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7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2篇
  11篇
综合类   127篇
农作物   11篇
园艺   98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5年9月初,我站从桂林市叠彩区大河乡阳家村引种香港四季芥蓝约3.33 hm2.该品种以其苔心粗大、口感清爽、风味独特、经济效益高等优点深受种植户和消费者的喜爱.现将其品种特性及丰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利用芥蓝×青花菜DH群体构建AFLP连锁图谱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利用青花菜(Brassica oleracea var. italica) 与芥蓝(Brassica oleracea var. alboglabra) 杂交后代双单倍体(DH) 群体为材料, 通过AFLP技术构建了一个甘蓝类作物较高密度的遗传连锁图谱。该图谱包括9个主要连锁群及2个小连锁群, 总图距801.5 cM, 含337个AFLP标记, 标记间平均距离为3.6 cM,为甘蓝类作物基因定位、比较基因组学及重要经济性状QTL分析提供了一个框架图谱。  相似文献   
3.
芥蓝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芥蓝是十字花科芸薹属甘蓝类蔬菜作物,在我国南方栽培较多,以采收菜薹食用为主,其食味脆甜、芳香、爽口,是我国特产蔬菜之一。芥蓝按其花冠颜色可分为白花芥蓝和黄花芥蓝,前者栽培面积较广,品种也较多,后者栽培较少。芥蓝属长日照作物,喜冷凉、湿润的环境,植株生长及菜薹形成的适温为15~25℃,30℃以上高温不利于植株的生长发育,而气温过低,苗期便通过春化,提早抽薹。由于芥蓝风味独特,深受消费者喜爱,栽培面积逐年增加,而且芥蓝也是出口创汇的重要蔬菜,是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增加收入,扩大种植的蔬菜品种之一。1品种选择①早熟类型耐热,可在…  相似文献   
4.
高温条件下芥蓝菜薹色泽的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高温条件下3个芥蓝品种菜薹色素及其相关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芥蓝菜薹的叶绿素、花青苷和类黄酮含量尖叶夏芥蓝均为最高,荷塘芥蓝次之,中花芥蓝最低。尖叶夏的有机酸含量最高,中花次之,荷塘最低。花青苷含量较高的品种,其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也比较高。芥蓝菜薹表皮色泽是叶绿素、类黄酮和花青苷等色素的综合表现,并受表皮酸碱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芥蓝游离小孢子培养初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芥蓝的5个基因型为试材,对游离小孢子培养诱导胚状体发生及植株再生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供体基因型对成功诱导胚状体发生至关重要;振荡培养明显有利于胚状体的发育;改良MS和B培养基对诱导植株再生没有差别。  相似文献   
6.
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的芥蓝为绿色,但在潮汕地区有一个地方品种——红脚菜薹,其植物茎部为红紫色,菜薹长出后,其颜色也是红紫色。本试验以红脚菜薹和中花菜薹为材料,探讨芥蓝菜薹的颜色遗传规律。  相似文献   
7.
以白花芥蓝‘四季粗条’为材料克隆了Boa DFR基因,Gen Bank登录号为MT472647,CDS序列长为1158 bp,编码385个氨基酸,与甘蓝型油菜、甘蓝和白菜等具有高度同源性。Boa DFR表达水平在芥蓝不同发育时期、不同器官中存在显著差异,随植株发育总体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幼嫩种子中表达量最高。芥蓝原生质体的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Boa DFR定位在细胞核上。构建了农杆菌介导的芥蓝瞬时过表达体系,将Boa DFR转入白花芥蓝‘四季粗条’和黄花芥蓝‘福州黄花’中,发现Boa DFR在两种芥蓝中均高水平表达,转基因植株叶片颜色明显变紫,花青素苷显著积累,总含量最高达461.43μg·g-1 FW,而野生型和转空载体芥蓝叶片中几乎检测不到花青素苷。通过HPLC在转基因植株叶片中共检测到8种花青素苷,均为矢车菊花青素苷,其中矢车菊–3–阿魏酰–丙二酰–槐糖苷–5–葡萄糖苷占比最高。  相似文献   
8.
注意力与多尺度特征融合的水培芥蓝花蕾检测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准确辨识水培芥蓝花蕾特征是区分其成熟度,实现及时采收的关键。该研究针对自然环境下不同品种与成熟度的水培芥蓝花蕾外形与尺度差异大、花蕾颜色与茎叶相近等问题,提出一种注意力与多尺度特征融合的Faster R-CNN水培芥蓝花蕾分类检测模型。采用InceptionV3的前37层作为基础特征提取网络,在其ReductionA、InceptionA和InceptionB模块后分别嵌入SENet模块,将基础特征提取网络的第2组至第4组卷积特征图通过FPN特征金字塔网络层分别进行叠加后作为特征图输出,依据花蕾目标框尺寸统计结果在各FPN特征图上设计不同锚点尺寸。对绿宝芥蓝、香港白花芥蓝及两个品种的混合数据集测试的平均精度均值mAP最高为96.5%,最低为95.9%,表明模型能实现不同品种水培芥蓝高准确率检测。消融试验结果表明,基础特征提取网络引入SENet或FPN模块对不同成熟度花蕾的检测准确率均有提升作用,同时融合SENet模块和FPN模块对未成熟花蕾检测的平均准确率AP为92.3%,对成熟花蕾检测的AP为98.2%,对过成熟花蕾检测的AP为97.9%,不同成熟度花蕾检测的mAP为96.1%,表明模型设计合理,能充分发挥各模块的优势。相比VGG16、ResNet50、ResNet101和InceptionV3网络,模型对不同成熟度花蕾检测的mAP分别提高了10.8%、8.3%、 6.9%和12.7%,检测性能具有较大提升。在召回率为80%时,模型对不同成熟度水培芥蓝花蕾检测的准确率均能保持在90%以上,具有较高的鲁棒性。该研究结果可为确定水培芥蓝采收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正>青海省互助县海拔2 700 m左右,地处青藏高原气候带,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夏季气候冷凉、干燥多风,具有独特的气候特征,适合耐寒蔬菜的生长。芥蓝营养器官生长需要相对冷凉的气候,抽薹适温为15~25℃,喜昼夜温差大;温度超过30℃,虽然能抽薹,但粗纤维增多,产量较低,品质下降。近几年,本县依据独特的冷凉气候,引进芥蓝种植取得成功,据测产:平均主薹质量110 g左右,平均667 m2产量880kg,按2元/kg计,平均667 m2收入1 760元,较当地优势作物油菜(667 m2收入800元)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0.
为鉴定新育成的18个芥蓝杂交组合的应用价值,对芥蓝小区产量、薹净质量、薹粗、节间长等主要经济性状进行比较鉴定。试验结果表明,测量的所有经济性状在供试材料间均存在显著差异,17×25、1×25、17×24和17×34组合综合性状表现优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