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3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谢庆东  何琳燕  王琪  盛下放 《土壤》2017,49(2):302-307
从风化的钾质粗面岩表面分离筛选到1株高效风化钾长石的芽孢杆菌E31菌株,通过菌株的生理生化特征并结合菌株16S r DNA序列分析,E31菌株被鉴定为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同时对E31菌株溶解钾长石的效应与机制以及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E31菌株能风化钾长石并释放出其中的元素,28℃振荡培养不同时间,接菌处理发酵液中可溶性K、Fe、Ca、Al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9.6%~25.6%、1~12.5倍、10.4%~47.2%和1.2~4.5倍。在钾长石存在条件下接菌处理发酵液pH为3.62~3.80,发酵液中葡萄糖酸含量达61~1 794 mg/L,发酵液细胞数量达(8.7~16.1)×10~6 cfu/ml,表明菌株可以通过代谢产生的有机酸来加速对钾长石的分解作用。另外,E31菌株能够合成生长素和铁载体,E31菌株对温度、pH和盐浓度具有较强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不同活化剂、活化水的理化处理手段对钾长石中钾的促释效果。结果表明:活化水、不同烘干温度、不同活化剂及其用量对钾长石的活化效果均有明显影响;活化水较普通水的促释效果提高12%~21%,NaCl等活化剂与钾长石中的钾发生离子替换作用,促进钾释放,增幅达41%~76%,而活化剂QN和linN不同用量及不同烘干温度条件下,能够大大促进钾释放,增幅达2.8~4.8倍;促释技术为难溶性钾矿物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一条新的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3.
硅酸盐细菌NBT菌株解钾机理初探   总被引:35,自引:2,他引:35  
盛下放  黄为一 《土壤学报》2002,39(6):863-871
摇瓶条件下 ,对硅酸盐细菌NBT菌株发酵液及其代谢产物分解钾长石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培养 48h的NBT菌株发酵液能活化钾长石中的钾、硅、铝。 2 8℃振荡 1 0天后的滤液中K ,SiO2 ,Al2 O3含量分别达 1 84.1、39.8和 1 2 .6mgL- 1 ,分别比灭菌发酵液中的K ,SiO2 ,Al2 O3含量增加 1 0 6 .1 %、63 .1 %和 1 33 .3%。NBT菌株发酵液中含有大量的有机酸、氨基酸、荚膜多糖。摇瓶试验表明 ,三者都有较强的分解钾长石的能力 ,2 8℃振荡 1 0天后的滤液中的K含量分别达 1 1 0 .8、84.9和 1 9.7mgL- 1 。另外 ,三者间有明显的协同作用 ,三者的混合液可使解钾能力提高 62 .2 %。三者分解钾长石的能力是通过酸溶和络合作用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