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1篇
农学   4篇
  5篇
综合类   16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9~1990年选用陆地棉(G.hirstum L.)北农1号品种和海岛棉(G.barbadenseL.)海7124品种为材料,对棉纤维发育后期的纤维素形成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随着棉纤维的发育 Mg~(2+),K~+-ATP 酶活性逐渐下降。②Mg~(2+),K~+-ATP 酶活性的最适 pH 值为6.5。Mg~(2+),K~+ATP 酶活性随[Mg~(2+)],[K~+]和[NADH]/[NAD~+]的增大而变大。③Mg~(2+),K~+ATP 酶活性变化与还原性糖含量变化呈显著正相关(r=0.811~*),与纤维素含量变化呈极显著负相关(r=-0.900~(**))。④Mg~(2+),K~+-ATP 酶参与了纤维素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2.
比较了反射仪—K 试纸法(K ts-fl)、原子吸收光谱法、ICP-aeS法测定烟株叶脉汁液中的K 含量的三种方法,确定反射仪—K 试纸法测定烟株钾含量的可行性及其最佳测定范围;在烤烟不同生育期,应用反射仪—K 试纸法对烟株叶片不同部位含K 水平的测定,确定其最佳测定时期及部位。研究结果表明,反射仪—K 试纸法与原子吸收光谱法、ICP-aeS法测定结果差异不显著,应用反射仪—K 试纸法进行烟株钾素快速诊断可行,且具有时间短,简单快速,易操作等优点。反射仪测定K 的稳定线性范围是0.30~0.9g/L;在不同时期对烟株不同部位测定研究表明,最佳诊断部位为烟株第二平展叶叶脉基部2cm段。  相似文献   
3.
盐胁迫对燕麦K+、Na+含量和光合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NaCl与Na_2SO_4不同盐分含量进行盆栽试验.盐胁迫下,植株生长受到明显的抑制,受盐胁迫影响程度的顺序是单株干质量>单株绿叶面积>株高;叶片中叶绿素(Chl)含量随着土壤含盐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小于0.3%含盐量的下降幅度大于高盐胁迫,盐胁迫对叶绿素b(Chlb)的影响大于叶绿素a(Chla);燕麦幼苗的离子运输具有选择性,根具有贮Na~+的作用,茎具有贮K~+的功能,随着盐胁迫的加强,各器官K~+的含量在逐渐下降,Na~+的含量逐渐上升,大于0.6%盐胁迫幼苗丧失了对离子的选择性.盐胁迫Pn、WUE呈下降趋势,Gs、Tr和Ci的变化趋势是低盐胁迫下升高、高盐胁迫下降低.0.2%盐胁迫可促进燕麦幼苗生长和光合能力加强;燕麦对于0.3%含盐量有一定的耐性;大于0.3%盐胁迫时,燕麦幼苗生理代谢受到严重影响;大于0.5%盐胁迫时,光合受阻,生长受到严重抑制.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培养介质的Na 、K 和Mg2 浓度、Na ∶K 比、pH值、培养温度以及培养时间和底物ATP -Na2量对斑节对虾鳃Na /K ATPase活性的影响。培养介质中Na 浓度为 5 0~ 10 0mM、K 浓度为 2 5~ 30mM、Mg2 浓度为 8~ 2 0mM、Na ∶K 比在 10∶1~ 2∶1、pH 7.0~ 7.5时 ,Na /K ATPase活性较高 ,Na /K ATPase活性随着培养温度升高而增大。Na /K ATPase反应时释放出的无机磷 (Pi)累积量与培养时间呈直线性增加。底物ATP Na2 浓度达到 1.0 4mM时 ,Na /K ATPase活性达到最高 ,随着ATP Na2 量的增多 ,Na /K ATPase活性并未增大  相似文献   
5.
采用盆栽试验,观察测定了烯效唑(S3307)对湖南稷子抗盐性及整株水平Na 、K 选择性和游离脯氨酸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S3307能显著提高湖南稷子根系的Na 、K 选择性吸收能力;由叶鞘向叶片、特别是由根系向叶鞘的选择性运输能力大大提高,因而进入植物体内的Na 减少、K 增多,尤以重要光合器官表现突出。但S3307处理后,湖南稷子重要光合器官中游离脯氨酸含量并未升高。  相似文献   
6.
