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58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1篇
  29篇
综合类   102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21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饲料研究》2003,(6):40-40
英国一家研究机构发明了一种新技术 ,可培育出无脂肪的畜禽。他们制成了一种能破坏动物机体内脂肪的抗体血清 ,该血清是多种抗体的混合物 ,每种抗体会将特定的抗原吸附于脂肪细胞上并且破坏脂肪细胞 ,从而破坏脂肪的生成 ,利用这种抗体血清可以生产不含脂肪或含脂肪很少的畜禽用于人们消费需求。研究人员利用绵羊作试验发现 ,该抗体血清除了能破坏脂肪外 ,还有助于蛋白质的合成。从理论上说 ,这种方法可用于各种家畜和家禽 ,但是如果要投入实际应用还存在许多尚待解决的问题 ,要想生产出无脂肪畜禽 ,还需假以时日英国培育出无脂肪畜禽…  相似文献   
2.
研究的目的是探讨日粮维生素A水平是否与伊比利亚猪生长前期(活重35.8 kg)和育成期(活重158 kg)脂肪细胞分化或脂肪积累差异有关。选取活重16.3 kg的伊比利亚猪分配到两个日粮组,一组饲喂添加维生素A 10 000 U·kg-1的日粮(对照组);另一组不添加维生素A(VAR)。试验结果表明,维生素A的水平对猪生长性能和胴体品质没有影响。维生素A的早期限饲在生长早期极显著增加了背最长肌(LT)前脂肪细胞数量(P<0.001);并且增加育成期中性脂质含量,改善了其组成(较高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和较低的饱和脂肪酸含量,P<0.05)。维生素A的限饲增加仔猪脂肪生成潜力,且不影响胴体性状。  相似文献   
3.
雌性动物的乳腺组织是由胚胎时期的外胚层发育而来,出生时只有少量导管和皮下基质结构,而后在性成熟、妊娠和泌乳期乳腺发育达到峰值,这一特点使乳腺成为出生后唯一可以重复再生的器官。在乳腺发育到退化的循环中,乳腺的上皮细胞、基质白色脂肪细胞、棕色脂肪细胞和肌上皮细胞经历了一系列转化和更迭,脂肪细胞的动态转化反映了乳腺的功能变化。研究乳腺细胞的转化和更迭与母畜的泌乳直接相关,对延续母畜的生产效率有重要意义。本文就乳腺中脂肪细胞转化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深度揭示乳腺发育过程中细胞更迭的机制提供前沿研究信息。  相似文献   
4.
《畜牧与兽医》2016,(12):120-124
目前有关脂肪代谢分子机制是人和畜禽研究热点之一,雄激素是影响脂肪代谢的重要因素,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脂肪组织是合成代谢雄激素的重要场所,雄激素对脂肪细胞的作用非常复杂,在不同性别、年龄、部位对脂肪组织作用结果不同。雄激素能够与AR结合直接或间接影响脂肪细胞的增殖分化、脂解和胰岛素敏感度等引起机体脂肪组织分布发生改变。本文分析了雄激素对脂肪组织代谢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研究性状,旨在为研究人类肥胖、雄激素过量或缺乏病和畜禽肉品质改善与机体脂肪代谢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miR-106b-5p靶向KLF4调控山羊肌内前体脂肪细胞分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旨在明确miR-106b-5p对山羊肌内前体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并确定这种作用是通过靶向KLF4来实现的。本研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技术检测miR-106b-5p在山羊肌内前体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模式,通过脂质体转染技术将miR-106b-5p mimic和miR-106b-5p inhibitor转入体外培养的山羊肌内前体脂肪细胞,油红O染色法从形态学验证miR-106b-5p对脂肪细胞中脂滴积聚的影响,qRT-PCR检测预测的靶标基因KLF4和脂肪分化标志基因的表达情况,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鉴定miR-106b-5p与KLF4的靶标关系。qRT-PCR结果显示,miR-106b-5p在山羊肌内前体脂肪细胞诱导分化第3天时表达量最高。在山羊肌内脂肪细胞中干扰miR-106b-5p后油红O染色显示脂滴聚积减少,过表达miR-106b-5p后脂滴聚积增加。在山羊肌内前体脂肪细胞中转染miR-106b-5p inhibitor后PPARγ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而KLF4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转染miR-106b-5p mimic后LPLPPARγ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荧光素酶活性试验结果显示,过表达miR-106b-5p可显著抑制KLF4荧光活性。miR-106b-5p通过靶向并负调节KLF4的表达促进山羊肌内脂肪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植物提取物白藜芦醇(RES)对牛皮下脂肪细胞凋亡率以及去乙酰化酶1(SIRT1)/腺苷一磷酸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信号通路关键因子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量的影响。选取18月龄鲁西黄牛的皮下前体脂肪细胞,在细胞分化的第0天,更换为RES浓度分别为0(对照)、100、200和400μmol/L的培养液处理48 h,每组设3个重复。应用Hoechst33342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分析仪检测细胞凋亡率,荧光定量PCR(q PCR)和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blot)分别检测SIRT1/AMPK信号通路上的关键因子SIRT1、A MPKα、叉头转录因子1(Fox O1)、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促凋亡蛋白Bcl-2相关X蛋白(Bax)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量,并利用油红O染色鉴定脂肪细胞。