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2篇
林业   3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太行山石质山地植被结构优化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太行山石质砂岩区山地植被为研究对象,在对典型植被类型综合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评价山地植被水土保持效益的10项指标,并通过不同植被类型的水源涵养效能指标测定和径流小区泥沙对比分析,认为人工-天然复合植被类型的水土保持效果最好,乔木林最适郁闭度为0.6~0.7。阐述了突出水土保持、水源涵养功能的植被优化结构建设是太行山石质山地植被恢复的根本途径和防护林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太行山猕猴自然保护区金钱豹资源现状及其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钱豹为太行山猕猴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之一,易于受到人类活动干扰。近年来野生数量有回升迹象,但保护任务依然严峻。分析了保护区内金钱豹的资源现状,提出了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了科学合理地保护和开发利用太行山猕猴自然保护区内的野生木本观赏植物资源,采用样地调查和线路调查法,并拍照、采集标本与文献对照,进行了保护区内野生木本观赏植物的统计.结果表明:保护区内野生木本观赏植物共有65科155属469种.其中裸子植物4科5属10种,被子植物61科150属459种.该木本观赏植物资源种类组成丰富,其中珍稀树种较多,常绿类少,落叶类较多.按照观赏特性和园林应用特点,将其分为风景林类、观赏花木类、观赏果木类、造型植篱类、攀缘藤木类及树桩盆景类等类型,并从树木的观赏价值与园林应用方式方面进行了评价,最后提出了太行山猕猴自然保护区野生木本观赏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4.
太行山猕猴自然保护区是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确定的优先领域保护的地区之一,计有蕨类植物23科、47属、93种。从植物系区系地理学角度对该区蕨类植物的科、属、种进行了区系分析。  相似文献   
5.
燕山板栗和太行山板栗品质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外观品质、营养品质和风味品质对燕山板栗和太行山板栗品质的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燕山地区和太行山地区的板栗品质间存在显著差异,主要表现在燕山组的板栗单果重、还原糖、矿质元素Zn,Cr含量明显低于太行山组,而燕山组栗果中的蛋白质、矿质元素P,Cu含量明显高于太行山组。  相似文献   
6.
太行山猕猴自然保护区野生草本有毒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调查统计,太行山猕猴自然保护区野生草本有毒植物共45科86属122种。其中蕨类植物5科6属8种;被子植物40科80属114种,并列出了太行山猕猴自然保护区野生草本有毒植物名录及有毒部位,分析本区有毒植物资源的价值,提出了开发和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7.
太行山猕猴自然保护区内约有药用维管植物1 044种(含种以下分类单位),依其药性可分为14类.讨论了太行山猕猴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并提出了资源开发及保护建议,旨在为合理开发利用该区药用植物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太行山不同林型枯落物持水性及生态水文效应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太行山不同林型枯落物物持水性及生态水文效应,结果表明:(1)灌丛和混交林未分解层占总厚度的一半以上,阔叶林和针叶林半分解层占总厚度的一半以上;枯落物总蓄积量大小排序为针叶林>混交林>阔叶林>灌丛,不同林型半分解层蓄积量均占总蓄积量一半以上,表明了高海拔枯落物分解速度比低海拔枯落物分解速度快。(2)不同林型枯落物半分解层和未分解层最大持水量、最大持水率、有效拦蓄率、有效拦蓄量和自然含水率随海拔的增加而增加,基本表现为针叶林>阔叶林>混交林>灌丛,并且未分解层高于半分解层;针叶林枯落物有效拦蓄能力最强,灌丛最弱,即高海拔拦蓄能力较强,低海拔较弱。(3)土壤容重随着海拔的增加而降低,依次表现为灌丛>混交林>阔叶林>针叶林;土壤总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随海拔的增加而降低,其中毛管孔隙度在不同林型差异均不显著(p > 0.05);土壤饱和含水量、有效调蓄空间、最大持水率、最大持水量和有效持水量随海拔的增加而增加,依次表现为针叶林>阔叶林>混交林>灌丛。(4)不同林型初渗速率与稳渗速率存在较好的幂函数关系,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土壤渗透性能与总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度均为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 < 0.01),其中,非毛管孔隙状况对土壤渗透性的影响更为显著。综合分析表明:太行山森林水源涵养能力随海拔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9.
弓运泽  王红  周大迈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830-22832
通过期刊检索平台,以“太行山”为主题检索农业科技类文献,统计分析得到,改革开放初期,太行山农业开始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中河北省投入力度最大,又以河北农业大学对此类研究最多,《中国水土保持》为发表该类文章最多的核心期刊,研究内容主要为经济林、水土保持林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太行山主要植被枯枝落叶层的水文作用   总被引:36,自引:1,他引:3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实地测定和人工模拟蒸渗器相结合的方法,对太行山主要植被估枝落叶层的水文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森林涵养水源过程中,枯枝落叶层不仅可以调蓄2 ̄5mm的降雨,更重要的是可使土壤增加下渗21.3% ̄50.3%,减少地表蒸发222.0%,减少地表径流含沙量11.5kg/m^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