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3篇
  20篇
综合类   4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Remote sensing as the measure to monitor disasters has the advantage of temporal resolution and large scale. Since "5.6 catastrophe" in 1987, China began to monitor forest fires broadly. In the summer of 2002, many forest/grass fires occurred in the Daxing'anling Mountains, and the damage was very heavy. In the forest fires fighting, the meteorological satellit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monitoring the fires. Especially the FY serial meteorological satellites have the advantage of large scale monitoring and characteristics of being in time and exact, and get good results. Remote sensing techniques have been used in many aspects of forest/grass fires research, including burned area and fireline intensity evaluation, post fire environment monitoring etc.  相似文献   
2.
通过洪涝发生前后卫星遥感资料和有关气象,水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江西省尤其鄱 阳湖区1998年6月、7月特大洪涝灾害的发生特点和危害程度。根据近年来卫星遥感监测实况资料鄱阳湖主体及其附近区域水体淹没模型。  相似文献   
3.
To evaluate the impact of temporal variation of primary productivity on the recruitment of Japanese sardine (Sardinops melanostictus) in the Sea of Japan, the phenology of sea surface phytoplankton abundance was estimated from 8 day multiple satellite (SeaWiFS, MODIS‐Aqua, MERIS, and VIIRS) derived sea surface chlorophyll (SSChl) a concentrations from January 1998 to December 2015. Because relationships between SSChl a and in situ chlorophyll a concentration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mong periods based on the satellite combinations used, maximum and minimum SSChl a concentrations of 1 year were relativized as 1 and 0, respectively.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 of relativized SSChl a concentrations was determined by using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 (EOF) analysis. Scores in the first EOF mode denoted the basin‐scale variations of SSChl a concentrations in the Sea of Japan, and the major peak from the end of February to the end of May displayed the spring bloom. The logarithm of recruitment per spawner (LNRPS) for sardine was positively affected by delays in the start and end dates of the spring phytoplankton bloom. The delay of the date of the lowest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contributed to the delay of the end of the spring bloom during the period 1998–2015 and elevated the LNRPS during the period 1982–2015. Sardine spawns in the southern Sea of Japan from April to May, hence, delays of the spring bloom prolonged its overlap with sardine larval periods, and thus improved the recruitment of Japanese sardine in the Sea of Japan.  相似文献   
4.
卫星遥感和积温-辐射模型预测区域冬小麦成熟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准确预测区域尺度的小麦成熟期,指挥麦收机械化作业有序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该文针对目前区域冬小麦成熟期预测中时效性差、缺乏空间分布以及缺少定量描述等突出问题,选择华北地区河北、河南和山东3省冬小麦为研究对象,首先基于S-G滤波后的2013年冬小麦生育期时间序列MODIS LAI,采用动态阈值法获取抽穗期具体日期,即叶面积指数(LAI)达到峰值时的具体日期;然后基于由2008-2012年农业气象资料与地面气象资料构建的抽穗-成熟期有效积温模型和总辐射模型,逐个栅格单元计算MODIS LAI获取的抽穗期具体日期到当前日期的积温、太阳辐射总量,并结合全球多模式集合预报(THORPEX Interactive Grand Global Ensemble,TIGGE)资料对当前日期(5月10号至6月8号)之后的16 d冬小麦成熟期进行逐日动态预测以得到全部区域的成熟期预测值;最后采用农业气象站点的成熟期观测值对预测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冬小麦成熟期预测值与观测值的决定系数R2为0.92,均方根误差RMSE约为3 d,两者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该研究方法对其他大区域的农作物成熟期预测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5.
基于HJ卫星数据与面向对象分类的土地利用/覆盖信息提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地利用/覆盖信息是区域气候与环境研究的基础,是土地资源规划与管理、合理开发与保护的信息保障。为此,该文选取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区为试验区,以时间序列HJ卫星影像为数据源,首先构建了时间序列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时间序列光谱第一主成分(first principal component,PC1)数据集,通过J-M(Jeffries-Matusita)距离变量可分离性分析结合地表覆盖的物候特征,确定最佳时序HJ组合数据;其次,采用面向对象的随机森林算法对研究区土地利用/覆盖信息进行分类,并对分类结果进行精度评价与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时间序列HJ组合数据与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提取城市土地利用/覆盖信息的总体精度和Kappa系数分别达到91.55%和0.90,其中水田、水浇地、旱地、林地、建设用地的生产者精度均达到90%及以上;相对于时间序列基于像元分类、单时相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该文提出的土地利用/覆盖信息提取方法的总体分类精度和Kappa系数分别提高了2.26%、0.02和6.82%、0.08,有效提高了区域土地利用/覆盖信息提取的精度,为大范围土地利用/覆盖精细化分类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对风云卫星(FY-3B、FY-3C)系列土壤水分产品和中国气象局陆面数据同化系统CLDAS-V2.0(Chinese Land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 Version 2.0)土壤水分产品展开精度验证与评价,旨在明确中国土壤水分产品的时空序列精度特征,以期为后续土壤水分产品精度校正与反演模型改进提供参考。验证实验在青藏高原那曲地区开展,基于那曲地区大(1°×1°)、中(0.3°×0.3°)、小(0.1°×0.1°)三个尺度观测网中观测站点0-5cm、0-10cm和10-40cm土壤水分逐日观测资料进行评价,并加入全球陆面数据同化系统GLDAS-1(Global Land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 Vision 1.0)Noah土壤水分产品作为对比。结果表明:(1)时序性上,CLDAS-V2.0土壤水分产品表现出良好的时空连贯性,FY系列土壤水分产品空值普遍存在,在冰冻期尤为显著。FY及CLDAS-V2.0土壤水分产品多数时间存在高估现象,在降水事件发生后和植被生长期高估尤为明显。(2)各土壤水分产品在不同尺度观测网中的统计结果一致。但相较于大中尺度稀疏测站,各产品在小尺度密集观测网的评价结果更加稳定和优异。(3)0-5cm深度,CLDAS-V2.0土壤水分产品质量整体优于FY系列土壤水分产品,FY系列土壤水分日间观测产品精度高于夜间观测产品。10-40cm深度,CLDAS-V2.0土壤水分产品精度高于GLDAS-1 Noah土壤水分产品。结果表明中国自主研制的土壤水分产品数据集质量较为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7.
