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4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8篇
  22篇
综合类   16篇
农作物   5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棵间土壤蒸发是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防护林耗水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Micro-Lysimeters测定了1个灌溉周期内咸水滴灌下距林木不同位置处的土壤蒸发量。分析了土壤蒸发与水面蒸发的关系,通过一维平差处理对防护林土壤蒸发量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棵间土壤蒸发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试验初期棵间土壤蒸发量:根基部>距根基50cm处>距根基100cm处;第5d以后,根基50cm处>根基部>距根基100cm处。林地土壤蒸发随土壤含水量的减低呈整体下降趋势。通过估算,咸水滴灌下整个防护林年土壤蒸发总量为2.63×106 m3,占总灌水量的21.43%,生长季蒸发量占全年蒸发量的92.28%。  相似文献   
2.
运用土壤水盐运移模型优化棉花微咸水膜下滴灌制度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为优化设计棉花微咸水膜下滴灌灌溉制度,利用HYDRUS建立含根系吸水项的土壤水盐运移数值模拟模型,并用田间试验资料进行参数识别和模型验证。用验证认可的数值模型优化设计棉花微咸水膜下滴灌和非生育期洗盐灌溉制度,并预测棉花生育期水盐运移规律和长期效应。结果表明:模型仿真度较高、运行速度较快;T检验说明土壤含水率和电导率模拟值与实测值均无显著差异;模型参数中形状系数α、n对含水率影响较大,纵向弥散度DL对电导率影响较大;当地膜下滴灌适合生育期一膜双管、低额高频灌溉,并结合非生育期1年1次或2年1次大水漫灌洗盐,20a的模拟结果显示此灌溉制度下不会引起土壤次生盐渍化。  相似文献   
3.
滴灌控制土壤基质势对土壤水分分布和苜蓿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在滴头正下20 cm深度处埋设负压计,分别设置-15、-25和-35 k Pa的土壤基质势控制滴灌,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土壤基质势下土壤水分变化特点和紫花苜蓿的生长特性,分析了蒸发、降雨和灌水与土壤基质势之间的关系。从土壤剖面水分分布来看,整个生育期内-15 k Pa处理下的土壤剖面含水率整体集中在14%~15%,较-25和-35 k Pa处理的更为均匀,水分密集区域距离滴头最近;-15 k Pa处理下苜蓿株高达到41.7 cm,盖度为15.3%,生物量值达到了281.29 g/m~2,在所有处理中均为最高。  相似文献   
4.
滴灌水热调控对土壤温度及白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日光温室内开展白菜滴灌试验,研究不同土壤温度调节方式和施氮量对土壤温度、白菜生长、氮素吸收和产量的影响。土壤温度调节方式设灌溉水加温、覆膜、覆膜后灌溉水加温和无调节4个水平,施氮量设置0、135和270kg/hm2 3个水平。结果表明:灌溉水加温能使灌水过程的土壤温度明显增加,且气温越低,增温效果越明显,在苗期、莲座期和结球期的灌水过程中增温幅度最大分别达到3.9、4.8和7.0℃,但在灌后土壤温度下降较快,对生育期内积温的提高效果有限。覆膜的保温作用在气温较高的生育前期和深层土壤中更为明显。将覆膜与灌溉水加温相结合可以取得很好的增温效果,在10、20和30cm土壤中整个生育期内的积温比无调节措施处理分别增加136、128和120℃。土壤温度调节措施对白菜株高和球形指数均无显著影响。覆膜和覆膜后灌溉水加温都能使生育前期的干物质累积量显著增加,施氮量较高时,土壤温度调节措施的影响也更加明显。不同的土壤温度调节措施都会带来白菜产量的显著增加,灌溉水加温、覆膜以及覆膜条件下灌溉水加温处理的产量分别比无调节处理增产3.9%、10.6%和11.1%。在秋冬白菜生产中,采用覆膜与灌溉水加温处理相结合的土壤温度的调节方式可以起到有效的增温和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5.
