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19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20篇
  61篇
综合类   32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研究混凝土面板砂砾石坝防渗墙的应力变形及实际防渗效果,为高寒地区深厚覆盖层类似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依据。【方法】以青海省纳子峡混凝土面板砂砾石坝为研究对象,在防渗墙施工及运行初期(2012-05-2018-01)对其进行应力监测、变形监测、渗流监测,对所得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进而评价防渗墙的实际工作状态。【结果】纳子峡混凝土面板砂砾石坝防渗墙各测点应力及变形表现稳定,在施工期防渗墙钢筋的应力变化因受地面施工等因素影响主要承受拉应力,且向上游侧倾斜;在水库运行期间(2014-09-2018-01),墙体受到来自上游的水压力,主要承受压应力,且向下游侧倾斜;布置在墙体上游侧的渗压计渗透压力远大于下游侧各测点,表明防渗墙防渗效果良好,渗透压力受测孔孔内水位影响,且随库水位表现出一定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库水位每抬升(或下降)1 m,墙体下游侧各测点渗透压力增加(或减小)约0.6 kPa。【结论】纳子峡大坝混凝土防渗墙在其施工及运行初期应力变形较为稳定,防渗效果良好,能为大坝的安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2.
连续模拟降雨下岩溶区含砾石堆积体坡面径流产沙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明确砾石含量对岩溶区石灰土质堆积体坡面径流产沙特征的影响,以土质坡面为对照,采用室内模拟降雨试验方法,研究了递增型降雨(0.5,1.0,2.0,2.5,3.0 mm/min)条件下偏土质(砾石含量30%)和偏石质(砾石含量70%)石灰土坡面的径流特性及侵蚀特征。结果表明:(1)随雨强增大,各坡面径流率呈稳定增长—波动的变化趋势,且土质坡面径流率整体小于2种含砾石坡面;偏土质、偏石质坡面累计产流量较土质坡面增加了0.49,0.37倍;(2)1.0~3.0 mm/min雨强下,土质坡面侵蚀速率在0.16~5.4 g/(m^2·s)范围内波动,整体呈稳定—波动增加的变化趋势;偏土质和偏石质坡面分别为0.16~5.4,0.06~0.74 g/(m^2·s),前者侵蚀速率变化范围大且波动剧烈,后者变化范围小且稳定;随砾石含量的增加,各坡面累计侵蚀量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偏土质坡面侵蚀量较土质坡面增加2.5倍,偏石质坡面较其减少了0.9倍;(3)土质、偏土质和偏石质坡面的侵蚀速率与径流率分别呈极显著正相关幂函数、线性函数和线性函数关系。研究结果可为桂西北岩溶区弃渣场水土流失治理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苏州绕城高速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的总结,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中的材料、施工过程、养护等进行事先控制,从而提高工程施工控制的效果,进而提高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4.
为保证稳定砂砾的密实度,采用以初压、振压和终压三个阶段碾压水泥稳定砂砾是合理的、必 要的,也是科学的。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CFG桩材质与施工工艺的基础上,将其固结过程分为初期与后期2个阶段,并分别按碎石桩、水泥土桩进行了固结分析,由此提出了CFG桩复合地基的固结度统一计算公式.结合某工程实例的实测沉降数据进行了固结对比分析.结果表明:CFG桩复合地基的固结特性介于碎石桩和水泥土桩两者之间,固结过程基本与沉降同步,且桩周土的竖向固结是引起CFG桩复合地基沉降的主要因素,而桩周土的径向固结作用一般可忽略.  相似文献   
6.
XIA Ji  CHEN Xin-Min 《土壤圈》2001,11(3):263-269
Research samples were taken from an ancient gravel stratum which is not only a representative soil layer along the middle-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in East China ,but also one of the primary Neozoic strata in Nanjing district.Located mostly on the second and third terraces,the ancient gravel strata formed the geomorphic landscapes of terrace and step.They were complex in constitution,varied widely in stability,of multiple sources,locally derived ,and associated with braided streams in the deposition environment ,A CIPW(Cross,Iddings,Pirsson and Washington) method modified by the author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soil-rock-forming materials of finer grains(less than 2 mm in size) of the ancient gravel stratum.Results of th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sandy grains were composed of apatite,ilmenite,potassium feldspar,plagioclase,enstatite and free quartz,the clay mainly of kaolinite,and the cement of a combination of silicon,aluminum and iron at a ratiof of 46:44:10.In the soil-rock-forming processes, including compactional solidifiation,water-stable illuviation-cementation,homogneous overgrowth and so on,the loose soil-rock-forming components gradually changed into consolidated soil and further to the early stage of lithification.Meanvwhile,from ,the analysis,we found that the ancient gravel stratum had been protected by overlying Xiashu loess or basalt and the overloading resulted in overconsolidated strata ,The modified CIPW method was applicale and effective for semi-quantitative analysis.  相似文献   
7.
砂砾覆盖能防止土壤表面受到雨滴侵蚀,切断土壤的毛细管作用,从而对土壤入渗和蒸发规律产生影响。介绍了国内外砂砾覆盖对入渗和蒸发规律影响的研究成果,现有研究结果表明,降雨入渗与砾石覆盖度之间既有正相关关系,又有负相关关系,入渗不仅与砂砾粒径有关,还与砂砾在土壤表面所处的位置有关;砂砾覆盖能够抑制蒸发,抑制效果与砂砾粒径大小、颜色和厚度等有关。另外,一些国外学者通过定量化模型描述了砂砾覆盖条件下入渗和蒸发规律,但这些定量化模型还是最基本的简化模型,主要偏重于理论说明,直接应用于实践还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旱区老压砂地甜瓜配方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甜瓜为供试材料,采用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在宁夏中部干旱带进行了老压砂地配方施肥效应试验,研究了非充分补灌条件下氮、磷、钾不同用量配比对甜瓜产量的影响,并建立了相应的回归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影响甜瓜产量的顺序为磷〉氮〉钾,交互作用均不显著;经模型寻优,得出不同目标产量下的氮、磷、钾最佳组合方案,为降低甜瓜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9.
通过室内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了二维平面和三维锥状两种堆积体坡面在不同砾石含量条件下的产流产沙特征。结果表明:(1)坡面流速和单位面积径流率随产流时间呈“快速增大—缓慢增大—稳定波动”的变化过程;(2)平均流速和单位面积平均径流率随砾石含量的增加而减小;砾石含量相同时,二维平面坡面的流速和径流率大于三维锥状坡面;(3)二维平面坡面剥蚀率随产流时间呈“稳定—减小—稳定波动”的变化过程;三维锥状坡面剥蚀率呈“增大—稳定波动”的变化过程;(4)单位面积侵蚀量随砾石含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砾石含量相同时,二维平面坡面的侵蚀量大于三维锥状坡面。  相似文献   
10.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底墒差异对西瓜生长和产量以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播前适宜的底墒(0~100 cm土层储水量在223~238 mm)可以促进西瓜主蔓长的生长、叶片的发生以及提高西瓜叶面积;播前底墒较丰时(0~100 cm土层储水量在283 mm),不利于西瓜前期的生长。与播前不灌水相比,播前灌水造墒处理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地上部生物量和西瓜产量;其中播前灌水量达到70m3/667m2时,西瓜产量和瓜蔓重最大,分别为1 645 kg/667m2和25.4 kg/667m2,相比播前不灌水处理分别提高了30%和49%。西瓜水分利用效率随播前土壤储水量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