用6-苄氨基嘌呤(BA)和脱落酸(ABA)配合400 mmol/L NaCl定位涂抹盆栽C3植物大麦的穗和上位叶片,分析了植物体激素水平的局部改变对叶片盐胁迫下整株水平上Na 、K 和游离脯氨酸分配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用BA或ABA处理上位叶片或穗后,有效地缓解了盐胁迫对大麦生长的抑制。大麦根和冠中的Na 含量均有增加的趋势,冠中Na 含量增加幅度更大;冠中的Na 主要是从叶片向叶鞘、茎和穗中运输积累,穗中Na 的积累最显著。各处理下大麦根和冠中K 的含量变化很小,但上位叶鞘中K 的含量也有所增加。用BA和ABA均有利于增强盐胁迫下游离脯氨酸向大麦穗中的运输积累,其中BA能有效提高冠层中的游离脯氨酸含量,表明穗中Na 、K 和脯氨酸的分布格局不仅受自身激素平衡的调节,而且也受植株其他部位激素水平的调节。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观察了K~+、SO~(2-)_4和碳酸盐碱度对大银鱼仔鱼存活的影响。大银鱼仔鱼在K~+浓度10~302.4mg/L中96h成活率为95~100%;在SO~(2-)_4384~1920mg/L中96h成活率为100%,并且它们能正常生长;碳酸盐碱度低于14me/L时96h成活率为100%,当碱度升到22me/L时其成活率为80%。  相似文献   
8.
NaCl对玉米K~+和NO_3~-吸收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培方法研究不同浓度NaCl对耐盐玉米(澄海11)、普通玉米(扬糯1号)幼苗K 、Na 、和NO-3吸收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盐胁迫对2个玉米品种K 、NO-3吸收均有影响,但影响的程度不同.耐盐玉米在正常条件下对Na 、NO-3、K 吸收速率均小于普通玉米,表明耐盐品种体内对养分的利用程度可能较普通品种更高;盐胁迫时,耐盐玉米对NO-3、K 吸收速率下降较小,仍能保持相对于不耐盐品种更高或相近的吸收速率,能较好地维持体内养分间的平衡,从而提高对盐胁迫的抵抗力.  相似文献   
9.
采用溶液培养法研究200 mg/L Fe~(2+)(EDTA-Fe~(2+))胁迫下,不同钾水平对耐铁毒型水稻种子协优9308和铁毒敏感型水稻种子Ⅱ优838的幼芽长、幼根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POD、SOD和总淀粉酶、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0 mg/L Fe~(2+)胁迫下,加入外源钾可以促进幼芽和幼根的伸长生长,显著提高水稻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提高POD、SOD抗氧化酶和淀粉酶的活性.Fe~(2+)胁迫下,II优838和协优9308外源钾的最适浓度分别在160 mg/L左右和240 mg/L左右.Fe~(2+)胁迫处理下,铁毒敏感型水稻种子Ⅱ优838和耐铁毒型水稻种子协优9308相比,铁胁迫对前者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0.
植物K+吸收转运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鲁黎明  杨铁钊 《棉花学报》2006,18(6):379-385
K 在植物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植物对K 的吸收,可分为高亲和吸收与低亲和吸收两个组分。在分子水平上,高亲和吸收主要由KUP/HAK/KT及HKT家族的K 转运蛋白来承担;而Shaker、KCO等家族的K 通道蛋白,则主要在植物的低亲和吸收中发挥重要作用。在高等植物K 吸收转运的分子机制的研究中,KAT1及AKT1是两个最先克隆出来的K 通道基因。植物中最先克隆出来的高亲和K 转运体基因,是小麦的HKT1。在棉花的生长发育过程中,K 的作用十分关键。棉花的K 转运蛋白GhKT1在棉纤维的发育中至关重要。综述了高等植物K 吸收运转及调节的分子机制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并对研究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