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8篇
农学   5篇
  8篇
综合类   43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dietary dosages of turmeric that enhance immune response and disease resistance against the opportunistic pathogens Aeromonas hydrophila in Labeo rohita fingerlings. Hence, four different dosages of turmeric at 0.1, 0.5, 1.0 and 5.0 g kg?1 feed were given to the fingerlings of L. rohita for 60 days at 4% body weight. At every 20‐day interval, different biochemical, haematological, enzymatic and immunological parameters of fish were evaluated. After 60 days, fish were challenged with A. hydrophila. The mortality (%) was recorded on the tenth day post challenge. Most of the immune parameters including lysozyme activity, superoxide anion production and serum bactericidal activity were significantly (P<0.05) higher on 60 days of feeding of 1.0 g of turmeric per kg of feed. Challenge study indicated 100% and 89% survivability in the group of fish fed with 5.0 and 1.0 g of turmeric per kg of feed respectively. Feeding of turmeric might have maintained long‐term protection in fish by elevating the nonspecific immune system such as Nitroblue tetrazolium (NBT), lysozyme and serum bactericidal activity.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urmeric at a dose of 1.0 g kg?1 feed for 60 days provided the greatest protection to pathogen challenge.  相似文献   
2.
【目的】以姜荷花杂交种子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浸种处理试验,打破姜荷花种子休眠,缩短姜荷花育种周期。【方法】利用激素、热水组合处理的方式,设置不同的浓度和浸种时间,以清水为对照,在 28 ℃条件下采用培养皿滤纸法催芽 60 d,统计发芽势和发芽率。【结果】与对照相比,外源激素和热水处理均能有效打破姜荷花种子休眠,使其提前 1 个月开始发芽。外源激素浸种试验中,400 mg/L GA3 浸种处理效果最好,发芽势和发芽率分别为 29.3%、50.7%;80 ℃热水浸种 5 min 效果最好,发芽势和发芽率分别为 10.3%、17%,但部分种子出现烫死现象;在组合浸种处理试验中,60 ℃热水浸种 10 min + 400 mg/L GA3 浸种 24 h 为最佳的处理组合,发芽势为 40.7%,播种 60 d 发芽率达到 64.3%。【结论】激素和热水组合处理对姜荷花种子解除休眠的效果显著优于其他处理,浸种后种子发芽提前,出苗更加整齐,适合育种实践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国医大师段富津教授治疗胸痹心痛用药方剂配伍规律。方法 基于SPSS Modeler数据挖掘软件,利用Apriori算法,对417例胸痹心痛临床跟诊病例,治疗用药的配伍规律进行分析,得出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结果 在分析结果中得出胸痹心痛临床常见证型为气虚血瘀证与气滞血瘀证,常用的药物关联组合为当归和丹参,川芎和丹参,瓜蒌和郁金,黄芪和人参;当归、郁金和丹参,黄芪、人参和当归,川芎、郁金和丹参等。结论 段富津教授在胸痹心痛的治疗用药过程之中的方剂配伍常以补气、活血、宽胸理气的中药组合为主。  相似文献   
4.
[目的]选育出适应华南地区自然条件下种植的切花新品种。[方法]2007年12月从泰国引进女王郁金(Curcuma petiolata Roxb.),随后进行适应性栽培、种苗繁殖和多年多点试验。[结果]2011~2013年多年多点试验结果表明,引种驯化所得的新品种紫玉美序郁金(C.petiolata‘Ziyu’)性状稳定,观赏价值高,适合作为高档切花品,并于2014年1月该品种通过了广东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粤审花2014005)。[结论]紫玉美序郁金是一个适应华南地区栽培的、综合性状优良的切花新品种,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姜荷花原产泰国,由于花形奇特、花期长、耐热性强而受到欢迎,但其花色粉红、颜色较淡。在泰国引进 姜荷花并进行推广的过程中,发现了颜色深红的姜荷花突变株,通过组培快繁获得了大量种苗并于2005要2011 年 间种植,表现出稳定性状。2011 年1 月,该品种通过了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并命名为红观音姜荷花。红观音姜荷花 与亲本相比,具有更高的观赏价值,适合我国华南地区露地作为切花栽培。  相似文献   
6.
南昆山莪术的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南昆山莪术的根状茎腋芽为外植体,采用MS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了不定芽诱导、丛生芽继代、试管苗生根等研究,探索其组织培养和离体繁殖的适宜务件。结果表明:在MS+6-BA 5.0 mg/L+NAA 0.1 mg/L培养基中,不定芽的诱导率最高,达到85%;MS+TDZ 0.5 mg/L培养基最有利于丛生芽的增殖,增殖系数达到13.60;试管苗生根以1/2MS+NAA 0.2 mg/L培养基最好;当试管苗长至6 cm时出瓶移栽,成活率可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7.
利用聚类分析软件对150份不同种质桂莪术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为临床用药需要及选育优良桂莪术种质提供参考依据。采用GC-MS联用仪测定初步筛选出来的优良种质桂莪术挥发油成分,通过聚类分析软件筛选其特征挥发性组分并进行比较,得出不同种质桂莪术挥发油成分分析结果。结果表明:以不同变量为标准进行聚类分析,各不同种质桂莪术均能聚集成类。以莪术烯和β-榄香烯为变量均聚为3类,以莪术二酮为变量聚为2类,以莪术烯、β-榄香烯为变量聚为4类,以莪术烯、莪术二酮、β-榄香烯三者为变量聚类分为3类,以所有成分为变量聚为4类。  相似文献   
8.
姜荷花Curcuma alismatifolia要种植在光照充足且排水良好的环境,种植时需消毒土壤及种球,使用缓释复合肥,保持土壤湿润,并及时防治炭疽病及蝗虫等病虫害.参考泰国农业部对姜荷花新品种的测试内容,对广州白云禁毒主题公园中种植的10个姜荷花品种的叶片、花序、株高等进行了观察测量.结果表明,10个品种的株高、冠...  相似文献   
9.
以春秋姜黄根茎腋芽为外植体,采用添加6-BA、NAA、TDZ不同浓度和不同组合的MS基本培养基,进行不定芽诱导、丛生芽继代增殖和生根、壮苗培养等研究,探索其组织培养和离体快繁技术的适宜条件。结果表明:MS+6-BA 2.0mg/L+NAA 0.5mg/L的培养基腋芽诱导率高达86.7%,且生长速度快;MS+6-BA 2.0mg/L+TDZ 0.1mg/L最有利于芽增殖,继代3次后,增殖系数达14.1;MS+6-BA 1.0mg/L+NAA 0.5mg/L培养基的壮苗生根效果最好。试管苗长至6cm时移栽,成活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0.
为了优化广西莪术多糖(Curcuma kwangsiensis polysaccharide,CKP)的水提工艺条件,以CKP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考察料水质量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3个因素对CKP含量的影响并获得各条件的最佳组合.以6个产地CKP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优化的水提工艺条件提取CKP,用H2O2水浴脱色,用Sevage法除蛋白质,用苯酚-硫酸比色法在490 nm波长下测定CKP含量.结果表明,最佳的水提工艺条件为料水质量比1∶5、在70℃下水提1.5 h,在此条件下,CKP平均含量为0.073 mg/g.6个不同产地CKP含量的差异较大,上思县思阳镇的CKP含量最高,为0.073 mg/g,横县南乡镇的CKP含量最低,为0.031 mg/g.正交试验优选的CKP水提工艺条件是科学可行的,广西境内不同产地的CKP含量存在差异,可为广西莪术的资源利用和质量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