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11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122篇
林业   252篇
农学   227篇
基础科学   54篇
  403篇
综合类   1843篇
农作物   126篇
水产渔业   134篇
畜牧兽医   1631篇
园艺   267篇
植物保护   93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635篇
  2013年   475篇
  2012年   500篇
  2011年   589篇
  2010年   644篇
  2009年   553篇
  2008年   239篇
  2007年   139篇
  2006年   106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大花君子兰叶绿体基因组及其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祎  张卉  王钦美  高悦  张志宏  孙玉新 《园艺学报》2020,47(12):2439-2450
采用Illumina MiSeq测序平台对大花君子兰(Clivia miniata)叶片总DNA进行测序,通过组装获得了其叶绿体基因组(cpDNA)全长序列(158 114 bp)。对其cpDNA注释得到135个基因,包含87个蛋白编码基因、40个tRNA基因和8个rRNA基因。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获得的cpDNA进行简单序列重复(SSR)分析和密码子偏好性分析。结果显示:①大花君子兰cpDNA中共有61个SSR位点,其中单核苷酸、二核苷酸、三核苷酸、四核苷酸、五核苷酸和六核苷酸重复数分别为38、9、2、8、3和1个,多数SSR分布在基因间隔区;②大花君子兰cpDNA密码子偏爱以A或U(T)结尾,亮氨酸使用频率最高,半胱氨酸使用频率最低。基于24种植物的cpDNA全长和23种植物的叶绿体ycf2基因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大花君子兰与石蒜科植物在同一分支,显示最近的亲缘关系,支持大花君子兰属于石蒜科。基于叶绿体ycf2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与基于cpDNA全长的系统发育分析研究结果大部分相同,支持ycf2基因可以代替cpDNA全长用于植物系统发育分析。  相似文献   
2.
中国家蚕微粒子虫及其近缘种的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描述了我国寄生于家蚕及二点螟的微粒子虫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形态及其对多种昆虫的致病性。后者极似家蚕微粒子虫,但在超微构造和致病性上有明显区别,定为新种。  相似文献   
3.
将新型防腐剂——ADA添入家蚕人工饲料中,对在高温多湿养蚕环境下,易引起人工饲料霉变的酵母菌群、格兰氏阴性菌群和霉菌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延长人工饲料的存放和使用时间,而不影响其适口性、颜色、香味与成份,防腐效果明显优于苯甲酸、山梨酸、脱氢乙酸、丙酸等.实验证明:人工饲料中添加0.2%的ADA能使人工饲料在高温多湿的养蚕环境下保持一个月不发霉变质,并对蚕体的生长发育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4.
5龄蚕立体条桑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5龄立体饲育架制作,条桑收获及饲养技术,明确了全年采用立体条桑育对蚕茧产质量及桑树秋末生长的关系,条桑收获及饲育是一项省工高效的养蚕技术。  相似文献   
5.
对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苏州株(BmNPVsu)光胱氨酸蛋白酶基因(CP)的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读码框为972个核苷酸,编码323个氨基酸。同源性分析表明,BmNPVsu的CP与首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cNPV)、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HcNPV)、云杉卷叶蛾核型多角体病毒(CfNPV)、黄杉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OpNPV)、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Ld-NPV)在DNA水平上的同源性分别为96.5%、76.2%、74.9%、72.7%、62.9%;在氨基酸水平上的同源性分别为96.9%、77.1%、79.3%、77.1%、65.6%。BmNPV CP的氨基酸序列与不同来源的木瓜蛋白酶超家族的CP也具有较高的同源性,特别与 Trpanosoma brucei的CP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达32%。在组织蛋白酶B、H、L、S以及木瓜蛋白酶的36个保守氨基酸残基中有31种出现在BmNPVsu的CP中,BmNPVsu CP同其它杆状病毒CP一样,可看作木瓜蛋白酶超家族成员。  相似文献   
6.
蚕沙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对浙江海宁蚕沙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热回流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所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为30%,料液比1:30,提取时间3h。  相似文献   
7.
取产后两天内25℃保存的桑蚕卵为材料,精制酯酶A_4。将滞育卵中精制的酶液置5℃下冷藏,冷藏初期酶活性极低,大致在12~13日达最大值。以后迅速降低,体外保存的温度条件与酯酶A_4活性有关,较高的保存温度能促使酶活性峰提早出现:而低温保护能延缓酶的活化进程。酯酶A_4精制过程中,通过Sephadex G-25凝胶过滤,将大部分物质分段与酶分离排除,在5℃条件下,酶活性峰出现以前的任何时候加入排除分段物质,都可以停止酶的活性化,只有当重新除去所加的排除分段物质时,酶的活性化进程才得以继续。  相似文献   
8.
陕西蚕病流行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牛虹  王进 《蚕业科学》1995,21(4):243-247
通过历年盒种产茧量、干茧病蛹及蚕期蚕病调查,得知养蚕技术、养蚕形式、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影响陕西蚕病的流行分布。近几年危害生产的主要是僵病、多角体病及微粒子病。各地由于养蚕形式、技术、地理及气候差异,蚕病发生轻重不同。僵病流行比其它蚕病受养蚕技术、地理、气候影响更明显。多角体病流行与僵病不同,有较明显的垂直传播特点。微粒子病自1989年发现之后,蔓延迅速,其病原首先来自从疫区调入的带毒蚕种。  相似文献   
9.
回交改良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7,他引:4  
将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与优良常规品种杂交后 ,F1代自交 ,再与平衡致死系回交 ,然后利用标记基因选择 ,可以把常规品种的血缘导入平衡致死系 ,改良其经济性状。本文对这一方法进行了研究 ,并证明了这种方法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采取母蛾延迟交配,拆对后冷藏、改变交配时间和产卵室保护温度等技术措施来探讨改善芳草A系原种产卵性的方法。结果表明,这些措施对产卵性能的改进有一定的效应,但由于性状间存在相关关系,对某一性状的促进效应往往同时也对另一产卵性状产生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