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8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48篇
林业   39篇
农学   76篇
基础科学   45篇
  66篇
综合类   422篇
农作物   81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51篇
园艺   28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天然胭脂萝卜红色素属于花青素类化合物,性质不稳定。笔者以新鲜胭脂萝卜(Raphnussativuscv.)肉质根为原料,提取胭脂萝卜红色素,选择常用的5种稳定剂对其稳定性进行研究,从而确定出最佳的稳定剂及其用量。研究结果发现0.03%维生素C、0.03%谷氨酸、0.03%柠檬酸能明显地延缓其颜色变化,0.03%维生素C 0.03%柠檬酸的组合对该色素的稳定效果最佳;进一步研究确定维生素C和柠檬酸的最佳用量分别为0.04%和0.08%。  相似文献   
2.
蚕粪中提取叶绿素铜钠盐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以蚕粪为原料,95%的乙醇为溶剂提取叶绿素,并通过化学法制得叶绿素的铜纳盐。采用721分光光度计对叶绿素铜钠盐进行定性、定量测定,确定该色素测定系统中的最大波长为414nm。通过测量吸光值研究了几种常用食品添加剂对叶绿素铜钠盐稳定性的影响,并对其耐光、耐热、耐酸碱及耐氧化性、耐还原性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叶绿素铜钠盐在70℃以下稳定性较好;光照对叶绿素铜钠盐稳定性的影响较大;还原剂(Na2S2O3)对叶绿素铜钠盐稳定性的影响较大,氧化剂在短时间内对其稳定性的影响不大,但放置的时间不宜超过30min;叶绿素铜钠盐在pH值为6以上的溶液中较为稳定,且有机酸及单糖对其稳定性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采用不同比例的动物油包被蛋氨酸制成瘤胃保护性蛋氨酸I(RPMetⅠ)、瘤胃保护性蛋氨酸Ⅱ(RPMetⅡ)和瘤胃保护性蛋氨酸III(RPMetⅢ)。通过人工唾液消化试验、体内尼龙袋试验和人工真胃液消化试验,检验DL蛋氨酸(DLMet)、商品过瘤胃蛋氨酸(BypassMet)和瘤胃保护性蛋氨酸(RPMetⅠ、RPMetⅡ和RPMetⅢ)的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三种动物油包被蛋氨酸的稳定性均好于商品过瘤胃蛋氨酸和DL-蛋氨酸;不同比例的动物油包被对瘤胃保护性蛋氨酸稳定性的影响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一种分析微生物肥料菌种稳定性的T-RFLP指纹图谱技术。[方法]采用T-RFLP指纹图谱技术对进口细菌型微生物肥料菌种的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样品中优势菌的T-RFs片段主要是87、246、247、330 bp,其中330 bp为主要片段,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均一性指数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批次产品间差异性较小,微生物群落结构较稳定。[结论]建立了微生物肥料菌种稳定性分析的T-RFLP指纹图谱技术,为进出口微生物肥料产品提供了一种快速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不同苜蓿(Medicago sativaL.)品种在宁夏南部山区的丰产性、稳产性,以及试点的代表性和区分力,本研究利用方差分析、GGE双标图模型对区域3个不同试点的6个苜蓿品种的产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苜蓿产量最高的试验区是原州区彭堡镇彭堡三队,最低的是隆德县关庄乡前庄村,前者比后者高43.7%;产量最高的品种是‘甘农7号’,最低的是‘阿尔冈金’,前者比后者高44.9%;联合方差分析显示,基因型与环境互作(G×E)、环境(E)、基因型(G)对品种产量影响显著(P<0.05),其中G×E是引起苜蓿产量差异的最主要原因,它引起的变异是E的1.19倍,是G的1.58倍。利用GGE双标图模型分析可知,高产稳产的品种是‘三得利’、‘苜蓿王’;3个不同区域可划分为2个生态区,原州区头营镇徐河村和原州区彭堡镇彭堡三队为1个,隆德县关庄乡前庄村为1个;综合代表性和区分力,较理想的试点为头营镇徐河村。  相似文献   
6.
