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13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48篇
  172篇
综合类   142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2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更加合理的开发和保护水土资源,提高水土资源产出效益。从"以水定需"角度研究开发现有引水工程潜力供给下游农牧业生产。以产出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建立数学模型,利用动态规划方法求解模型最优解,得出平水年的水土资源优化配置结果。通过优化配置规划配水区域种植结构,使研究区域整体农牧业土地产出价值空间较大提升,从而使配水区域经过水土资源优化配置后产量及收入大幅增长。  相似文献   
2.
3.
开发利用水土资源,推进黄土山区经济结构调整,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结合柳林县的实际,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水资源统一管理,科技兴水,落实政策,更新机制等方面论述了如何发展水利事业,推进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4.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水土保持理念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与自然不和谐相处就会加剧环境恶化、危及国家生态安全、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因此要转变观念 ,调整思路 ,突出水土资源的高效利用、有效保护和优化配置 ,分类指导、整体推进 ,高度重视生态自我修复 ,应用社会化机制 ,加快新技术的研究和推广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5.
谷敏 《乡村科技》2020,(4):59-60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生态文明建设事业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其中水土资源成为自然资源的核心组成部分,水土资源保持是保证生态平衡的重要措施。相关部门只有结合实际情况开展森林经营规划工作,才能对水土资源保护带来良性影响。本文就森林经营对水土资源的影响展开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利用人工干预的方式调节自然环境、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完善森林生态系统、完善森林资源监测基础建设等水土资源保育措施。  相似文献   
6.
孙跃贤 《中国林业》2011,(17):43-43
2011年,甘肃省玉门市新植枸杞、葡萄4.3万亩,是历年来发展力度最大的一年,以特色林果为主的林业总产值将突破1亿元大关,实现历史性突破。今年,玉门被列入全省53个优质林果基地建设县,各乡镇充分利用传统优势及得天独厚的光、热、水土资源,大力发展枸杞、葡萄等特色林果,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区域水资源和土地资源概况进行研究,利用大系统递阶优化思想,以供水对象相对缺水率最小和农业经济效益最大为目标,建立了区域水土资源联合优化配置模型,并以句容市为例,对平原丘陵地区的水资源在时间和区域上进行了合理安排、设计、组合和布局,对农业种植结构进行了调整。研究结果表明:水资源是土地资源发挥最大优势的基本条件,水资源利用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土地资源的生产效率;而土地资源的利用程度也影响着水资源的变化,土地资源利用效率高,则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8.
1 概 述甘肃省 18处大型灌区 (景电灌区、引大灌区、鸳鸯灌区等 )主要分布在甘肃省河西走廊的武威、张掖、酒泉三地区及中部地区的兰州、白银 ,地处 18个县 (市、区 ) ,这些灌区是甘肃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是粮、棉、油等农副产品生产的主要基地 ,尤其是河西走廊灌区沙漠中的绿洲 ,它对改善生态环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此灌区的改造、建设对甘肃省发展国民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1)自然地理概况。甘肃省大型灌区所在区域 ,属大陆干旱气候区 ,空气干燥、降水少 ,蒸发强烈 ,日照时间长 ,夏季炎热 ,冬季寒冷 ,昼夜温差大 ,无霜期…  相似文献   
9.
调整农、林、牧结构,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是干旱、半干旱低山丘陵区农业走出低谷,摆脱困境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通过对敖包流域水土资源评价,系统环境辨识与诊断,明确系统发展优势和存在问题,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确立了系统优化方案,为流域水土资源合理利用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
如何开展生态经济沟建设的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开展生态经济沟建设的商榷苏喜富(内蒙古林业勘察设计院呼和浩特010020)生态经济沟建设是为了合理开发利用土地,发挥水土资源和生物资源的生产潜力,使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结合,实现林业向多功能、高效益转变的重要措施。通过林业生态经济沟工程建设,使山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