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7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32篇
林业   136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34篇
  48篇
综合类   373篇
农作物   27篇
水产渔业   191篇
畜牧兽医   152篇
园艺   34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2010-2015年在靖海湾与五垒岛湾进行的海蜇(Phopilema esculentum)放流前本底调查和放流后跟踪调查结果,对比分析靖海湾与五垒岛湾海蜇苗种的放流密度及成活率。结果表明,靖海湾与五垒岛湾海蜇自然群体资源量均较低,放流群体贡献率非常大。2010-2015年靖海湾海蜇苗种放流密度为(26.92~30.96)×10~4尾·km~(-2),平均为29.45×10~4尾·km~(-2),五垒岛湾海蜇苗种放流密度为(23.05~25.14)×10~4尾·km~(-2),平均为23.97×10~4尾·km~(-2),对比结果表明靖海湾年放流密度均高于五垒岛湾。近6年,靖海湾海蜇苗种成活率分别为0.25%~0.83%,平均为0.51%,五垒岛湾苗种成活率分别为0.31%~0.96%,平均为0.67%,五垒岛湾放流苗种成活率略高于靖海湾。通过靖海湾与五垒岛湾海蜇放流效果对比分析,海蜇苗种成活率与自然群体资源量、海蜇放流密度及海蜇苗种规格等因素有很大的关系。本研究可为山东半岛南部海蜇资源的修复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3.
文中对堤防勘察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对堤防勘察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出了一些想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 我省濒临黄、渤两海,位于黄海北部的海洋岛渔场是我省两大近海渔场之一。历史上渔业资源丰富,小黄鱼、带鱼、对虾等大宗经济品种繁多,是沿岸捕捞业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进入80年代,由于捕捞力量迅猛增加、过度捕捞等原因,传统经济鱼类资源衰败。尤其是作为主要捕捞对象的对虾资源遭到严重破坏,由历史最高年产量5000t下降到1980年的40t。近海渔业资源的严重衰退,  相似文献   
5.
<正> 贻贝(Mytilus edulis)是重要的经济贝类之一。产量高,贝壳薄,出肉率高,在海水中具有密集生长的能力,适应环境能力强,是山东、辽宁等省海水养殖的重要对象。贻贝的营养价值高,富含蛋白质、脂肪、醣元、无机质等。蛋白质中,含有动物体所需的全部必需氨基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的含量比牛肉和鱼类中的含量都高。过去贻贝仅作食用,销路有限,影响贻贝生产的大规模发展。如将贻贝加工饲料,不但可为饲料工业开辟动物蛋源,而且能促进贻贝生产的迅猛发展。据饲养单位经验,海生蛋白饲养效  相似文献   
6.
贝壳粉中残留的贝肉易污染沙门氏菌,常可引发中小猪下痢。笔者通过近半年来对客户的走访,证实贝壳粉中沙门氏菌的污染率非常高,须引起重视。1发病情况2008年6-10月,广西部分猪场发生中小猪下痢的情况,中猪最多,严重时有15%。20%的猪只下痢。猪粪便呈黑色或灰色,严重者呈水样下痢,体温40.2℃-41℃,部分猪表现为肺炎症状,最终死亡。  相似文献   
7.
8.
9.
洞庭湖原是中国第一大湖,八百里洞庭,烟波浩瀚,横无际涯。湖中的君山岛,破水而出孤悬湖面,正是"淡扫明湖开玉镜"。除了青山碧水,更有许多的名胜古迹,君山之美,可谓赛似丹青画作。从湖南省岳阳市的城区驱车到君山,大约只需半小时车程。春夏丰水季节,需搭船前往。秋冬之际,枯水时节,则可从一浅滩小路,直接开车到岛上。君山岛呈梯形,虽是枯水期,仍是四面环水,浅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杠柳幼苗生长及光合特性对贝壳沙埋深度的响应,探讨杠柳幼苗对贝壳沙埋深度的耐受极限,为贝壳堤海岸带植被的恢复重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定不同埋深的贝壳沙埋深度分别为0%、33.3%、66.7%、100%、120%,每隔15 d统计杠柳植株的成活率,60 d后采用光合测定系统对不同埋深处理下的杠柳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胞间CO2浓度(Ci)进行测定,同时对其株高、根长以及根、茎、叶干质量等生物量进行测定;采用SPSS、Amos Graphics软件对相关参数及其相互作用关系进行分析和处理。【结果】除埋深120%杠柳幼苗死亡外,其他各处理下杠柳幼苗的各项生长指标均随着贝壳沙埋深度的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杠柳幼苗株高、根长、根干质量、茎干质量和叶干质量在埋深33.3%时最高,在埋深100%时最低。杠柳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效率(WUE)、光能利用效率(LUE)和羧化效率(CE)随着贝壳沙埋深度的增加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埋深33.3%时,杠柳Pn、Tr、LUE、CE达到最大值,但与埋深66.7%时差异不显著;埋深66.7%时,杠柳WUE最大,显著高于对照34.0%,但与埋深33.3%差异不显著。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在一定埋深范围内,杠柳株高、根长、茎干质量的增加主要是由杠柳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增强引起的。【结论】适当的贝壳沙埋深度(33.3%),可引发杠柳启动自我补偿策略,促进杠柳的生长和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但超过一定的埋深阈值,会导致杠柳幼苗的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