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58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27篇
  9篇
综合类   57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5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韦美芬 《西南园艺》2002,30(3):42-42
1 观察外形 茶叶籽多呈圆形和椭圆形 ,外表粗糙、干燥、无光泽 ,颜色较深 ,呈墨黑色 ;油茶籽则多为褐色 ,棱形 ,有一面扁平略有凹陷 ,外壳光滑有光泽。2 摇动并察看茶仁颜色 当年采收晒干的油茶籽 ,茶仁放在耳边摇晃有清脆响声 ;茶叶仁仁壳粘合较紧 ,摇晃无声。将油茶籽仁敲碎除去衣膜 ,籽仁为蛋黄色 ;茶叶籽仁则为白色或淡黄色。3 品尝茶仁味道 击碎其仁 ,油茶籽仁有油香味 ,味香甜 ;茶叶籽仁无油味 ,苦且涩。4 看油分 将油茶籽仁用力击碎 ,会渗出油分 ,放在纸上击打会留下油迹 ,如将油茶籽仁碾磨成粉 ,用手去捏 ,有沾手成饼现象 ;…  相似文献   
2.
平乐县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桂林市东南部,全县总面积为1919.34平方公里,种植油茶的历史悠久。新中国成立以后,平乐县各届政府均积极发展油茶种植产业,油茶种植面积呈逐年递增趋势。1999-2004年,油茶籽产量为37,435吨,年均产量6239吨。  相似文献   
3.
油茶籽脂肪酸成分含量与高光谱反射率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来自不同产地的30个油茶籽样品的油酸、亚油酸、棕榈酸含量和高光谱反射率,分析油茶籽高光谱反射率与脂肪酸含量间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与油茶籽脂肪酸成分含量相关性比较好的高光谱波段主要分布在400~500、600~630 nm以及900 nm左右,且敏感波段区高光谱反射率与脂肪酸成分含量的相关系数均在0. 4 以上。  相似文献   
4.
一、三大油茶病害特征及危害。据产区抽样调查.三大病害造成油茶籽减产幅度一般为15%-30%.严重的可达40%以上。  相似文献   
5.
南方油茶树生长在丘陵山坡,生命力很强,不怕干旱,瘠薄土壤也能生长.茶树分枝多,高的达2 m.油茶籽榨出的油是世界上最好的植物油之一,也是健康长寿油,是中国出口的特产油,深受人们的喜爱.  相似文献   
6.
油茶籽饼多酚的乙醇提取工艺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油茶籽饼多酚的乙醇提取优化工艺,将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和BP人工神经网络分析方法相结合,充分挖掘正交试验数据信息,通过仿真模拟和优化,获得油茶籽饼多酚的乙醇较优提取工艺条件:乙醇浓度为60%,提取时间为3.5 h,提取温度为70℃,料液比为1∶15。  相似文献   
7.
以阿拉伯胶和明胶为壁材的凝聚法生产茶油微胶囊的工艺过程及条件如下5%阿拉伯胶和5%明胶与一定量油茶籽油在60℃下乳化1min,在pH4.4下凝聚0.5h,10℃下固化1h,经离心和真空干燥即可.该法制备的微胶囊,有较高的含油率和包埋率.其粒径与凝聚时的搅拌速度密切相关,但其水溶性较差.  相似文献   
8.
不同种类油茶籽油的品质分析与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了解不同加工工艺、不同贮藏时间对油茶籽油品质的影响,进而为日后生产上合理选择与控制加工工艺、消费时有效选择与使用油茶籽油提供理论与技术方面的依据,以3种油茶籽油——压榨毛油、浸出毛油、精炼成品油为原料,对其主要理化指标、脂肪酸组成与含量以及不同年份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这3种油在酸价、碘值、皂化值、过氧化值之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在折光指数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这3种油的脂肪酸组成及相对含量基本一致,均以油酸为主,含量都在74%以上;其次是棕榈酸,含量在13%~14%之间;再者就是亚油酸,含量约在7%~9%之间。三者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超过84%,其中精炼成品油最高,压榨毛油次之,浸出毛油最低;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以压榨毛油最高,达76.967%,其次是精炼成品油,含76.646%,浸出毛油最低,为75.066%;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以浸出毛油最高,达9.300%,其次是精炼成品油,含8.000%,最低的是压榨毛油,为7.433%。不同年份生产的油茶籽压榨毛油,在脂肪酸相对含量上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从而对油的品质与贮藏稳定性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徐传球 《蜜蜂杂志》2014,34(11):12-12
<正>油茶树可长2 m多高,不怕干旱,适应性强,种在瘠薄的土壤里也能很好地存活。油茶树花朵大,树上枝条多,每株树有上千朵花,大树多达上万朵花。10月上旬油茶花零星开放,尾花延至12月底,花期长达2个多月,油茶籽成熟不一,分早熟和晚熟2种。寒露籽属于早熟品种,即在寒露前后开始摘茶籽;霜降籽属于晚熟品种,一般在霜降前后开始摘油茶籽油茶籽是很好的油料原料,榨出的油香味四溢,闻名世界。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民转入城市打工,油茶林无人管理,山里杂草丛生,年复一年。一到冬天干草常被野火燃烧,大片大片相连的油茶林被烧毁,造成茶  相似文献   
10.
通过油茶籽主要理化性质和营养成分的分析,研究了油茶籽成熟过程中油脂转化及营养物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油茶籽成熟过程中,鲜籽含水率持续下降,鲜出籽率变化不大,鲜籽出仁率小幅上升,干出籽率和含油率不断上升。油茶籽油中的酸值和过氧化值总体呈下降趋势。在油茶籽成熟过程中,油酸相对含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亚油酸和亚麻酸相对含量都呈下降趋势,与油酸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相关系数r分别为-0.978和-0.957。油茶籽成熟过程中,油脂积累和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变化呈负相关(r=-0.289),与可溶性淀粉(r=0.836)和可溶性蛋白(r=0.703)含量变化均呈显著正相关。α-生育酚含量变化基本上是先增加,在9月28日达到最大值0.153 mg·g-1后基本维持稳定,角鲨烯和β-谷甾醇含量随着油茶籽的成熟先增加后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