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0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230篇
林业   169篇
农学   178篇
基础科学   33篇
  157篇
综合类   916篇
农作物   30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66篇
园艺   92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106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123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174篇
  2011年   149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122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种植方式对甜菜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试验结果表明,在同等条件下,由于栽培方式不同,密度不同,块根产量、产糖量差异较大,以纸筒大垄双行为最好,甜菜块根产量、产糖量比对照小垄直播分别提高36.7%、39.8%,每公顷纯增效益1602元。其次是大垄双行覆膜,块根产量、产糖量比对照小垄直播分别提高31.5%、33.1%。  相似文献   
2.
赤红壤坡地果园间种不同牧草的适应性及其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果园间作6种不同牧草对比试验,筛选出4种适宜于赤红壤坡地种植的牧草。同时开展了利用刈割后的牧草覆盖野生蔬菜地和覆盖、填埋果树周围(树冠滴水线以外)土壤的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刈割牧草覆盖填埋处理来改良土壤,可明显增加土壤水分,提高土壤肥力,进而促进果树生长。这种方式是解决牧草持续利用的一种好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根据不同区域气候特点和产量水平,运用系统工程理论中的线性规划方法对该市的作物种植结构进行了调整,在种植面积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净产值增加了15.3%和17.3%;并在不同的气候区域设计了不同作物种植的最佳组合方案。这对增加农业种植效益和农民收入,有效改善生态环境,保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4.
种植方式与种植密度对大力士高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用裂区设计,研究了大力士高粱在16种不同种植密度、3种种植方式下,产草量、生产速度、茎叶比、茎粗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撒播密度为18 kg/hm2、条播为22.5 kg/hm2、穴播为28.5 kg/hm2时达到最高产量;生长速度在第53-55 d时最高,达5.7 cm/d;茎叶比随着产量的增加逐渐减少;茎粗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而有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屈振华  赵祥  耿光瑞  韩英强  唐春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170-21171,21207
根据对位于冀西北的张家口地区的节水灌溉现状以及发展状况的调查,分析了该地区应用膜下滴灌的适应性,计算了该地区应用膜下滴灌的节水潜力,总结了在推广应用中存在的困难,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太行红石榴喜光、耐旱、怕涝、怕寒冷,适宜在pH值在4.5~8.2之间的砾质或沙质壤土中栽植。文章介绍了石榴树的栽培养护技术,包括扦插育苗、移栽定植、幼树期管理、结果期管理等。  相似文献   
7.
Dense planting and less basal nitrogen (N) fertilization have been recommended to further increase rice (Oryza sativa L.) grain yield and N use efficiency (NUE), respectively.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integrative impacts of dense planting with reduced basal N application (DR) on rice yield, NUE and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Field experiments with one conventional sparse planting (CK) and four treatments of dense planting (increased seedlings per hill) with less basal N application were conducted in northeast China from 2012 to 2013. In addition, a two-factor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isolate the effect of planting density and basal N rate on CH4 emission in 2013. Our results show that an increase in planting density by about 50% with a correspondingly reduction in basal N rate by about 30% (DR1 and DR2) enhanced NUE by 14.3–50.6% and rice grain yield by 0.5–7.4% over CK. Meanwhile, DR1 and DR2 reduced GWP by 6.4–12.6% and yield-scaled GWP by 7.0–17.0% over CK. According to the two-factor experiment, soil CH4 production and oxidation and CH4 emission were not affected by planting density. However, reduced basal N rate decreased CH4 emission due to it significantly reduced soil CH4 production with a smaller reduction in soil CH4 oxidation. The above results indicate that moderate dense planting with less basal N application might be an environment friendly mode for rice cropping for high yield and NUE with less GHG emissions.  相似文献   
8.
为了筛选适宜曲周县后老营村农业生产的较优种植体系并设计更好的种植体系,采用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对该村主要作物的种植体系及其水肥资源利用状况和经济效益进行了详细调查。结果表明:棉花-西瓜套作体系的水肥资源利用率最高,小麦-西瓜-玉米间套作体系的经济效益最好,棉花-西瓜套作体系次之,二者差异不显著。未来可以基于这2种种植体系重新设计新的种植体系,从而在生态、经济、环境等方面取得较好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早稻-冬草莓"轮作模式最佳种植期.[方法]根据双流县气象局1971 ~ 2010年气象资料,采用滑移气候相似距及数理统计方法,对"早稻-冬草莓"轮作模式最佳种植期进行分析.[结果]冬草莓最佳种植期在8月1日~翌年3月31日,其小苗移栽最早在7月中旬,最晚在8月中旬,最佳移栽时期平均在8月19日.早稻移栽时间平均为3月26日,拟收获期平均为7月26日.[结论]从气象角度研究了"早稻-冬草莓"轮作模式最佳种植期,为双流县推广该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光、温、水、土地的生态效益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国内外园林种植容器的发展史及应用现状,并总结出园林种植容器的设计要素及应用原则,最后对种植容器的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