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1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76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4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进入21世纪以来,在温室效应和极端天气影响下,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发生大面积森林火灾,严重影响社会秩序、自然环境和经济收入。在此基础上,笔者梳理了2022年全球野火发生情况,分析全球野火的成因,总结野火发生的特点规律。结合当前我国森林防灭火实际情况,从加强监测预警、可燃物清理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开展森林防灭火相关工作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2.
野火泛指发生于野外植被中的火、归纳发现有3个基本属性,自然性,灾害性和工具性,对这3个属性进行明确的定义和认识,有助于理解野火的意义,为研究和生产奠定科学系统的理论基础。自然属性一是指其自然存在、二是指其对自然界有影响,三是指其他受其他自然因子制约。灾是自然界不可控事件造成的超越一定程度界线的损失。灾害属性即经济属性。每一次火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包括林资源和草资源预防和扑救开始。工具是指可以拿来  相似文献   
3.
2006年12月来自美国圣迪戈的消息:一些科学家担心全球变暖会在世界部分地区导致发生凶猛的野火,扰乱脆弱的生态系统和削弱保护社区的努力。这项研究把温度上升和大面积频发的森林火灾联系在一起,特别是在美国西部,那里最近几十年经历了无数次不同寻常的严重野火。[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烟草野火病菌的群体遗传多样性,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5个多态性引物(REP,ERIC,BOX,J3,IS1112)的Rep-PCR反应体系分别进行了优化,同时优化了体系中的Mg2+、dNTP、rTaq酶等几个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对来源于吉林省不同地区的70株烟草野火病菌进行了分子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优化的PCR反应体系电泳图谱清晰,多态性丰富,重复性好,适合烟草野火病菌群体分子标记研究。通过聚类分析发现,吉林省烟草野火病菌群体存在分子多态性,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9时,70个菌株被聚为4个类群(G1~G4),其中G1类群最大(39个菌株,占55.71%),而G3类群最小,仅包括2个菌株。G1和G2类群分别包含了5个和3个亚群。不同类群和亚群的菌株地理来源存在多样性。  相似文献   
5.
研究陕西周原全新世黄土剖面磁化率曲线、总有机碳曲线、木炭屑曲线和野火活动及其与生态环境演变的关系结果表明,马兰黄土堆积时期气候干旱,在当时半荒漠草原上当地时常有自然野火发生;全新世大暖时期(85 0 0~310 0aB .P)气候湿润,生物成壤作用强度大,呈现森林或森林草原自然景观,野火活动极少发生;先周人迁居到周原地区(310 0aB .P)开始,人类用火及其放火烧荒开垦农田等活动,加之气候变得干旱,生物化学成壤作用减弱,致使生态环境发生重大变化,自然生态景观向半自然、半人工景观演替;15 0 0aB .P开始可耕种土地几乎开垦殆尽,生态景观完全被人工农田生态景观所代替;而近几百年来随着人口密度和聚落的增加,人类生活用火和垃圾随之加大,人类对土壤环境的干扰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6.
烟草野火病和角斑病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烟草野火病与角斑病是烟草上的重要病害,两种病在病源菌特性、侵染规律以及防治方法等方面都很相似.在田间这两种细菌性病害经常混合发生,在全国各烟区发生较为普遍.野火病在黑龙江、辽宁、山东、云南、四川、陕西等省发生较重,而角斑病在山东、福建、河南、贵州、吉林、云南较重.下面对这两种细菌性病害的发生及防治作一个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7.
防治烟草野火病拮抗细菌菌株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多种植株根际土壤中和烟草叶面分离到188个细菌分离物,室内抑菌圈法测定抑菌效果,温室测定防效,结果筛选出有明显抑菌作用的菌株21个,温室采用高压喷雾接种烟草野火病菌株,普通喷雾接种生防菌菌株,建立了以病斑减轻率和病斑扩展抑制率2个指标的活体筛选方法,温室防效试验筛选出防效较好的菌株6个,其中2e,1010D防效较好,其次为C3和3g。病斑减轻率为58%~91%,病斑扩展抑制率为56.58%~78.08%。这为生产上防治烟草野火病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烟草野火病病原鉴定及品种抗病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烟草野火病广泛分布于世界烟草种植区。Wolf Foster(1917)首先报道此病发生于烟草。继后A C Braum(1937),Allington(1945)也有报道。云南是我国重要的烟区,1983~1984年开始流行,1986年已扩张到云南省曲靖等7个烟草主产区。烟草罹病后严重影响烤烟品质及产量,已成为生产上亟待解决的问题。1986年曲靖地区4个县平均发病率70.4%,病情指数28.6%。1989年7月玉溪研和调查发病率达81.0%。1989年8月罗平个别田块病株率达100%。烟草野火病国内早有记载,对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尚无成熟经验,加之不易找到标准菌株作为研究材料。本文报道病原菌的鉴定及品种抗病性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为探明烟草野火病菌的初侵染源,应用SPA-ELISA,间接-ELISA反应试剂盒对从田间及温室中采集的土壤、烟株根围、田间杂草、种子等进行了检测,明确云南烟草野火病的初侵染源主要为种子和根部残体。  相似文献   
10.
 采用采自云南省不同地点、不同生理小种的24株烟草野火病菌对24个不同烟草品种及两个野生种黄花烟和长花烟进行抗病性鉴定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抗性品种对不同生理小种的抗性反应差异显著,根据接种后不同烟草品种的形成的病斑直径,将其划分为4个等级:高抗、中抗、中感、高感。辽烟15,G28对于烟草野火病菌0,1号生理小种均表现为高感,而云南省大面积栽培的K326、红花大金元、云烟87等对于两个生理小种均表现为中感,而两个野生种黄花烟和长花烟均表现为高抗,可以作为烟草野火病抗性育种优先利用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