了经济的工业化和人口的城市化,跃入了新兴工业化经济行列。在这一过程中,韩国农业的发展任务和环境不断变化,农业政策的目标和措施也不断调整。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类似于韩国的经济起飞过程,目前农业的发展任务和环境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借鉴韩国经济发展和市场开放过程中的农业政策,对于新时期我国农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一、韩国农业政策目标的演变韩国的农业政策目标是随着农业发展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的。总体上看,韩国农业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