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基础科学   2篇
  2篇
综合类   5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固体水释水规律及其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固体水是一种集微生物、化学技术为一体的生态环保产品。当固体水与植物根系接触 ,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 ,逐渐降解释水 ,被植物根系吸收 ,可长期地为植物生长提供水分。本文以油松和侧柏为供试树种 ,研究了固体水的释水规律及影响固体水释放的因素 ,得出了固体水的释水总量、释水速率、日释水高度及固体水的释水量与其接触土壤面积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子午岭次生林区土壤持水力及其与土壤有机碳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就子午岭次生植被辽东栎、山杨、沙棘、狼牙刺、白羊草的土壤持水力及其与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植被间土壤持水力为:辽东栎>山杨>狼牙刺>白羊草>沙棘,除沙棘外,各植被土壤持水力和供水力随植被的正向演替而提高.②土壤比水容量即释水能力表现为乔木林大于灌木林和草地.③土壤水分特征曲线Gardner模型参数A、土壤有效水、土壤无效水含量与土壤有机碳含量有很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83,0.80,0.79.  相似文献   
3.
固体水野外造林试验初报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为了寻找促进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恢复的新途径,对深圳市艾德迈尔科技有限公司发明的新型抗旱造林产品--"春之霖"固体水进行了研究.对使用固体水处理、秸杆覆盖处理、对照等措施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固体水能够提供3个月以上的水分给苗木在干旱期中生长,使用固体水的供试苗木成活情况均在90%以上,其中山杏、白榆、青杨、沙棘和火炬树的成活分别比对照提高了32.6%,26.7%,24.2%,7.4%和61.1%.同时对固体水的释水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固体水前期的释水速度约为4 g/d,后期约为5 g/d,后期快于早期,正好为苗木进入旺盛生长提供必要的水分,可以较明显地提高造林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固体水在植被恢复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寻找促进干旱缺水地区植被恢复的新途径,在青海省大通县和四川省盐源县采用固体水处理、秸杆覆盖处理、对照组等方法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固体水能够提供3个月以上的水分给苗木,使苗木在干旱期生长,使用固体水的造林成活率均在90%以上,其中山杏Amygdalus sibirica,白榆Ulmus pumila,青杨Populus cathayana,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和火炬树Rhus typhina的成活率分别比对照提高了32.6%,26.7%,24.2%,7.4%和61.1%;固体水的释水速度约为4~5 g*d-1,后期快于前期,正好为苗木进入旺盛生长提供必要的水分,可以较明显地提高造林成功率.综合成本分析表明,固体水造林技术更适合在干旱缺水、造林成活率很低的地区应用和推广,其最终成本低于常规造林和覆盖造林的成本.图3表2参10  相似文献   
5.
紫鹊界梯田区植被凋落物水资源调配特性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实验,分别对紫鹊界梯田区植被凋落物的蓄水与泄水等水资源调配特性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梯田区各群落凋落物的储量分别为杉林1.82 t/hm2,竹杉林1.46 t/hm2,竹林1.23 t/hm2,板栗林0.95 t/hm2和荒草0.73 t/hm2.凋落物的蓄水表现为吸水过程,各凋落物浸泡8h后,吸水基本饱和,浸泡24 h时最大持水率依次为竹杉林420%,竹林310%,荒草283%,杉林252%和板栗林226%.凋落物泄水的实质为释水,在释水24 h后,各凋落物并未达到稳定状态,此时杉林、竹林、板栗林、荒草及竹杉林凋落物的释水率依次为188%,161%,148%,126%和124%.凋落物持水率与浸泡时间之间、释水率与释水时间之间存在对数函数关系,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之间、释水速率与释水时间之间满足幂函数关系.凋落物蓄水能力的大小与其泄水能力的强弱并不一致,且蓄水远快于泄水.最后,建立了凋落物水资源调配能力计算式,并用于紫鹊界梯田区,计算结果表明,该区域5种植被凋落物水资源调配能力遵循竹杉林>杉林>竹林>荒草>板栗林的顺序.  相似文献   
6.