天然花色苷的资源收集及稳定性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天然花色苷材料野外采集,共得到50种植物的花色苷样品,采用pH 1.0/pH 4.5溶液吸光值(△OD)差值法,对这些花色苷提取液进行了1年的测定和筛选,筛选出了花色苷颜色稳定性较好的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a A.)、蜀葵(Althaea. Rosea L.)、翠雀(Delphinium grandiflorum L.)和日本红菊(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等4种植物资源。对这4种花色苷进行酸碱性、光照、金属离子、热处理等条件下的稳定性测定,表明在pH4.0以下稳定,高于pH4.0稳定性则明显下降。日光、pH 1.0条件下上述4种花色苷溶液的半衰期分别为339d、255d、226d和234d。钙、镁离子对花色苷的稳定性无影响,铝、铜、锡和铁的存在降低花色苷的稳定性,其中铝影响较小,铜锡影响较大,铁影响最大。在100℃ 20min pH1.0热处理下色素损失率分别为2.7%、29.2%、20.0%和7.1%。桔梗花色苷稳定性明显优于其余3种花色苷。结果表明上述4种花色苷有希望开发成为食品色素添加剂。  相似文献   
7.
不同生态环境马铃薯维生素C含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凤军  张永成  田丰 《种子》2006,25(12):24-27
对马铃薯参试品种在西北地区不同生态条件下的维生素C含量变化进行方差分析和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试点间、品种间以及试点和品种的互作间都存在着极显著差异,6个品种平均维生素C含量为15.04mg/100g,陇薯3号最高,为18.68mg/100g,90-2-10最低。为12.23mg/100g;7个地点平均维生素C含量为15.04mg/100g,青海西宁最高,为16.75mg/100g,青海海南最低,为12.93mg/100g。中薯36这个品种的回归系数〈1,是稳定性较好的品种。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铰接式车辆横向一级失稳过程的推导,求得了横向一级倾翻轴的准确位置,它低于过去传统计算方法中的横向一级倾翻轴,本文的理论分析结论不仅可用于分析稳定性,还对设计时铰接点的布置、摆动轴的高低等总体布局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通过采用均匀试验设计,在近似于生产的高温贮藏条件(37℃)下,以4%的仔猪预混料为对象,研究不同水平组合的甲酸亚铁、碱式碳酸锌、碱式碳酸铜、硫酸锰对烟酰胺稳定性的影响,并在试验中增设2个对照组(硫酸盐对照组和不添加铁、铜、锰、锌对照组)。贮藏试验期60天。试验结果表明:预混料中添加微量元素导致了烟酰胺的额外损失,随微量元素添加量的增加,烟酰胺的损失率也显著增加(P<0.05)。在贮藏15天和30天烟酰胺损失率分别比硫酸盐组降低了36.16%、11.21%。碱式碳酸盐不同组合对烟酰胺的最大损失率为7.33%。甲酸亚铁、碱式碳酸铜、碱式碳酸锌、硫酸锰与烟酰胺的损失率无显著相关性(P>0.05)。烟酰胺损失率随时间延长显著增加(P<0.05)。烟酰胺的损失率在贮藏前30天占全期损失的74.85%。  相似文献   
10.
This investigation aims to classify, describe and evaluate the sustainability of dairy goat production systems (GPS) in South Spain Sierra de Cadiz. The research took place throughout 25 goat farms during the 2001–2002 campaigns, with the method posed by Masera et al. (1999) [Masera, O., Astier, M., S., López-Ridaura. 1999. Sustentabilidad y manejo de recursos naturales. El marco de evaluación MESMIS (Sustainability and na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The MESMIS evaluation framework). Mundi-Prensa, S.A., Gira, IE-UNAM, México. 109 pp.] and adapted to animal production systems, as the guideline and framework to evaluate sustainability.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namely energy input from grazing (eigenvalue 1.329) which comprises the indicators total area per goat (factorial value 0.664) together with net energy obtained from grazing (factorial value 0.903) allowed to differentiate significantly between semi extensive (SES), semi intensive (SIS) and intensive (IS) goat production systems.

Intensification of the GPS tends to be inefficient, especially in terms of net margin per litre of milk produced (p < 0.05). A higher degree of adaptability of IS (64.8%) derives from a higher investment on new production strategies. Likewise, higher self-management capacity of SES (60.9%) fosters standards of productivity (76.0%) and stability (42.9%). The SIS presented the highest equity values (67.8%).

On the whole, sustainability of GPS tends to decrease as the degree of intensification increases: SES = 57.3%; SIS = 55.7% and IS = 53.1%. The reduction of the dependency on external input alongside with the optimiza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management would surely improve the standard of sustainabil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