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RES处理后的牛皮下脂肪细胞凋亡率均极显著增高(P0.01);不同浓度RES处理后的SIRT1、AMPKα、caspase-3、Bax的mRNA表达量均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0.05或P0.01),Bcl-2的mRNA表达量极显著降低(P0.01);不同浓度RES处理后的SIRT1、AMPKα、caspase-3的蛋白质表达量均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0.05或P0.01);200和400μmol/L RES处理后,Fox O1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量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0.05或P0.01),Bax的蛋白质表达量极显著提高(P0.01),Bcl-2的蛋白质表达量极显著降低(P0.01)。100μmol/L RES处理后时,Fox O1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量以及Bcl-2、Bax的蛋白质表达量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RES通过激活SIRT1/AM PK信号通路,同时激活通路下游的Fox O1,促进了牛皮下脂肪细胞的凋亡,为通过营养调控技术降低牛皮下脂肪沉积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硫氧还蛋白互作蛋白(Txnip)是一种氧化还原调节蛋白,通过与硫氧还蛋白结合抑制其活性,调节细胞的氧化还原状态,在葡萄糖和脂质稳态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从3~7日龄仔猪(Sus scrofa)皮下脂肪组织分离培养的脂肪细胞,应用RNAi沉默碳水化合物反应元件结合蛋白基因(ChREBP)表达,以含0或0.1 mmol/L NAD+的葡萄糖浓度分别为0、5和15 mmol/L的培养液培养,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Txnip及ChREBP mRNA表达,以探讨葡萄糖和含腺苷分子对猪脂肪细胞Txnip表达的影响及其转录调控途径。结果表明,葡萄糖以浓度依赖方式促进猪脂肪细胞Txnip和ChREBP mRNA表达,无糖条件下NAD+对Txnip mRNA表达没有明显影响,但葡萄糖存在时显著促进其表达。siRNA沉默脂肪细胞ChREBP表达后,葡萄糖对Txnip mRNA表达的促进作用比相同条件下培养的对照细胞有较大幅度降低;以NAD+处理后,Txnip表达在葡萄糖浓度为5和15 mmol/L时分别较对照细胞降低了91%和93%。由此说明,NAD+诱导猪脂肪细胞Txnip转录表达依赖于葡萄糖的参与,ChREBP介导葡萄糖和NAD+对Txnip mRNA表达的诱导作用。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讨ChREBP在葡萄糖和脂质稳态中的作用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葛根素对松辽黑猪前体脂肪细胞成脂分化的调控作用,在细胞诱导液中分别添加0、10、20、40、60和80 μmol/L葛根素进行成脂诱导分化,用油红O染色法和甘油三酯酶法检测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脂滴聚集情况和甘油三酯含量以考察脂质沉积和分化效果,并确定葛根素的最佳添加浓度;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对照组(0 μmol/L)和最佳葛根素浓度添加组成脂标志基因细胞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EBPα)及成脂分化基因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4)、应激蛋白(TRIB)和叉头框蛋白O1 (FOXO1)的mRNA的表达水平,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PPARγ和C/EBPα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20、40和60 μmol/L葛根素均显著增加脂滴和甘油三酯含量(P<0.05),且40 μmol/L葛根素效果最佳;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40 μmol/L葛根素显著上调成脂标志基因PPARγ、C/EBPα及成脂分化基因ACCFABP4、FOXO1和TRIB的表达(P<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40 μmol/L葛根素显著增加PPARγ蛋白表达(P<0.05)。综上所述,40 μmol/L葛根素能够促进松辽黑猪前体脂肪细胞的成脂分化和脂质沉积。  相似文献   
9.
范云珲  逯璐  许秋实  郑晰丹  杨童  徐闯 《中国兽医学报》2022,(11):2256-2260+2291
奶牛前脂肪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对于正常脂肪组织发育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细胞水平探讨全反式视黄酸(ATRA)对牛前脂肪细胞的增殖与分化。试验分为2组,分别是试验组(牛前脂肪细胞用20 nmol/L ATRA处理48 h)及对照组。用MTS及EdU及Ki67法检测ATRA对牛前脂肪细胞增殖的影响,免疫蛋白印记(Western blot)检测ATRA对牛前脂肪细胞中几种增殖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包括细胞周期蛋白D1(CCND1)、2、3和CCNE1及细胞周期蛋白激酶(CDK2、4、6);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进程,并检测分化相关指标PPARγ和C/EBPα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20 nmol/L ATRA可抑制牛前脂肪细胞增殖,同时降低S期细胞比例并降低细胞周期蛋白(CCND1、CCND2、CCND3和CCNE1)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2、CDK4和CDK6)的蛋白丰度。此外,与对照组相比,ATRA的添加还通过下调PPARγ和C/EBPα的蛋白质表达来抑制牛前脂肪细胞的分化。结果表明,20 nmol/L ATRA处理48 h会抑制牛前脂肪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对正常脂肪组...  相似文献   
10.
钱凤芹  刘国霞 《猪业科学》2006,23(12):72-74
本文综述了脂肪细胞膜免疫技术的研究概况。免疫机制。影响因素、及特异膜蛋白的研究等。对于进一步深入研究猪脂肪细胞膜蛋白的组成和功能。揭示脂肪细胞膜蛋白与脂肪细胞代谢和功能之间的关系.阐明脂肪细胞分化和脂肪沉积的分子和细胞机制,寻找减少猪脂肪过度沉积提供了科学依据,开辟了降低猪脂肪。提高瘦肉率研究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