干旱半干旱荒漠区是一个潜力巨大的碳汇,荒漠植被建设则进一步加速了其固碳过程。探究咸水滴灌条件下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防护林土壤碳垂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可为干旱荒漠区人工林碳储量的估算和可持续管理提供科学依据。选择沙漠公路沿线4.82~28.40g/L的4个高矿化度地下水滴灌的人工防护林,采集并分析了0~5m各层土壤有机碳(SOC)与无机碳(SIC)含量及碳密度的垂直分布特征及其与含水量、pH和土壤电导率(EC)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SOC与SIC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分别呈现“减-增-减”与“增-减-增”趋势,并最终分别在2m和3m以下土层趋于稳定;浅层(0~40cm)土壤有机碳密度(SOCD)和无机碳密度(SICD)分别比流沙地增加了73%~346%和1.5%~14.0%,5m深土层SOCD、SICD和总碳密度分别增加了8.3%~28%、5.4%~58%和8.3%~29.9%,其中SICD为SOCD的13.3倍;人工林SOC分布与含水量和EC呈正相关,SIC与含水量同样呈正相关,同时SOC与SIC间相关关系为正相关。总之,荒漠人工防护林建设显著提高了SOC与SIC储量,且灌溉水矿化度、土壤含水量和EC均对SOC和SIC储量及垂直分布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Abstract

Shoot growth as affected by plant size at planting, peat application in the planting hole, pruning, drip-irrigation and, for apple, specific apple replant disease (SARD) was investigated in apple (cv. Elstar) and blackcurrant (cvs Ben Lomond and Ben Nevis), using a multifactorial design. In the first year after planting, peat application and drip-irrigation enhanced shoot growth in both species, with a further interactional increase when both treatments were applied. The extension growth of apple, in contrast to blackcurrant, was positively related to plant size, and the strength of the relationship was distinctly improved when growth conditions were good. Pruning had only small effects on total shoot growth, with a trend towards an increase when growth conditions were poor.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 2年对新绛县北乡曲村旱地小麦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调查研究 ,提出 5项应变配套技术 ,对完善地膜覆盖技术体系 ,挖掘其增温保水保肥的增重潜力 ,具有综合的整体效应 ,两年比较试验比常规对照栽培平均增重 11 94 %。  相似文献   
8.
[目的]在膜下滴灌条件下,分析我国"花育"系列花生的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潜力,为"十三五"新疆花生新品种选育提供核心亲本材料。[方法]采用田间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16个"花育"系列花生品种进行系统研究,并对不同品种的主茎高、侧枝长、单株结果数、百果重、百仁重、荚果长、荚果宽等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在膜下滴灌栽培条件下,"花育"系列花生品种的各个农艺性状得到充分发挥,其表现要优于在山东地区的种植,产量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不同品种之间在农艺性状和产量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其中,花育22号、花育28号和花育50号的单株生产力较高,花育33号和花育50号的产量较高,且综合性状表现优良。[结论]在新疆花生高产育种中,花育33号和花育50号可作为骨干亲本重点使用,并且在膜下滴灌条件下,其产量潜力还可进一步挖掘。  相似文献   
9.
水肥供应对南疆沙区滴灌红枣生理、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南疆沙区水肥供应对滴灌红枣生理、生长指标与产量的影响,以当地8 a成龄骏枣树为供试材料,结合大田试验,在滴灌条件下进行水肥二因素三水平完全处理小区试验。结果表明:灌水因素对红枣叶片光合特性(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细胞间隙CO_2浓度(Ci)、水分利用效率(WUE))、红枣梢径和梢长增加量及灌溉水分利用效率(iWUE)达到显著(P0.05)或极显著水平(P0.01),水肥交互作用对红枣光合特性、梢径和梢长增加量、产量及灌溉水分利用效率(iWUE)达到显著(P0.05)或极显著水平(P0.01),施肥对红枣以上指标未达到显著性水平(P0.05);过高或过低的灌水量均不利于红枣光合作用、生长发育及增产效果,较低的施肥量可以促进红枣生理生长、达到红枣增产的目的;W2F1处理下红枣叶片Pn(8.94μmol·m~(-2)·s~(-1))、Tr(3.86 mmol·m~(-2)·s~(-1))、Gs(0.49μmol·m~(-2)·s~(-1))和Ci(707.41μmol·m~(-2)·s~(-1))值最大,比最小值分别提高23.00%、22.54%、58.06%和58.08%;W3F3处理下WUE值(2.56μmol·mmol-1)最大;梢径增加量和梢长增加量最大值分别在W2F2处理(6.31 mm)、W3F2处理(64 cm),比最小值分别提高51.32%、33.33%;W2F1处理下产量(7 256 kg·hm~(-2))最大,比最小值处理增产55.67%,增产效应(33.14%)最大;iWUE最大值在W1F3处理(8.17 kg·m~(-3)),与W2F1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红枣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气孔导度之间密切相关,红枣产量与红枣梢径增加量有较好的相关关系,梢径增加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反应红枣产量。灌水量820 mm、施肥量N-P_2O_5-K_2O:200-100-150 kg·hm~(-2)(W2F1处理)为南疆沙区节水、节肥的最佳水肥供应模式。  相似文献   
10.
在极端干旱条件下,以成龄无核白葡萄为研究材料,采用滴灌灌水技术,研究了施用不同剂量保水剂下各处理土壤含水量与葡萄生理特性和光合特征以及对葡萄品质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各处理在0—100 cm土层中的土壤含水量对照处理明显低于保水剂处理;叶片水势在水前与水后的变化规律一致,均为B100最大,其次B200和B50,对照最小;各处理葡萄叶片蒸腾速率在葡萄果实膨大期逐渐升高,在果实成熟期快速下降,其中CK和B100蒸腾速率小而B200和B50略高;在光合速率上,B200明显高于其它3个处理,而B100最低,B50在颗粒成熟期高于B100和对照。对葡萄施用保水剂的经济评价中得出,B100处理虽然在葡萄产量上稍低于B200,但相比B200减少了一倍投资,使其最终获得了最大的收益。说明保水剂能明显提高土壤的水分利用效率,具有显著的蓄水保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