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19篇
  免费   211篇
  国内免费   261篇
林业   302篇
农学   92篇
基础科学   190篇
  1218篇
综合类   1347篇
农作物   66篇
水产渔业   187篇
畜牧兽医   609篇
园艺   119篇
植物保护   261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102篇
  2016年   146篇
  2015年   107篇
  2014年   166篇
  2013年   202篇
  2012年   230篇
  2011年   215篇
  2010年   244篇
  2009年   242篇
  2008年   294篇
  2007年   258篇
  2006年   215篇
  2005年   201篇
  2004年   155篇
  2003年   157篇
  2002年   142篇
  2001年   120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81篇
  1995年   70篇
  1994年   67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4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7年   7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1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奠定基于运动力学参数构建土壤侵蚀模型的理论基础,通过不同降雨强度(25、50和75 mm/h)、不同坡长(1、5、10、15和20 m)下径流小区内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对不同处理下坡面薄层水动力学特性进行分析,并对水动力学参数与土壤侵蚀之间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当坡度一定时,坡面平均流速主要受坡长及单宽流量影响,降雨强度通过影响单宽流量的大小间接影响坡面平均流速;在试验设计范围内,当坡长1 m时,整体上呈"层流-急流态",当坡长为1 m时,整体上呈"层流-缓流态";当降雨强度一定时,雷诺数随着坡长的增加线性增加,佛汝德数随着坡长的增加以幂函数形式增加;降雨强度对坡面流有明显的"增阻"效应;坡面阻力系数随着坡长的增加呈幂函数减小趋势;坡面平均土壤侵蚀率与单宽流量间呈一元线性趋势增加,与水流平均流速间呈指数函数增加,与雷诺数间呈二次函数增加。  相似文献   
2.
极端暴雨条件下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壤蓄水能力和入渗规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后,下垫面环境条件的变化可能对流域水文过程、水文通量、水量平衡以及生态系统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研究极端暴雨条件下剖面土壤蓄水能力和入渗规律,对于阐明流域产汇流过程和影响机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采用土壤墒情仪对陕北"7·26"特大暴雨事件下黄土丘陵沟壑区草地剖面土壤水分进行了实时动态监测,分析了极端暴雨条件下剖面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和蓄水过程,利用Horton入渗模型模拟了剖面土壤水分湿润锋的运动过程,揭示了极端暴雨条件下剖面土壤水分的入渗规律。结果表明:(1)极端暴雨条件下,黄土丘陵沟壑区坡面草地不同深度层次土壤水分与降雨过程的响应不同,具有层次性和明显的滞后效应,其中,0~140 cm是影响该地区土壤水文过程的关键层次;(2)土壤水分再分配结束时,湿润锋最深深度达140 cm,土壤蓄水量达225.99 mm,较降雨前95.37 mm增加了1.37倍;(3)极端暴雨过程中湿润锋的运动随时间呈对数递减关系,其稳渗速率随容重增加而减小,呈指数函数递减;(4)极端降雨过程中该地区坡面草地的产流机制仍以超渗产流为主,对于揭示流域的产汇流机制和完善水文预报模型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3.
捕食线虫性真菌的分离培养及分布规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自然界中的捕食线虫性真菌进行了分离和种属区分,并对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从土壤、粪便等材料中获得了2类活性较强的捕食线虫性菌株:即套捕型(hooping)捕食线虫性真菌和粘捕型(sticking)捕食线虫性真菌。主要的代表种类有3种。这些捕食线虫性真菌在捕食性结构分生孢子形态及某些生物学特性上有一定差异。套捕型捕食线虫性真菌代表种为少孢节丛孢菌(Arthrobotrys oligospara)和梨形指环菌(Dactylaria pyriformis),它们以菌环、菌网作为捕食性结构(器官),以套捕方式杀灭线虫幼虫。梨形指环菌可产生多量厚垣孢子(chlamyalospore)。粘捕型捕食线虫性真菌代表种为纺锤隔指孢菌(Dactylella ellipsospora)。可形成菌结捕食线虫性结构,以粘捕的方式杀灭线虫幼虫。结果表明:捕食线虫性真菌在土壤和家畜粪便中的分离率是40.41%;此类菌适合于生存在阴暗、潮湿、富含腐植质的环境中。在温暖季节时,采用0.4g/L玉米粉琼脂培养基(CMA)易于对其进行分离培养。  相似文献   
4.
穿越黄土陡坡管道斜井支护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陕西某地黄土边坡斜井穿越工程为例,利用数值模拟分析方法对斜井开挖支护过程进行了仿真模拟计算.通过对五种可能的开挖支护方式所引起的整个斜井洞周的受力变形特征、塑性区分布规律的对比分析,设计了该斜井合理的支护方式.研究结果表明,斜井的中间部位受力变形较大,支护过程中应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5.
《果农之友》2006,(10):50-50
唐山市汉油管理区果园由于土壤质地粘重,透气性差,pH值7.8左右,不利于桃树根系吸收铁元素,每年6~7月份桃树普遍出现缺铁性黄化,严重的造成新生叶片变小、变薄、白化坏死,最后脱落,不仅衰弱树势,而且影响当年花芽分化和来年产量.几年来,我们采用起垄栽植、行间挖沟、增施有机肥等技术措施,改良土壤结构和理化性状,增强保肥蓄水能力,加深活化土层厚度,创造了有利于根系生长的环境,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黄土高原沟壑区林牧共生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指出陇东黄土高原沟壑区的林牧矛盾,可以通过羊只舍饲、疏林和中龄林内轮牧、利用当地灌木资源作为补充饲草、有计划地利用刺槐灌丛放牧等措施加以缓和,从而使林牧互相促进,达到共生之目的。  相似文献   
7.
黄土丘陵半干旱区几种牧草蒸腾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蒸腾是牧草生理生态特性的主要指标,也是植物体内水分平衡的主要环节。它能调整植株体温、缩小叶肉细胞内水分饱和差与大气水分饱和差之间的梯度,调节水分的损失,保证植物体内水分的有效利用,借以抵抗或降低水胁迫对植物的影响。我们在1983~1985年对五种栽培牧草蒸腾强度在生长期和生长末期的日变化,以及这些变化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有助于了解不同栽培牧草在半干旱条件下对水分的需求,为黄土丘陵半干旱区牧草品种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自然概况试验设在宁夏固原东部黄土丘陵区的万亩人工改良草地。海拔1600-1850米,年平均气  相似文献   
8.
薄粘束梗菌leptographium procerum引起松树根部病害,并已在许多森林中发现,包括种子园、苗圃和风景区,造成很大的损失。该菌由象虫和树皮小蠹从被侵染的树上传播到健康树的根茎和根部。在根茎和干基部的木质部组织中有树脂块时,被害树死亡。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通过对黄土低山丘陵及坨甸草原区248个风蚀图斑资料的分析,运用线性模型理论,对此地区的风蚀规律进行了研究。获得了下垫面各因素与风蚀量关系的数学模型。找出了影响风蚀的主导因素,并系统阐述了植被覆盖度和土地利用类型对风蚀量大小的影响,且与水蚀规律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