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6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111篇
林业   110篇
农学   74篇
基础科学   57篇
  295篇
综合类   808篇
农作物   42篇
水产渔业   21篇
畜牧兽医   50篇
园艺   37篇
植物保护   44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农业科技》2019,(21):80-81
利用1987—2017年玉溪市气象观测资料和柑橘生长物侯期及相应温度指标,结合数字高程模型(DEM),采用GIS技术及精细化小网格气候资源分析方法,对玉溪市柑橘种植区进行气候适宜性分析。按照分析结果,将玉溪柑橘种植区划分为适宜、次适宜和不适宜气候区,并制作了细网格区划专题图,有利于柑橘本地化产业种植,为玉溪柑橘种植区的合理布局和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青海天然草地属性及适宜性利用对策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然草地在青海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中占有重要地位,文章分析讨论了青海天然草地的属性及利用 现状,根据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青海天然草地适宜性利用对策,为永续利用草地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亚洲百合、狭叶薰衣草、林荫鼠尾草、芍药、桔梗、射干等6种多年生宿根花卉的林下套种试验,观测这些花卉在5年生长期内的适生性、盛花期整体观赏性,以此分析6种花卉在北京地区平原生态林下的套种适宜性。结果表明,芍药与林荫鼠尾草最适宜北京地区地区林下套种,林荫鼠尾草当年及第一年需要越冬保护,芍药生长后期需要预防白粉病;亚洲百合与射干第一、二年观赏性较好,后期植株易退化,影响观赏性,长期应用时要及时采取复壮或更新措施;桔梗、狭叶薰衣草不适宜本地区林下栽植。研究结果可应用于北京地区两轮百万亩造林的林下经济开发。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成都市发展油菜产业的适宜气候条件,总结了对油菜种植不利的气象灾害,并提出了防御措施,以期为成都市油菜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白云山养生养老社区为研究对象,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并进行现场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建设适宜性的可计量性、代表性、主导性和超前性等原则,选取合适的建设适宜性评价因子,并通过特尔菲法( Delphi method)对原基址进行定性定量的评价,确定权重后再利用 GIS 软件进行加权叠加,最终得到基址建设适宜性成果图,并以此来指导场地的规划设计。结果表明,利用 GIS 软件进行园林规划设计场地的建设适宜性评价分析,可以较准确地发掘场地特性,对园林规划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对云南省辣木(Moringa oleifera)种植区域的生产状况及适宜性进行了调查和评价。根据气候条件适宜性,综合考虑年平均气温、≥10℃积温、极端最低气温和指示植物等因素,初步把种植区按县划为适宜区、次适宜区及不适宜区。结果表明,云南辣木适栽区域主要分布在金沙江、澜沧江、红河、怒江、依洛瓦底江和南盘江等水系的低热河谷区。这为云南省辣木种植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移民选址勘察的主要任务在于查明场地及周边基本地质条件、有无特殊工程地质问题,并在宏观认识、整体把握的基础上,最终对场址的稳定性和适宜性进行分区与评价。由于目前规范对"分区及评价"的规定并不明确,评价标准随意性较大,评价结果因人而异。结合工程实际,文章简述了工程移民选址中稳定性及适宜性评价的基本原则及方法,可供探讨。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赣南供港生猪的生产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从生态适宜性和经济适宜性的角度对赣南供港生猪产业的发展进行了区域优势分析和综合比较优势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赣南供港生猪产业发展的战略措施和保障条件。  相似文献   
9.
适宜性评价是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有利于厘清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关系。从国家公园管理要求和生态旅游开发面临的矛盾入手,以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以下简称“祁连山国家公园”)为例,选取生态保护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旅游资源条件和旅游接待条件等4个维度、18个因子构建了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GIS空间分析工具对其进行单因指标分级评价和加权叠加分析,定量评估了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开发适宜性水平,并将其适宜性从低到高依次划分为Ⅰ-Ⅴ的5个等级。结果表明,祁连山国家公园整体适宜发展生态旅游,Ⅰ-Ⅳ类适宜区的面积基本持平,特别适宜区(Ⅴ)面积占比较小,空间异质性明显,整体呈“八宝镇为核心,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在适宜性评价结果、国家公园管控分区与土地利用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将研究区划分为6类生态旅游空间布局,并提出不同片区的主导服务功能与管理措施。研究结果可为国家公园建设和生态旅游开发提供规划与管理指导。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市园林设计的发展,园林立地条件的多样化,绿化植被成为园林设计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植物物种种类繁多,有针叶木、阔叶木、花草等,这些植物配置为城市美化增添了色彩。但很多园林设计师对植物生态习性、环境适宜性、配置合理性缺乏了解,只是重点关注景观效果,不仅造成了一部分植物群落生长不良,影响了美观效果,还导致了一定程度上的经济损失,因此,了解植物的生态适应性,有利于充分发挥植被的价值。本文通过归纳植物的生态习性、观赏性,将景观与生态适宜性相结合,从而探讨城市园林植物的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