该文采用温室盆栽法,研究了无耗能控水袋释水规律。控水袋技术是采用无耗能水泵原理向植物提供水分,通过控水头释放水量。研究表明,控水袋的释水量主要取决于控水头规格与土壤接触面积的大小、植物需水状况以及土壤含水量。处理50 d后,刺槐、侧柏和国槐的土壤含水量分别维持在9.1%~12.2%、9.3%~12.1%和6.8%~11.6%,不浇水的对照土壤含水量仅为0.6%~0.9%,已处于严重的干旱状态;处理50 d后,刺槐、侧柏和国槐的释水总量分别为3 345、2 849、2 122 g,分别为正常浇水量的28.3%、23.3%和17.5%。说明在干旱条件下使用控水袋可明显改善土壤水分状况,减轻水分胁迫,且使用控水袋后能达到很好的节水目的。   相似文献   
7.
鲁西北黄泛沙地是山东省黄泛平原区的林业生产基地,经过近50年的利用改良,其效果未见有较系统的报导。本文仅从土壤的机械组成和保水能力2个方面着手对鲁西北黄泛沙地进行了专项研究,以为今后进一步的理化、生物学性状的研究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经过调查分析表明被测土壤的质地有了重要改变,由沙土改良为壤质沙土,全持水量、毛管持水量都有较大提高,释水率减少,这表明土壤的保水能力增强而漏水漏肥的缺陷减弱。  相似文献   
8.
保水剂主要特性及对土壤和作物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水剂是一种吸水及保水能力很强的高分子聚合物,在农业中应用可保持、提高土壤水分和养分的有效性,降低土壤蒸发,减少水的渗透以及肥料和重金属在土壤剖面上的淋溶,减少农药残留,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增加土壤颗粒团聚性,改良土壤结构,还可降低作物对土壤盐分的敏感性,提高作物抗旱、抗盐碱能力及水肥利用率,进而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产量,尤其对水、肥条件较差地区应用效果更加明显,效益显著,在农业中应用日趋广泛.由于SAP类型多,性能差异较大,其对土壤和作物的影响与SAP原材料、粒径、溶胀介质的pH值、浸泡时间、介质浓度、温度、电荷数和离子强度、施用方法、施用量及土壤含水量等多种因素有关,且各因素间存在交互作用,规律较复杂,研究成果差异较大.围绕SAP主要类型、吸水、释水性能、SAP对土壤及作物的影响方面展开论述,分析总结了SAP吸释水机理、影响吸释水的主要因素及影响规律、SAP对土壤物理性状及水力性能的影响规律、SAP对作物出苗和产量的影响效应及机理,并根据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今后重点研究方向,以期为SAP更好地服务农业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干旱一直是制约北京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利用保水剂可以减弱土面蒸发,抑制水分深层渗漏,是提升水分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选择目前农业上较为常用的"科翰98"(简记KH)、北京汉力淼(简记KL)、法国爱森(简记AS)三种类型保水剂,分析了不同的离子溶液类型和浓度对保水剂释水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粒径的保水剂在去离子书中的释水速率均呈上升、平稳再下降的动态变化特征,粒径越大释水速率越小;KH释水速率递减规律最为明显;AS保水性最佳,基本在5g/h左右波动;HL前期释水速率较快,后期降速后持续稳定时间较长;与去离子水相比,保水剂在离子溶液中吸收的水分显著降低,但释水速率并未呈现相同规律;3种保水剂在吸ZnCl2溶液后,释水速率在后期均有突降现象;NaCl溶液浓度为0.2%时对于保水剂释水性能的影响最为显著,表现为3种保水剂在吸液后的释水速率均显著低于其他4种浓度,同时在释水末期释水速率均有一突降现象。  相似文献   
10.
固体水释放规律及其对植物水分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以4种南方园林绿化树种为实验材料,研究了固体水的释放规律及其对树木水分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固体水的释放速率主要取决于其截面积的大小,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受植物需水状况的调节.在干旱条件下使用固体水可明显改善植物的水分状况,提高叶含水量,维持叶绿素含量的相对稳定,是一种与植物吸水过程同步供水的方式和用极少量的水使植物长期存活和生长的方法.可以认为施用固体水是干旱环境中植树的最佳供水途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