付明千 《林产工业》2020,57(4):62-64
简要介绍了当前提供生态环境监测影像数据服务的主流卫星的重访周期及基层资源监测对卫星影像数据的需求;举例论证了高频次中低分辨率小卫星的性能和特点;探讨了将其影像数据应用于自然资源实时动态监测的技术路线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几种卫星系统监测林火技术的比较与应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卫星遥感方法作为灾害监测手段,在时间分辩率和宏观性方面具有优势。目前用于我国森林火灾监测的主要是美国的NOAA系列气象卫星,此外,我国的风云系列气象卫星和美国的EOS卫星也开始应用于林火监测。NOAA和风云系列气象卫星为森林火灾的监测提供了可靠、稳定的服务,但因分辩率低给森林火灾信息的提取监测带来一定困难。应用美国EOS卫星进行林火监测,可以提高监测精度和准确度,为火灾的扑救提供更多、更可靠和更细致的监测成果,将卫星遥感技术用于森林火灾监测,涉及估算火烧面积、火烧强度、火灾后生态环境监测等诸多领域。  相似文献   
9.
在利用北斗短报文进行渔获信息的实时通讯中,由于北斗系统的民用报文存在通信频度和长度受限、丢包等问题,该文通过分析渔获信息和短报文空间特点,提出了一种渔获信息报文的字节空间分配策略。在此基础上,提出2种渔获数据压缩传输方法:鱼代号模式和索引码表模式。鱼代号模式一次性只能描述≤16种鱼产量信息,当超过16种鱼,只能分次传输。索引码表模式完全有能力适应一次性描述≥20种鱼产量的各种情况,当满足一定条件时,能够一次性描述21~31种鱼的产量,而鱼代号模式没有这样的可能。为了进一步提升索引码表模式压缩能力,该文讨论了采用基于霍尔曼编码的变长度方案来改造固定长度的索引码表,虽然可能会相对节省字节空间,但效果不明显,同时会增加编译码算法的复杂度。因此,在实践中采用了固定长度的索引码表模式,实测证明该方法能满足渔获信息实时短报文通信需求,具有算法可靠和简单易实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基于环境减灾卫星CCD数据的海南岛洪涝灾害监测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洪涝灾害监测是农情监测的主要任务之一,遥感监测可以弥补地面观测耗人、耗财、信息滞后等诸多不足,已成为洪涝灾害研究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该文基于HJ-1A/1B-CCD数据,以海南岛为研究区,选取研究区内400个训练样本,利用区分度(division degree,DD)对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water index, NDWI)、基于蓝光的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water index based on blue light, NDWI-B)和混合水体指数(combined index of NDVI and NIR for water body identification, CIWI)3种水体指数进行比较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在应用HJ-1CCD数据进行纯水体、湿地识别时,NDWI-B模型效果最好(综合区分度分别为31.30%、28.13%),是海南岛洪涝灾害监测的最优模型。经验证,NDWI-B模型的水体识别总体精度达91.50%。通过对采样点的水体指数值与地物类型的反复对比确定NDWI-B模型的水体识别阈值为-0.015。利用NDWI-B模型对海南岛2010年9月25日至10月25日的洪涝灾情进行监测。结果表明,10月12日的灾情最为严重,全岛洪水淹没面积达到监测期内最高值,为120.22km2,除东方、昌江、乐东外所有市县均出现新增水体,新增水体主要分布于村庄、耕地、道路、城镇居民地等。从区域上看,东部的文昌、琼海、海口、定安为洪涝重灾区,西部的东方、昌江、乐东为洪涝轻灾区。全岛洪涝影响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为水田,其次为旱地。10月12日,水田、旱地的淹没面积分别为61.46和29.59 km2,耕地(水田和旱地)淹没面积占总淹没面积的比例分别为75.73%。NDWI-B模型具有水陆区分度较大和水体面积提取精度较高的优点外,还能够识别小范围水体和湿地,是海南岛洪涝灾害监测较为理想的模型。该文为海南岛水资源管理、洪涝灾害动态监测及防灾减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