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38篇
  免费   732篇
  国内免费   932篇
林业   982篇
农学   788篇
基础科学   434篇
  5178篇
综合类   4472篇
农作物   375篇
水产渔业   215篇
畜牧兽医   682篇
园艺   254篇
植物保护   522篇
  2024年   96篇
  2023年   350篇
  2022年   475篇
  2021年   507篇
  2020年   487篇
  2019年   523篇
  2018年   424篇
  2017年   684篇
  2016年   749篇
  2015年   575篇
  2014年   666篇
  2013年   911篇
  2012年   1083篇
  2011年   858篇
  2010年   641篇
  2009年   613篇
  2008年   536篇
  2007年   649篇
  2006年   563篇
  2005年   500篇
  2004年   341篇
  2003年   278篇
  2002年   222篇
  2001年   198篇
  2000年   175篇
  1999年   120篇
  1998年   112篇
  1997年   92篇
  1996年   86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有机碳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对于促进土壤养分循环、增加养分有效性有重要作用。土壤团聚体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组成土壤结构的最小单元,受到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其形成转化过程与土壤固碳过程息息相关,因而研究团聚体和有机碳的关系及团聚体有机碳影响因素对于土壤结构的改善和土壤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文献的总结,明晰了土壤团聚体和有机碳的关系,阐述了土壤类型、施肥方式、土地利用和矿区复垦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的影响,并从生物质炭的长期定位研究和复垦矿区的土壤修复两方面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的研究进行展望,研究结果可为合理的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不同施肥处理对马铃薯农田土壤理化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究不同施肥处理对马铃薯农田土壤理化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试验地采用马铃薯连作模式,设置3个施肥处理,即:单施化肥(T)、有机肥配施化肥(YTF 1/2)、全量有机肥(YTF)。结果表明:在不同施肥处理下马铃薯农田土壤的理化性质和马铃薯产量发生了变化,其中变化最为明显的土壤指标有土壤容重、孔隙度、饱和导水率、有效磷。YTF处理较T处理可分别显著(P<0.05)降低土壤容重16.8%,增加土壤孔隙度12.7%,提升饱和导水率25.3%。YTF处理可显著提升土壤有效磷含量43.0%,但各处理间土壤pH、有机碳、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钾之间差异并未达到显著水平。同时,较之T处理,YTF处理亦可显著提升土壤团聚体含量。YTF和YTF 1/2处理可分别较T处理提升马铃薯产量24.6%和12.8%。因此,施用有机肥不仅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改良土壤物理性状,亦能促产增收。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冲裁件的计算机自动(优化)排样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讨论,给出了其实现的主要算法及数学模型,这一方法已在冲裁模CAD系统中应用.  相似文献   
4.
Abstract. A two year field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in a semiarid Mediterranean area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n soil erosion of adding different urban organic wastes: a stabilized municipal waste (compost), an unstabilized municipal waste, and an aerobic sewage sludge. All the treatments significantly reduced soil erosion,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soil. The soil amended with compost was the most effective treatment, reducing soil loss by 94% and runoff by 54%.  相似文献   
5.
赵强基 Garr.  DD 《作物学报》1993,19(5):402-411
在菲律宾的雨养旱地、雨养低地和灌溉田种植制度研究基点上,分别对各种农民和拟推广的实验种植方式,进行了生物量及其组成、作物分器官的 C、N、P、K 含量与分布比率、作物残茬燃烧后 C、N、P、K 损失测定。从添加与取走两个方面,分三种添加与取走情况,计算了土壤N、P、K 的部分养分平衡与有机质平衡。结果显示:在当地施肥水平下,即使归还全部残茬,很难维持 N、P、K 的养分平衡,但能较好满足土壤有机质平衡。为维持土壤有机质的年平衡,雨养低地和雨养旱地需分别归还1400和1900公斤生物物质/公顷.年。并对当地维持养分平衡的途径作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6.
Campylobacter numbers on broiler carcasses can increase dramatically during defeathering because of leakage of contaminated gut contents in the feather-picking machine. Food-grade organic acids have been shown to be effective in killing bacteria. Placement of organic acids into the cloaca prior to defeathering was tested to determine if such a treatment could lower the number of Campylobacter that escape and contaminate broiler breast skin during automated feather removal. Campylobacter numbers on the breast skin of treated carcasses increased during defeathering but resulted in numbers that were only about 2% of those observed on control carcasses. Placement of food-grade organic acids in the cloaca of broiler carcasses may be useful as a means to lessen the impact of automated defeathering on the microbiological quality of carcasses during processing.  相似文献   
7.
进行了由氯化苄与甲苯合成苄基甲苯的工艺研究,筛选了精制方法.合成和精制后的油品,检测了理化电性能,作成模型电容器进行各种试验,表明该绝缘油具有优异的性能.  相似文献   
8.
将Ⅳ索12型索道应用于狭长工作面的采石场的石材搬运和装车作业。该索道系统中闽林721绞盘机的摩擦卷筒、跑车及游动滑车都进行了改装设计使其达到4倍增力起重、双向牵引,最大起重量可达9t。实践表明在特殊困难地形将林业索道用于采石场作业有明显效益。  相似文献   
9.
造林新材料在岱山海岛造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3种造林新材料在岱山海岛造林中的应用,观测它们对提高造林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造林新材料对提高夹竹桃Nerium indicum造林成活率基本没有影响,科瀚98对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和银杏Ginkgo biloba造林成活率影响较小.植树宝、科瀚98和GGR可显著提高女贞Ligustrum lucidum,重阳木Bischofia javanica,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和木荷Schima superba的造林成活率.图1表1参6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对湖北省六种土壤五个粒级(>1,1-0.5,0.5-0.25,0.25-0.15.0.15-0.1mm)的磁化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红壤、棕红壤、潮土和黄棕壤表土层磁化率大于母质层磁化率,而紫色土和黄褐土表土层磁化率小于下部土层的磁化率。棕红壤表土层磁化率小于淀积层磁化率。红壤、棕红壤、黄棕壤和黄褐土母质层磁化率随颗粒变细而明显增加,但这一现象在潮土、紫色土的母质层确不明显。0.25-0.15mm粒级是黄棕壤、红壤、棕红壤、潮土、紫色土磁化率随颗料大小变化的一个转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